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咋改?一起来听“中高考政策校长论坛”的大家之言
日前,由北京晨报社主办的“中高考政策校长论坛”举办。本次论坛中,来自“京浙沪”三地100多名专家和校长齐聚一堂,就中高考政策改革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现场“论剑”。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戴家干,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北师大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学科教学实验室副主任李晓庆,《北京晨报》总编辑谢星文等专家、学者先后作主旨发言,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作为此次论坛的主持人特邀出席。
在上午的中考论坛上,多位嘉宾就“初中教学如何适应中考招生改革”纷纷介绍学校的做法和尝试,并发表个人见解。下午的高考论坛上,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龚月萍等嘉宾就“关于新高考的教育实践经验与思考”“新高考、新课标、新评价体系给中学教学带来哪些变革”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戴家干:
要站在更高角度来看高考改革
我个人认为,更重要的是在宏观上把握这次高考制度改革。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是人才,是软实力。教育优先发展,建设人力资源是教育内在的职责。要实现“中国梦”,要建设人力资源的强国,而人力资源的强国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数量上,另一个是结构上的。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仅仅要重学历,更主要的是知识、技能、能力,要以德树人。另一个就是高考制度的改革。
实质上,高考制度目前有三大缺憾。第一是制度建设,没考上清华、北大是失败,没考上重点是失败,没考上一本、二本,考上三本是失败,没考上专科更是失败。都觉得自己不成功,哪一个是学生发自内心清楚自己要什么?高考制度是不是要改?让人都有一种成功的感觉。
第二,以考试代替评价,以考试的结果代替评价的结果。考试是手段,它是工具,不是教育的最后目标。最后衡量教育质量如何,全部靠高考,这就倒置了。
第三个缺憾,学生一生中能参加三个重大考试,高考、中考、研究生考试。这些学生参加完考试背后的数据哪儿去了?
高考制度的改革,要站在更高的层次来看待,只限于考什么、招什么,现在开始又出现了如何去应对新高考,有点偏离新改革的初衷。
我们不应站在这样的角度看,而是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高考制度改革。只有站得更高,才能走得更远,高考考试制度改革不仅仅是为了今天。
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
中高考政策需要不断完善
中高考改革政策和方向越来越明晰,我曾经写过一个小评论,意思是说,请不要把一切罪责都推到中考和高考,高考和中考尽管有问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们必须指出,在当前,还没有一项更好的政策,或者说还没有找出一项更好的政策来取代,甚至作补充都还没有找到。当然,中考和高考的政策需要不断完善、不断趋于合理是毫无疑问的。
高考确实牵动着每个中国人的心。我在高考30年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说我的梦想就是希望高考再过30年时能够取消高考,文章发表之后有赞扬,更多的是反对。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高考不改革不行了,不改对人才的成长不仅起不到积极作用,还有遏制的作用。
招生权的主导到底在谁手里,我坚定地认为,高校招生权一定要放在高校,而且一定是高校办学自主权里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高考改革就永远很难深入。
《北京晨报》总编辑谢星文:
这是规格高、覆盖广、话题热的论坛
众所周知,新高考已经开始,简称“三位一体”招生。上海、浙江先行试水开展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今年,北大和清华首次在浙江通过“三位一体”方式招生。而中考逐步建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招生录取模式,重在改变目前高中招生将部分学科成绩简单相加作为录取唯一依据的做法,和高考录取方式接轨。
所谓不拘一格降人才,中高考到底应不应该有“格”?有几“格”?这个格到底划多大?未来,大学如何进行人才选拔?有什么标准?中学通过什么方式培养人才,为大学输送合格的毕业生?这是大学和中学面临的共同问题。
作为媒体,我们不仅仅报道新闻、传播信息,而且要深层次参与社会生活。对于中高考改革这个关乎千家万户的大民生,北京晨报社不沉默、不缺席。晨报的《教育周刊》,除了报道教育领域的变化、服务师生家长之外,我们需要架起一道沟通、交流、研究的平台,为教育提供专业化、高水平的服务。
中高考政策改革校长论坛是一次规格高、覆盖广、话题热的论坛。此次论坛囊括了大学、高中和初中,涉及了招生改革各个学段;莅临本次论坛的专家都是重量级的,莅临本次论坛的嘉宾都是北京、上海、浙江三地的优质学校的校长。因此,本次论坛将会在北京乃至全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
大学招生是高考改革真正的总枢纽
关于高考改革,所有人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这个目标是清晰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利益主体不同,政府(包括中央和地方)、中学、学生、高校之间就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化。需要把这4个利益群体的诉求整合在一起,想办法通过有效机制和有效途径统一起来,实现总体目标。我的主张是改革的措施不要太琐碎,规定得越琐碎,投机的可能性越大。尽量发挥微观教育单位的改革积极性,尽量减少行政力量的主动性干预,把原则性的问题规范好,然后让各个利益主体从各自的利益出发,自动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样做的效果可能更好,当然,也需要更大的智慧。在这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大学招生是真正的总枢纽。把这个牛鼻子牵住,整个改革就会豁然开朗,很多困难都能自动得到妥善解决。
