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未来3年引进2000余名海洋人才,未来3年引进2000余名海洋人才

青岛早报 2016-10-26 00:00 大字

昨天,第十六届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国际人才暨产学研合作洽谈会(以下简称蓝洽会)开幕,海内外精英携100余个“高精尖”项目和800余项科技成果来青洽谈对接,助推青岛的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另外,市人社局还在会上发布了集聚海洋高端人才行动计划,以最高奖500万元的条件聚集海洋人才来青。

高端人才携尖端项目来青

本届蓝洽会以 “智汇青岛·创赢未来”为主题,为海内外精英搭建了一个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的高端人才和技术项目交流合作平台,共吸引了40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56名海外高层次人才、30家海外引才引智工作站、40余家中科院系统的科研院所、80余家国内科研单位、400余家市内用人单位等近800人对接洽谈。经会前充分对接洽谈,大会意向签约项目146个,其中创业投资项目45个、人才引进项目20个、技术合作项目66个、科技合作项目15个,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蓝色经济产业项目达82个,占总项目数的56.16%。开幕式上还举行了青岛欧美同学会 (青岛留学人员联谊会)揭牌仪式和城阳区政府签约仪式。

海洋无人机来青寻落地

在海洋研究中,收集偏远海域和艰苦工作环境中的海洋数据费时、费力,且会花费昂贵的费用。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千人计划”专家马晓光团队研发了海上无人机计划,可以自动收集各种环境下的海洋数据,完成各类难以完成的任务。马晓光是北京大学 (兼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中美绿色能源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复合材料协会理事,伯克利上海同学会副会长,创办了海禾资本。马晓光表示,他们的海上无人机计划基本已经成熟,可以产业化生产,现在就是想具体落实这块业务,鉴于青岛正在大力发展蓝色海洋,所以这次带着海上无人机计划来到青岛参加蓝洽会。 “国内能造商用无人机飞行模块的只有我们家,海上无人机比陆地上的无人机要求高得多,飞出去就必须保证飞回来,能100%完成任务。”马晓光说,青岛的海洋科技氛围吸引了他,他希望这次来青能促成此项目落地。

发布集聚海洋高端人才计划

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人社局联合制定的《青岛市集聚海洋高端人才行动计划 (2016-2018年)》(以下简称《计划》)昨天发布,青岛将以“一谷两区”为重点区域,用三年时间引进培育2000名左右海洋相关领域高端人才。其中,对引进的涉海“顶尖人才”最高给予500万元补助。

青岛重点聚焦三类人才。一是海洋顶尖人才20名以上,包括“两院”院士及发达国家相当层次的涉海科学家;二是海洋领军人才200人左右,包括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万人计划”“泰山学者”等相应层次的国家、省级海洋领军人才;三是青年优秀人才2000人左右,主要是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具有一定科研工作经历、取得突出业绩的青年优秀人才。 记者 徐栋

岛城集聚海洋人才方案

1、引才主体

将以青岛蓝谷核心区、西海岸新区、红岛经济区作为海洋高端人才集聚的重点区域和引进主体。

2、具体行动

青岛将通过实施海洋高端人才集聚系列行动、加大海洋人才集聚政策支持力度、构建海洋高端人才集聚平台体系、优化海洋高端人才聚集服务环境、建立健全海洋高端人才集聚工作机制等举措,多渠道多形式引进各类高端海洋人才。

3、政策支撑

实施顶尖人才引进奖励资助计划,对引进的涉海“顶尖人才”,最高给予500万元补助。

对新当选的“顶尖人才”培养单位一次性给予300万元奖励。

对柔性引进的“顶尖人才”,按照用人单位实际给付的劳动报酬给予最高200万元的配套资助。

对引进的高端市蓝色人才团队,经评审认定后,对团队的创业创新项目可给予最高1亿元的综合资助。

4、搭建平台

将重点打造以10个海洋重点领域创新研究院为核心的海洋创新平台、以海洋人才创业中心为重点的海洋创业平台、以主办或承办国际海洋学术研讨会为载体的海洋智力交流平台、以海洋高等院校为基础的海洋人才培育平台。

新闻推荐

上海机场火车站全面禁烟,上海机场火车站全面禁烟

作为烟民的旅客在上海火车站和机场内将失去吸烟的权利——上海火车站、上海南站、上海虹桥站25日起已关闭室内吸烟室,上海机场也宣布将于30日起关闭室内吸烟室。据了解,关闭火车站和机场室内吸烟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