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戈壁大峡谷获批省级地质公园填补甘肃省“戈壁大峡谷地貌”类地质公园的空白
雨后洪流
壮美大峡谷
本报讯(记者朱玲)日前,记者从市国土局获悉,嘉峪关戈壁大峡谷经省国土资源厅专家的评审,正式成为省级地质公园。
据悉,嘉峪关戈壁大峡谷地质遗迹是以峡谷地貌景观为主,地质构造景观、戈壁草原、戈壁荒漠、沙丘地貌以及水体景观等为辅的地质地貌类一遗迹。大峡谷长约40km,高30-80m之间,发育在祁连山山前戈壁平原上,形态多变,气势恢宏。该地质遗迹是不可再生的自然遗迹,其规模、特征、类型具有自然性、典型性、稀有性,在全省乃至全国亦属罕见。该公园的建立,将填补甘肃省“戈壁大峡谷地貌”类地质公园的空白。
为了充分发挥出公园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嘉峪关市将把建立地质公园与地区经济发展结合,根据地质遗迹的特点,以嘉峪关长城遗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构成地质遗迹与世界文化遗产相辅相成的景观综合体,营造特色文化,发展旅游产业,促进嘉峪关市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建成后的公园还将为广大青少年朋友普及地质科学知识,成为嘉峪关市科学探索的基地。
嘉峪关“戈壁大峡谷地貌”
主要地质遗迹概况及其保护现状
1、主要地质遗迹概况
嘉峪关戈壁峡谷地质遗迹景观是随着祁连山快速隆起、讨赖河下切形成的以峡谷地貌景观为主,戈壁草原、戈壁荒漠、沙丘地貌等为辅的地质地貌类地质遗迹景观的综合体。
1)峡谷地貌景观
峡谷地貌景观是嘉峪关戈壁峡谷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的主体。讨赖河从祁连山“冰沟口”冲出,在肃南县境内一路北流进入嘉峪关市辖区,在镜边墩一带拐弯转向东北流,滔滔河水携带大量的泥沙,增大了水流的动能,在茫茫戈壁滩切出了一条两岸直立,气势逼人的峡谷景观。
讨赖河大峡谷分布于中游的冰沟口—讨赖河渠首之间,总长度40km,其中嘉峪关段约30km,峡谷两岸高度由冰沟口的近80m,至长城第一墩一带已降至30m,过长城第一墩以后迅速降低,至讨赖河渠首一带成为宽缓的河谷地貌,纵向变化非常明显。
以峡谷及周边地理及河谷特征,自上游向下游依次称为镜边峡、黄沙峡、天路峡、雄关峡。
①镜边峡
镜边峡位于公园内最上游,起自镜边墩,止于讨赖河冰沟水电站发电厂房下游约3km处,河谷长约7km。该段河谷总体走向约30°,两岸Ⅴ级阶地发育,两岸阶地后缘间宽约300m,河床宽度(含漫滩)多在60m左右,河床在Ⅴ级阶地内蜿蜒前行,河曲发育,“S”型湾、回头湾多见特别是在冰沟水电站发电厂房下游约1km处的河床左岸深切割“马蹄形”古河曲,在河流强烈的侧蚀作用下,最终取直形成牛轭湖,随着河流的进一步下切,现已完全干涸。该处古河曲形态呈浑圆状,岸坡直立,中部略高出周边古河床,从空中俯瞰,似一处天坑镶嵌在茫茫戈壁,气势壮观。该段峡谷大部分地段两岸岸坡自Ⅴ级阶地前缘下切至河床、漫滩地带,岸坡陡峻坡度多在70°以上,高度多在60m以上,形成戈壁高峡,局部地段残留了小范围Ⅲ、Ⅳ级阶地,其中一处右岸Ⅳ阶地前缘岩石崩落后的残留岩体似临空打坐的菩萨,慈眉善目,好一派祥和气象。镜边峡处于已建成营运的讨赖河冰沟水电站枢纽与发电厂房之间,河水大部分被电站通过布置在讨赖河左岸的引水隧洞引走,水流很小。镜边峡出祁连山后穿行在山前草原地带,夏季在空中俯瞰,似一条银色飘带飞舞在绿色草原上,景色绝美。
②黄沙峡
上接镜边峡,至酒钢铁路讨赖河1号桥(旧称反修桥)上游1km处,此段讨赖河折向50°方向,河谷长约8km。阶地发育,部分河岸可见较明显的Ⅱ—Ⅴ级阶地形成的台阶状地貌阶地前缘均呈直立的陡坎,高度多在10m以上。该段峡谷总体宽度在50—100m之间,深度50m左右,两岸或一岸残留基座式阶地发育,受其影响,峡谷底部多发育“峡中峡”。峡中峡或发育在大峡谷中部,或发育在大峡谷一侧,变化多端,气象万千。峡中峡地段多呈狭窄的一线天,宽度在10—20m之间变化,谷底湍急的河水咆哮奔流,拍打两岸,浪花飞舞,蒸腾的水汽在午间阳光下幻化出朵朵虹彩,气势逼人,到了冬天,河流全部封冻,河流失去了夏季奔流的激情,安静的似飘落人间的白练,飘摇于戈壁荒漠上,又似一条献给巍巍祁连山的洁白的哈达,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平安吉祥。该段戈壁滩以讨赖河为界,南岸是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稀疏的耐旱草本植物点缀其中,透漏出些许生机;北岸披覆了一层黄色现代风积沙,风起时,黄沙漫天,恶浪滚滚,又是另一个世界,在此你不得不惊叹天地造化,窄窄的一条河,分割了两个世界!
