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说闻解词 “分享冰箱”还需安全“保鲜”

兰州晨报 2016-10-10 00:00 大字

说闻解词

分享冰箱

也叫“共享冰箱”或“社区冰箱”,将保质期内的可食用富余食物存入其中,供需要者免费取用。

“分享冰箱”还需安全“保鲜”

上海第一个“分享冰箱”10月9日在普陀区长寿路街道雄馨苑小区亮相,冰箱里由附近的酒家、超市等企业提供的点心、罐头等富余食物,都标明了保质期,可供有需求的居民免费取用。

(据10月9日澎湃新闻网)

在中国,“分享冰箱”还是个新生事物,但在国外,“分享概念”已经非常普及。2013年,德国首都柏林的部分街区开始出现“分享冰箱”:人们将手中富余的食物放入其中,供其他有需要的人取拿。时至今日,“分享冰箱”数量迅速增加,这一分享模式也扩展到了其他国家。可见,上海第一个“分享冰箱”在小区亮相,必然会引起广泛关注,并具有示范意义。

据统计,全球一年丢弃食物的总重量高达13亿吨;同时,却有3600万人死于饥饿,浪费掉的食物足足是饥饿人口所需粮食的4倍。在中国,平均每个家庭,每年差不多将价值1万元的食物,直接倒进了垃圾桶。如此语境下,“分享冰箱”的出现,至少在遏制食物浪费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国,“分享冰箱”暗藏的食品卫生安全风险,也引起了相关监管部门的忧虑,一些冰箱已在压力之下选择关闭。而在中国,食品安全还不能让百姓放心,问题食品仍然未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在监管上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可见,在中国,“分享冰箱”可能衍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比国外更令人忧虑。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推广“分享冰箱”,应以食品安全和百姓健康为前提,还需安全“保鲜”;否则,其“杜绝浪费、接济贫民”的善意,也打了折扣,甚至变得毫无意义。

首先,应针对“分享冰箱”,出台相关管理细则。比如,食物提供者应实名制,建立“谁提供、谁负责”的安全责任体系;同时,对分享食物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包括食物的包装、分类、存放条件和在途时间,以及对冰箱的控温、定期检查和清洁等。当“分享冰箱”被安全“保鲜”之后,或许有一天,你家小区的门口也摆上了这样的共享冰箱,请不要犹豫,放进一些剩食,分享一片爱心。

(张西流)

新闻推荐

多条线路价格回落 错峰游市场淡季不淡 “后十一”出游魅力不减

3000元就能游日本、9000元就能逛欧洲……近日记者走访金城旅游市场了解到,随着十一黄金周的结束,各旅行社的旅游产品报价也立刻迎来了节后的首个“大跳水”。采访中,多家旅行社都表示,包括国内和境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