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历史的华彩,在兼济天下的胸怀中绽放 ——纪录片《凉州会盟》的启示●杨亮

2016-11-15 00:00 大字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统一和融合,战争不是唯一的方式,也不是决定臣服与被臣服的决定性力量。同样,说服一个王者,单凭“冷兵器”时代的战火和杀戮,不可能唤起民众发自内心的心悦诚服。为此,一个真正的王者要想成就一番霸业,既要审时,也要度势,更要有高超的智慧、豁达的抱负和脱俗的政治远见。

公元877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吐蕃王朝因内乱土崩瓦解,群雄峰起,战乱不断。在1247年“凉州会盟”之前的370多年间,吐蕃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教派割据状态。所幸的是,政治的分裂却让藏传佛教逐渐成为凝聚吐蕃社会的基本力量,政教合一初见雏形。而这恰恰为凉州会盟中的萨迦派领袖萨迦班·智达与蒙古汗国王子阔端的成功会晤奠定了精神信仰的基础。

自唐朝灭亡以后的300多年,在中国的版图上,各方势力此消彼长。到13世纪初,南宋、金、西夏、吐蕃、蒙古等各霸一方。因“冷兵器”时代骑兵的先天优势,蒙古军队逐渐成为统一天下的一支劲旅。1218年灭西辽,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朝。至此,在中国版图上,就只剩下吐蕃、大理和南宋未纳入蒙古汗国的版图。于是,统一中国的历史责任就落在了蒙古汗国帝王的身上,而一个不可小觑的对手就是南宋。于是绕道甘肃、青海、西藏,从西南一隅包抄南宋就成为灭掉南宋的一个既定的战略方针。可要想顺利完成这一计划,必须借道吐蕃,而要想用武力征服这片广袤神奇的土地确实不易,而且对于一个佛教虔诚的民族来说,兵不血刃才是王者得智慧,而这一责任却历史般地落在了坐镇凉州的蒙古王子阔端的身上,“英雄”至此诞生。

说阔端是“英雄”,一是,他对时局的分析,蒙古皇室政权自成吉思汗去世后,更迭不断,蒙古皇室不稳,根基不实,阔端贸然出兵,一旦陷入战争泥潭,后方政权将可能出现危机,尤其是像凉州这样的战略城市更是如此;二是,他对时势的分析,吐蕃地区政教林立,割据一方,且地理环境恶劣,绵延2000多公里的战略纵深,一旦发动战争,后方补给将无法运抵;三是,他从成吉思汗和平取得西辽高昌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宽容的宗教政策通过笼络人心依然也可以让一个民族居于人下,而且还可以彰显王者之师的君威;四是,阔端与其他蒙古王子不同,不是传说中的凶残好战,他懂得以礼相待,尊重善待他人,而这一性格让他做出了邀请一位可以代表吐蕃来凉州与自己和谈的惊人决策,于是历史将萨迦派的领袖萨迦·班智达推到了政治舞台的前沿。

萨迦·班智达,一个与释迦牟尼、龙树菩萨齐名的佛教智者,在政治、宗教、学术等方面颇有建树,精通修辞学、工艺学、医药学、逻辑学,而且对民生和社会极度关切。正如哲人所讲,“如果一个人真正敏感而且有正确的理由,感到要关切世界的邪恶,那么他自然要在这些东西最先显现并且最接近根源的地方,来寻求对它们的纠正,他将要发现,这个地方就是他自己的存在。”

公元1239年,阔端派大将多达那波进军吐蕃,探查吐蕃的政治宗教情况,如遇阻拦,就地摧毁。公元1240年,多达那波在西藏的杰拉康寺与寺院僧众发生了正面冲突,使得杰拉康寺不堪一击。也正是此事,让吐蕃僧众再无挑战蒙古铁骑的胆识。而这也让萨迦·班智达意识到四分五裂的吐蕃无法用武力抵抗蒙古的进军,而300多年的天灾、人祸、动乱让吐蕃百姓苦不堪言,于是他决定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亲赴凉州,与蒙古王室和谈,顺应吐蕃百姓对和平的期待。并义正言辞地回答其他教派和僧众领袖的质问:“如若不去的话,蒙古军队便要卷土重来,这将使得藏地生灵涂炭,为了民众的安危,即使抛去自己的身体和性命也要去做。”