③天路峡
上接黄沙峡,下游至酒钢供水工程渠首,峡谷长约5km,流向60°左右。该段讨赖河两岸Ⅴ级阶地宽缓,峡谷主要发育在Ⅳ级阶地以下,多为陡峻的直线坡,局部地段一岸小范围发育残留的Ⅲ级阶地。峡谷宽度在20—60m之间,深度多在40m以上,河道相对顺直,河水湍急处不亚于黄沙峡。酒钢专用铁路在此架桥临空跨越,在割断了两岸联系的天堑上修筑了一条天路,一列列满载产自镜铁山矿区的铁矿石的列车飞跨讨赖河天堑,数十年来为祖国钢铁工业的飞速发展默默地奉献着。站在酒钢铁路讨赖河1号桥上,脚下落差40m以下的讨赖河水花翻腾,波涛如怒,穿行在险峻的峡谷中,邻人不寒而栗,好一幅天堑通途画卷!
④雄关峡
处于大峡谷最下游的文殊山山前地带,南靠文殊山,北临大戈壁,已80°左右的方向滔滔东流,高度较上游已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从酒钢供水工程渠首处的40m左右,到长城第一墩处北岸高差30m,南岸峡谷高度仅有20m高,长城第一墩东约2km处起逐渐变成宽缓的河谷。该段峡谷时宽时窄,既有笔直的高峡景观,又具有残留阶地形成的“峡中峡”景观,几乎涵盖了上游峡谷的不同景观,特别是长城第一墩紧邻峡谷北岸峭壁耸立,隔壁地段的土长城从第一墩向北连接嘉峪关关城,西南方向与公园南部的镜边墩遥相呼应,在此,天下第一雄关与讨赖河大峡谷连为一体,利用大峡谷天堑,配合远在祁连山山前的镜边墩,构成了一道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在此,你不得不把大峡谷与驰名天下的万里长城连为一体,你不得不惊叹我国先民的军事智慧!讨赖河戈壁大峡谷,就是万里长城的一部分,是长城的自然延伸。
2)戈壁地貌景观
拟设立地质公园内分布最为广泛的地貌类型,地势平缓,从中间被讨赖河分为南北两个部分。总体属于讨赖河山前巨大的冲洪积扇,最高点在冰沟口,从冰沟口向东北方向倾斜,海拔1670(讨赖河渠首)-2070m(镜边墩)之间,最大相对高差400m,平均坡度7°左右,南部文殊山输小范围构造隆起,最高海拔2227.5m,属构造侵蚀中低山地貌。
区内戈壁依据其所处位置及表层岩性差异,地表形态又有较明显差异。南部山前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物分布地段,由于岩性中含有大量的粘性土,受祁连山山地气候影响,降雨量较为充沛,形成山前草原地貌,讨赖河北岸广大的区域内,气候干燥,岩性以上更新统冲洪积卵石层为主,形成了一望无际的典型的戈壁荒漠地貌,而在酒钢专用铁路讨赖河1号桥以上的讨赖河阶地段由于地形较周边略低,沿Ⅲ—Ⅴ阶地堆积了范围不大的第四系全新统风积沙,形成小范围沙丘地貌。
3)地质构造景观
主要分布在文殊山地带,总体属于北西走向的短轴背斜构成的构造隆起中低山,地层全部由下更新统玉门组砾岩构成,总体表现为北坡地层倾向北东,南坡地层倾向南西。在祁连山前的茫茫戈壁上,文殊山突兀而立,彰显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特立独行,特别是北坡山麓地带,地形呈现出一条明显的北西走向的台阶状地貌,即为文殊山逆断层的西部延伸。文殊山逆断层在本区表现不甚明显,两盘出露地层均为下更新统玉门组砾岩,向东处地质公园范围后则表现为明显的老地层(新近系泥岩)逆冲于新地层(下更新统玉门组)上的特点。
2、保护现状
嘉峪关戈壁峡谷地质公园处于嘉峪关市西南部的山前戈壁地带,园区内的长城第一墩及连接第一墩及嘉峪关关城的长城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嘉峪关市政府对这一重要文化遗产实施了精心保护,在长城第一墩周边设置了防护栏,有效地防止了游人可能对其造成的人为损坏,旅游服务中心建于第一墩东侧的戈壁,以地下建筑为主,较好地维持了第一墩周边的原始地貌特征。
由于第一墩临讨赖河峡谷绝壁而建,在讨赖河长期的冲蚀下,随着岸坡崩塌,第一墩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2012年嘉峪关市政府投入专项资金,对第一墩所处的讨赖河河道实施了治理,通过修筑河堤的方式消除了河水对岸坡的直接侵蚀,有效地保护了长城第一墩。
建于峡谷中的讨赖河最下游的梯级电站—冰沟水电站在建设中严格按照环境保护发难实施,未对峡谷地貌类地质遗迹造成破坏,目前已并网发电除了建设在峡谷下部讨赖河河床的发电厂房之外,周边峡谷地貌维持原貌,未造成地质遗迹景观的破坏。
综上所述,区内大部分地段处于原始状态,且由于所处荒漠地带,现状不存在破坏地质环境的采矿、工程建设等破坏地质遗迹的人类经济工程活动。
自然环境状况及人文景观资源状况
1、自然环境状况
嘉峪关戈壁峡谷省级地质公园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西部的酒泉盆地南部,祁连山脚下。地貌大部分地段总体表现为由南西向北东倾斜的戈壁平原地貌,海拔1690~2227.5m之间,地形平均坡降10-15‰之间,南部山前地带略陡,可达20‰。中部在讨赖河侵蚀作用下,形成北东-西向展布的弯曲的带状侵蚀堆积河谷地貌,基座式阶地发育,公园范围内共发育5级阶地,Ⅴ级阶地相对较完整,阶面宽一般在20-100m之间,Ⅳ级及其以下阶地多为零星分布的残留接地。东南部文殊山最大高差400m,属构造侵蚀中低山属地貌,山势陡峻,坐落在茫茫戈壁中,气势雄伟。
