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孔子所题“季札十字碑”在历史原址岱岳区唐北墠村复立—— 延陵马鬣知何处 丰碑长存奉高城

泰安日报 2016-10-15 00:00 大字

 

□记者 陶园园 文/图

走进岱岳区范镇唐北墠村,这里的老人们一代又一代地相互传说着北墠古镇尘封的历史。“这里曾有条能行大船的分洪江,我们村曾有汉武祭地的封禅台,我们这里曾有座正月十六跑百病的北墠桥,还有座季札子墓,孔子曾到这里祭拜……”这些传说萦绕在村民的心头,支撑着两千年古镇的文化延续。

在历史的长河中,两位圣贤曾在这里风云际会,一位是来自南方吴国的延陵季子,另一位是来自北方鲁国的仲尼孔子。他们分别留下了季札葬儿和孔子观礼的历史佳话。这个事件不但是春秋时期南北文化交融的一个重要事件,同时也是泰山历史上流光溢彩的历史美谈。

延陵季子为春秋时吴国宗室,封于延陵,故称“延陵季子”。曾受命历访鲁、齐、郑、卫等国。季札出使齐国时,其长子死于道中,季札以礼将其葬于嬴、博之间。《重修泰安县志》卷三《舆地志·古墓》云:“季札子墓:《檀弓》:‘季札使齐,其子死葬嬴、博之间。\’《水经注》:‘奉高县北有吴季札子墓,在汶水南曲中。《从征记》曰:嬴县西六十里有季札子儿冢。冢圆,其高可隐也。前有石铭一段,汉末奉高令所立,无所叙述也,标志而已。自昔恒蠲民洒扫之,今不能然,碑石糜碎,靡有遗矣。惟故砆存焉。’按今治东北六十里故县东四里余有大冢,适在汶水南曲中,与《水经注》合。相传以此为是。”墓址即今岱岳区范镇唐北墠村。

孔子曾至此地观瞻葬仪,对季札知礼赞叹不已,并题“于虖有吴延陵君子之葬”十字,后人刻碑立于江苏丹阳季子庙中。据清代学者严可均等考证,此碑即孔子为季札之子墓所题。所著《铁桥漫稿》云:“此盖孔子观葬时题字,岁久剥蚀,越次摹传者稍以意改,后复放为大字,刻于延陵庙。”令人遗憾的是,延陵季札之子墓早已在历史的风尘中湮没无存。据《水经注》所载汉代奉高令立的石碑也不复存在。后人在寻访陵墓的时候,不得不发出“延陵马鬣知何处,不是嬴城是博城”的感慨。

泰山文化学者周郢和泰安奉高文化研究院秘书长李鹏等人到丹阳市考察,寻找到这方孔子题“于虖有吴延陵君子之葬”十字碑。经过多方协商,一行人从季子庙摹录了十字碑铭。回到泰安后,精选灰质石材,按原大小一比一的比例,请石雕艺术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照碑铭,摹刻了孔子手迹,并在碑的背面,由周郢撰写了碑文,吴季子的后人泰山著名书法家吴绪伦先生书写了碑文,砻石镌立于唐北墠村季札之子墓故址,以重现这一湮没已久的泰山圣迹。

9月28日,泰安市文广新局、岱岳区文广新局、范镇党政领导和泰山学者、泰安奉高文化研究院、泰安石雕研究院的文史专家以及当地干部群众,齐聚古奉高城畔的汉武封禅之地唐北墠村,在此举行孔子所题“季札十字碑”复立揭幕仪式。

据周郢介绍,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广交当世贤士,对华夏文化作出了贡献。春秋时,季札的父亲是吴国国王。因季札最有德行,其父一直有意要传位给他。季札的兄长也都特别疼爱他,认为季札的德行才干,最足以继承王位,所以都争相拥戴他继位。但是季札不肯受位,坚持把王位让给兄长。此外,根据历史记载,季札还是一位非常守信的人,更是有“季札挂剑”的典故。季札将要到西边去访问晋国,佩带宝剑拜访了徐国国君。徐国国君观赏季子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脸色透露出想要宝剑的意思。延陵季子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把宝剑献给徐国国君,但是他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季子出使在晋国,总想着回来,可是徐国国君却已经死在楚国。于是,季子解下宝剑送给继位的徐国国君。随从人员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作赠礼的。”继位的徐国国君说:“先君没有留下遗命,我不敢接受宝剑。”于是,季子把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坟墓边的树上就离开了。徐国人赞美延陵季子,歌唱他:“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在当时,人们赞季札是与孔子齐名的圣贤。

泰山石刻研究院院长袁明英介绍,唐北墠村具有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孔子所题“季札十字碑”的复立,是南北圣人思想融合的象征,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这一历史文化圣迹的影响会迅速扩大,吸引国内外对中国传统文化向往的人们前来观瞻、来研究。唐北墠村的奉高古城、北墠古镇、季札之子碑、北墠桥、禅地台……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都将重新绽放历史的光彩。 ?右图为“季札十字碑”正面

周郢撰写的碑文全文——

摹刻宣圣季札子墓十字碑记

《礼记·檀弓》云:“延陵季子之使齐也,其长子死,葬于嬴、博之间。”其墓址虽有莱芜、庆云数说,惟以《水经注》“奉高县北有吴季札子墓”并所引晋人《从征记》“嬴县西六十里有季札儿冢”语证之,则墓在今泰安境,固无疑义也。邑志谓“今治东北六十里故县东四里余有大冢,适在汶水南曲中,与《水经注》合,相传以此为是”,而《岱览》称此冢在北墠村旁。据此寻延陵马鬣之封,乃当岱东北墠之壤。史载汉末奉高令尝立铭于墓前,至晋碑已糜碎,惟见故砆,今则片石而不存,苹藻无托,吊古者每引以为怅憾!然江苏丹阳季子庙勒孔子“于虖有吴延陵君子之葬”十字,世传即为斯墓题也。观清人严公可均云:“季子聘上国,丧子于嬴、博之间,见《檀弓》。此盖孔子观葬时题字,越次摹传者放为大字,刻于延陵庙。”又孙公星衍云:“考春秋时,孔子未尝至吴,而至齐观嬴、博之葬。恐是孔子题季札子墓文,后人摹而刻诸吴地者也。”均谓十字系题于嬴、博,不为无据。宣父数经泰岱,而留题仅此,洵为吾邦之光。今唐北墠里人李君鹏者,新组奉高文化研究院,热心乡史,弘阐古道。闻斯圣迹,乃远诣丹阳,恭摹宝籀,归勒旧垄。庶几让国高风,濡浃乎岱野;层台剑气,不专美于徐郊。爰纪其事,附之碑阴云。

新闻推荐

中国古代手炉:一炉暖天下

松灰笼暖袖先知,银叶香飘篆一丝。顶伴梅花平出网,展环竹节卧生枝。不愁冻玉棋难捻,且喜元霜笔易持。纵使诗家寒到骨,阳春腕底已生姿。——(清代)张劭《手炉》《红楼梦》第八回,落了半日雪珠儿天,黛玉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