然而,作为一教领袖,萨迦·班智达何其的睿智,他知道前途未卜,甚至知道自己有可能永远无法再次返回家乡,但是历史的荧幕已经拉开,他必须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舞台上“做他当做之事”。因为政治是靠头脑产生的,但是他必须去做由自我信念和伦理支配的“政治家责任”。

“所有历史经验都证明一条真理:可能之事皆不可得,除非你执着地寻觅这个世界上的不可能之事。但只有领袖才能做这样的事,他不但应是领袖,还得是十分平常意义上的英雄。”1247年8月,经过反复磋商,萨迦·班智达与阔端达成了吐蕃归顺蒙古的办法:吐蕃各僧俗首领向蒙古降附纳贡,承认是蒙古汗国的臣民,接受其统治,而蒙古汗国维持吐蕃首领原本的职权,并委以官职。从推动中华民族进程来说,凉州会盟让中华民族的大一统观念在藏蒙两大高原上实现了历史性的对接,从维护百姓福祉来说,凉州会盟让吐蕃400余年的纷争暂时结束,推动了两地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更为藏传佛教的传播,以及其与儒教、道教、基督教等的交流碰撞打开了方便之门。

然而,一项协议的签订与一项协议的成果绝非顺风顺水,凉州会盟所达成的协议也是,直到1280年萨迦·班智达的侄子八思巴在萨迦寺圆寂,才算真正得以实现。而这期间的时间差却是30多年,可以说一个有益于百姓福祉的成果贯彻需要薪火相传,以至于我们认为,凉州会盟签署的协定仅仅是中华版图得以统一的一个转捩点或者契机,而真正开启这一新时代的君王不是阔端,而是有着与阔端一样心胸和气度的帝王忽必烈,而萨迦·班智达的侄子八思巴却成了与其联姻,助力蒙古统一天下的另一名智者。

其实,历史把这一重任交给萨迦·班智达的继承者八思巴或许有冥冥之中的安排,但是一个从小跟随领袖萨迦·班智达参悟佛法,并经受凉州磨难的八思巴,更显示出一代领袖的慧识与睿智。1251年,萨迦·班智达在凉州涅槃,同一年,阔端去世。而此时,蒙古皇室政权又突生变故。蒙古大汗继承者将蒙哥却将吐蕃的土地分封给蒙古诸王,于是凉州会盟达成的协定遭到挑战,吐蕃各教派之间原有的矛盾和纠纷重新浮出水面,而此时凉州会盟确立的萨迦派统领吐蕃各派的权威也遭受到严重挑战。此时的继承者八思巴挑起了弥合危机的重任。

四集纪录片《凉州会盟》,分别以英雄、智者、会盟、统一来命名,而串联四个段落的关键词只有一个:智者。蒙古王子阔端、萨迦派领袖萨迦·班智达、萨迦派继承者八思巴、蒙古王子忽必烈,他们都是中华民族和平交流、交融理念的执行者和传播者。与其说他们是仁者先贤的承载者,不如说他们是多民族国家发展轨迹的推动者。他们身上所彰显的精神价值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在享用。这些精神遗产有:

第一,一个盛世的崛起,绝对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而且各民族绝对是一个休戚与共、守望相助的共同体,民族之间没有任何罅隙,更不会有强弱之分,如盛唐时期的中国。

第二,如时势造英雄一样,英雄也可以造时势。在一个君主快速更迭的蒙古汗国初期,凉州城军事统帅阔端与吐蕃宗派领袖萨迦·班智达靠,正是靠着 “胸中有丘壑”的政治智慧和民本思想,才实现了藏蒙两地的短暂和平,如东汉的光武帝,唐代的唐太宗。

第三,精神信仰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灵魂之所在,凉州会盟中的阔端及其之后的忽必烈,正是靠着兼收并纳汉、藏、蒙、金、西夏以及西方文化的裨益之处,来消弭本民族前进路上的偏见和鸿沟,从而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风雨同舟、携手共进!

新闻推荐

北省邢台市桥西区志愿者在文体社区和老人们一起包饺子。 当日是重阳节,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组织志愿者来到文体社区开展“九九重阳 爱老敬老”志愿服务活动,向老人送上重

月9日,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志愿者在文体社区和老人们一起包饺子。当日是重阳节,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组织志愿者来到文体社区开展“九九重阳爱老敬老”志愿服务活动,向老人送上重阳节的祝福与问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