本区属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区,其总体特点是:日照长而强烈,降水少而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多大风。全年总日照时间3000.2小时日照率68%;年平均气温6.6-7.7℃,夏季最高气温38.7℃,冬季最低气温-31.6℃,昼夜温差大,日温差在10-15度之间;历年平均冻土深度108cm,最大冻土深度132cm;年平均降水量85.3mm,年蒸发量2114mm,时间水量的25倍。夏秋季节多东南风,冬春季多西北风,年平均风速2.4m/s,年无霜期仅130天。
讨赖河为常年河,属河西内陆河流黑河水洗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祁连县讨赖掌。冰沟水文站以上汇水面积6883km2,多年平均年径流量6.53×108m3,最大9.59×108m3(1952年),最小5.17×108m3(1956年)。径流的分配年内很不均匀,6-9月份流量最大,4个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54.9%。每年5月份以前河水清澈,断面平均含沙量<0.37kg/m3,5月份以后河水中悬移质大量增加,至7月份最大洪峰时,河水平均断面含沙量达8.75kg/m3,9月底开始河水悬移质逐渐减少。多年年平均输沙量66.5×104t,侵蚀模数96.7t/km2。河水在11月中旬开始结冰,至翌年3月下旬开始解冻,4月全部融冰,冰期可达5个月之久,冰层厚度可达2-2.5m。讨赖河水质良好,属重碳酸-镁-钙型水,矿化度0.359g/l。
区内地下水以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为主,含水层为中下更新统砾卵石层,地下水由讨赖河侧向径流补给为主,降水补给为辅,含水层厚度一般均大于100m,最厚可达200m以上,由西南向东北径流,在嘉峪关城楼一带呈泉水溢出。地下水水力坡度2-10‰,南陡北缓,渗透系数80-200m/d,含水层富水性自南西向北东由强变弱,单井涌水量大部分区域>10000m3/d,至文殊山前一带单井涌水量<于5000m3/d。
2、人文概况
嘉峪关,万里长城的西部起点,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脉嘉峪山麓,因山而名。明洪武五年(1372)修筑万里长城。当时明征虏大将军冯胜看中嘉峪山西北麓的险要地势,选为河西第一隘口,开始筑城设关,以后经历一百多年时间扩建,才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防御体系。明弘治年间,为防吐鲁番东侵,曾进行重修。嘉峪关雄伟壮观,号称“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初建时不过是一座6m高的土城,占地2500m2。而现存的关城总面积33500m2,比原来的大数倍。它由外城、内城和瓮城组合而成,关城周长733m,就中内城周长640m,面积为原先的大小。内城西宽东窄,略呈梯形,城高9m,东西开“光化门”和“柔远门”两门。门外各筑有瓮城,城楼对称,三层三檐五间式,周围有廊,单檐歇山顶,高17m。城四隅有角楼、南、北墙中段有敌楼,一层三间式带前廊。两门内北侧有马道达城顶。关城正中有一官井,旧有亭,今已废。西门外套筑一道凸形城墙,构成一个罗城,这就是外城。外城比内城高2.7m。外城正中大门额刻“嘉峪关”三个大字。门顶原有城楼,与东西二楼形制相同,三楼东西成一线,上悬“天下第一雄关”匾额,1924年城楼被毁。西面罗城砖砌,东、南、北有土筑围墙,连接长城。城外有城,迭门重城,成并守之势。东瓮城外有文昌阁、关帝庙、戏楼,城内靠北有游击衙门府一座,都是清代建筑。新中国成立后,关城曾多次维修加固,至今保存完好。
雄伟的关城,横卧戈壁滩上,两侧城墙与山相连。巍峨朱色的城楼昂然欲飞,衬托着祁连山如玉的雪峰,美丽如画。登城楼远望,万里长城似龙游于戈壁滩瀚海间,天晴之日,或可见海市蜃楼。城下戈壁滩上骆驼队的浑厚的悠扬的铃声,使人想起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商队和旅行者,令人神驰!说来令人诧异,据说当年建这关时,匠师计算用料特别精确,最后建成时竟只剩下一块砖。这是建筑工程上的绝招。现在这块砖还存放在西瓮城门楼的后楼台上,供人观摩。这座雄关和东部的山海关一样,都为古代建筑工程的光辉点,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为中国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峪关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中部偏西),距今已有631年的历史,它比山海关早建九年。
