恒大帮扶大方一年已见成果第二批63重点项目全面开工
11月23日,在全国政协的指导下,恒大集团结对帮扶大方县第二批63个重点项目开工仪式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举行,40个新农村和23个重大产业扶贫项目同时正式开工。103个产业基地建成、10个新农村陆续搬迁、19所小学幼儿园即将交付、吸纳就业7726人、扶持创业4211户……恒大帮扶毕节大方县仅一年时间已逐渐成果。
◤许家印在第二批63个重点项目开工仪式上致辞
恒大跑出扶贫加速度
年底前脱贫超8万人
11月23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全国政协常委、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省长孙志刚,省政协主席王富玉等领导共同出席了此次开工仪式。
开工仪式上,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宣布恒大集团结对帮扶大方县第二批63个重点项目开工,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贵州省省长孙志刚,毕节市委书记周建琨发表讲话。
活动中,孙志刚表示,“恒大集团结对帮扶大方县,为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全国各类企业参与脱贫攻坚、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宝贵的经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我国扶贫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周伯华此前率队考察恒大集团结对帮扶大方县工作进展情况时表示,在帮扶的过程中,恒大集团变点式帮扶为整县推进、变间接帮扶为直接参与、变单一捐资为立体帮扶、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形成了民企直接参与***的新模式,为民企参与“补短板”,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好的范例。
去年12月1日开始,恒大已助大方县10494户、39817人初步实现脱贫,预计到今年年底再脱贫超8万人。结对帮扶大方县,计划三年内无偿投入扶贫资金30亿,通过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吸纳就业扶贫、发展教育扶贫、创业扶贫和特困群体生活保障扶贫等一揽子综合措施,到2018年底实现大方县18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恒大仅用一年时间预计将帮助超8万人实现脱贫,或将创造***的‘恒大速度\’。”
今年年初,恒大首批一次性开工了40个重点项目。此次第二批将再次全面开工63个重点项目,其中,新农村40个,蔬菜、肉牛、中药材、经果林及乡村旅游等重大产业扶贫项目23个。计划两批103个重点项目明年6月30日前全部竣工交付。其中,恒大对此次开工的40个新农村进一步优化设计,本着“实用、节约”的原则,通过首批10个新农村的探索,将原双拼特色民居改为四联、六联和八联的特色民居,实现了既能“搬得出”,又能降成本,又能节约地,走出了一条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子。
因地制宜***
树立产业“恒大样本”
“因地制宜的产业扶贫,是实现永久脱贫的基础。扶贫攻坚的核心在于产业支撑。”许家印在当天的讲话中表示。恒大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已投入2.97亿发展蔬菜、肉牛、中药材和经果林等特色产业,建设224个基地已投入使用103个,并引进27家上下游龙头企业,实现供产销一体化经营,帮助贫困人口就地脱贫。
恒大结对帮扶大方,坚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不仅出资金,更重要的是出人才、出技术、出管理、出思路,由恒大集团副总裁兼扶贫办主任姚东和300多人的管理团队,带领3000多人的扶贫队伍常驻大方,与大方干部群众一起开展脱贫会战。分析人士表示,“短短一年时间,恒大结对帮扶大方县,不仅创造了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恒大速度\’,为全国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更是树立了‘恒大样本\’。”
在产业扶贫方面,恒大结合当地实际,发展蔬菜、肉牛、中药材和经果林等特色产业,为每个贫困户配备至少两个产业项目,并引进上下游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帮扶模式,实现供产销一体化经营,帮助贫困人口就地脱贫。蔬菜产业,恒大引进地利集团等16家蔬菜上下游龙头企业,并建设若干个蔬菜集散中心,根据市场需求指导育苗中心生产,并形成供产销一体化的蔬菜产业***模式,解决了农户“不知道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卖给谁”的根本性问题,确保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肉牛产业,恒大引进中禾恒瑞等2家畜牧上下游龙头企业,建立母牛供应、技能培训、饲养、收购、加工、销售等产业化体系。并建设基础母牛超市,实现选牛、贷款、担保、保险、领牛等一站式办理。这种贫困户“买牛不愁钱,养牛没风险,产牛有奖励,卖牛有保障”的一条龙的肉牛产业***模式,深受贫困户欢迎。中药材、经果林基地产业,恒大引进一力制药、香港恒畅等9家中药材、经果林上下游龙头企业,建立种子供应、技能培训、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产业化体系。大规模建设中药材、经果林基地,发展中药材和经果林产业,带动贫困户入股分红、务工增收的***模式,进一步实现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分析认为,恒大结对帮扶大方县,一改传统的帮扶方式,多领域多管齐下,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更重要的是,恒大的帮扶措施始终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既要“见效快”更要“利长远”,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发挥了示范作用。专业人士表示,“相信随着第二批援建项目开工及各项工作持续推进,大方县18万贫困老百姓有望早日过上幸福生活”。(记者刘文倩)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11月23日讯(记者孟杰通讯员程辉)由济宁高新区创业大学孵化的初创公司“博创云思”获得来自北京博看文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计55万元的首轮投资。这也是济宁高新区创业大学创业孵化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