文理不分科是这次高考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但文理不分是否意味着要降低数学的难度,迁就文科生的数学水平,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大学过去可以通过数学成绩判断一个学生在学业上的优劣,现在比较困难。高考数学越来越简单,数学在顶尖大学录取过程中的选拔性功能有弱化倾向。这种现状应该得到改变。现在很多学生往文科转,以为文科简单,这可能是一个误读。真正的人文和社会科学也应该建立在强大的数理逻辑推理的基础之上,它的难度一点儿也不比理科低。
设置选考科目将会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如果不赋予高校充分的招生自主权,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就有可能流于形式。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是赋予高校招生自主权,由大学决定在录取时考虑的依据。如果大学录取时参考综合素质评价,中学和家长就会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如果大学录取时仍然注重专业和分数,中学、学生和家长很早时候就会把学生限定在专业里。
综合评价的核心应该是评价,而不仅仅是考试。如果把综合评价等同于高校面试的话,就会丧失它的意义,对于顶尖大学来说,尤其要发挥好综合评价的价值。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
通过综合素质评价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按照新高考方案要求,高校在录取时,可以同时考虑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等因素,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公正的综合评价,再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录取。但是,考虑到目前的社会现实,为了保证高考录取的绝对公平,国内的高校目前还不能像国际一流大学那样,完全采取综合评价、自主录取的方式。还必须要用统一的规则,产生一个总数,再依据这个分数进行录取。
清华附中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在充分研究中学的现实情况,充分调研高校选才需求的基础上,独立设计开发出了一个综合素质评价平台。这套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让学生把自己的行为及时、真实地记录下来,并适时公示、全方位监督。通过行为记录,产生出基于过程记录的评价结果。为了解决公信力的问题,系统专门设有一个诚信模块,如果弄虚作假行为被质疑、查证,不仅要进行扣分,而且这样的不诚信行为会被永久性记录在系统里。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有利于从学校开始,重建全社会的诚信体系。这套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具有过程性、全面性、可量化、可积分、易操作等特点,可以形成一个报告单,而且能做到客观、公正、开放。最后生成的是评价报告,可以是分数,也可以是统计报告,根据大学的需求而定。大学在招生时,这套系统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真实情况。这个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已经进行了广泛的实践。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龚月萍:
课程改革持续发展有3个定位
高考改革会对中学的育人目标、课程体系和结构、教学内容和方式、教学组织形式等各个方面产生影响,中学只有深刻理解高考改革精神、把握其改革方向,才能对教育教学作出合理的调整,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人才培养是世界上最复杂、最有挑战性的事业。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的成效需要数十年或更长才能显现,基础教育更需要不忘初心,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真正立足于人的成长去开展扎扎实实的教学改革。要把一个人真正培养成为拔尖创新人才,不仅取决于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的努力,还取决于外部一些复杂的、不可测的因素。教育改革的成败直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中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更要坚守“以人为本”。
依据国家基础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目标,秉承人大附中办学理念,以世界视野、中国情怀的定位,立体设计,分层推进,持续整合课程资源,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多元、开放的课程体系。构建具有“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创新性、开放性”特点的课程框架。
人大附中多年课程改革持续发展有3个定位:定位一: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追求每个学生生命个体的健康成长;定位二:立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成就面向未来教育的专业型教师;定位三:探索学校的特色发展:建设面向未来教育的国际一流中学。(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重申广电总局的有关规定,即直播平台必须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重申广电总局的有关规定,即直播平台必须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