嘉峪关城建设历时168年,于公元1540年建成完工。正如史料《秦边纪略》所记:“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可守也”。嘉峪关关城布局合理,建筑得法。关城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势。关城依山傍水,地势天成,攻防兼备,与附近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设施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扼守南北宽约15公里的峡谷地带,与南部的讨赖河谷相连,构成关防的天然屏障。嘉峪关附近烽燧、墩台纵横交错,关城东、西、南、北、东北各路共有墩台66座。
地质公园及其周围地区社会经济状况及评价
1、地质公园周边社会经济状况
嘉峪关市是1958年伴随着国家“一五”重点建设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1965年设市,197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省辖市,下辖3个区、30个社区和峪泉、文殊、新城三个镇,全市总面积2935km2,其中城市规划面积260km2,总人口30万人。
以酒泉钢铁公司为基础,嘉峪关市已基本形成以冶金工业为主导,商贸、旅游为支柱,城郊型观光农业为特色的经济发展格局。
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嘉峪关,嘉峪关旅游业在西部大开发中呈现了良好的势头,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旅游收入正在逐年增加,已发展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69.1亿元,增长1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9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220.2亿元,增长18.2%;第三产业增加值45.1亿元,增长12.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81.9:16.8调整为1.4:81.8:16.8,其中第一产业比重提高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持平。嘉峪关市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坚持保运转、保稳定、保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行各项改革,财政收入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财政支出保障有力,民生领域的投入占到财政支出的70%以上,全面完成了校舍安全改造、廉租住房、公厕改造、公益停车场等省市惠民实事。实现地区性财政收入36.5亿元,增长12.3%;市级财政收入15.5亿元,增长22.7%。财政支出22.8亿元,增长20.8%。受企业效益下滑,价格涨幅回落以及结构性减税政策力度较大等因素影响,税收收入增速放缓。各项税收合计33.5亿元,增长5.2%。其中,国税收入17.28亿元,下降5.66%;地税收入16.2亿元,增长19.88%。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项富民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嘉峪关市坚持财力向民生倾斜,重心向基层下移,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005.87元,增长16.24%。市委、市政府把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放在重要位置,扎实推进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了更多实惠,农民收入快速增长。2012年,嘉峪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0999元,增长18.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分别达到95%和98.4%,让城乡居民不再为高额医疗费用发愁。
2、地质公园土地权归属
甘肃省嘉峪关戈壁峡谷省级地质公园行政区划属甘肃省嘉峪关市,土地属国家所有,无其他土地权属设置。
(市国土局供稿)
新闻推荐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后的今天,怎样传承长征精神,怎样从长征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是每一位共产党员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长征》作者王树增先生说:“如今纪念长征,是呼唤英雄主义的回归。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