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解决“减负”失效还需综合改革

阜阳日报 2016-11-23 15:48 大字

[摘要]冯启俊

“减负”多年,行政的力量已经用到最大,下课早了、作业少了,可孩子、家长仍是“累、累、累”。焦虑,成了形容当下家长心态最常见的一个词。人民日报近日推出系列报道,剖析教育焦虑背后的原因和认识误区,这一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靠单一行政手段能够把“负”减下来吗?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研究”报告调查显示,“00后”在校时间和做家庭作业时间均超过“90后”,学习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加重,睡眠不足现象更严重。2013年教育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建议,四至六年级每日家庭作业量不超过1小时。但本次调查显示,学习日“00后”小学生做家庭作业的时间超出标准0.7个小时,超标人数比例达66.4%。休息日“00后”小学生做家庭作业的时间超出1.8小时,超比例达81.1%。

学校减负最终家长背成为常态。课内不行课外补、学校知识提前学、兴趣特长也不能落下……这导致很多家长给孩子报了一堆课外补习班。家长表示,“我也很想淡定,但是你去看看今天的学校,英语课堂上,一部分孩子还在从abc学起,一部分孩子已经可以大本大本地阅读原版《哈利?波特》了,让我怎么淡定?”

有专家指出,家长焦虑的深层次原因,仍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有限。随着“就近入学”制度的越来越严格,以及推优、特长等比例的逐年下降,使得“学区房”成为上好学校的唯一途径,但高价的学区房又不是普通家庭所能承受得起的,于是,尽管推优、特长的名额越来越有限,还是使得不少家长逼着孩子“背水一战”,在奥数、钢琴、英语,以及各种竞赛中谋求出路。

对此,相信大多数家长们都身有同感,只要看看身边的写字楼上,挂着越来越多的提高班、补习班、辅导班招牌,即使那些家无学童的人也能感受到那股子焦虑。记得当初有阴谋论认为,减负其实就是为课外辅导班让路。好像是为了配合这种阴谋论,课外辅导“产业”越来越火,“学数学找××”的广告车招摇过市,学费动辄成百上千,租来的民房里人头攒动。而一些教师与课外辅导班已经形成了合作关系,课内不教课外教,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这让人想起了“囚徒困境”,这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教育部门减负,对于家长及学生来说,有三种选择:如果所有人都减负(合作),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其他人减负你增负(背叛),你将取得相对优势;其他人增负你减负(背叛),你就会处于弱者地位。所以,权衡利弊后的家长有可能选择合作么?答案不言自喻。

事实证明,家长需要的不是单纯减课、减作业式的减负,而是系统化的教育改革、人才选拔机制改革。试问,中考、高考两大指挥棒下题海战术仍然有效,家长们能够淡定么?考公务员至少得要本科文凭,孩子们能不去挤高考独木桥么?评个职称也要考可能一辈子用不上的英语,大家能不去死记硬背么?

新闻推荐

老婆爱上广场舞

刘林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