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货郎担上的风景

甘肃日报 2016-10-19 00:00 大字

货郎担上的风景

□彭金山

货郎担,是旧时乡村一种微额度的自由贸易形式,陇上将从事这一职业的人称作“货郎客”。货郎客都是农民,为了手头有点零用钱以养家糊口或供孩子念书,在农闲时间或单个或结伴,挑担子,背缠袋,走乡串户给农家推销一些经济实用的小商品。多是些针头线脑、糖块、铅笔、小玩具之类。可以拿钱买,也可以用粮食、鸡蛋、头发或碎铜烂铁交换,交易方式十分灵活。在商业经济不发达的自给自足农业经济时期,货郎这种贸易形式在农村经济生活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日前,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货郎客》,便是一部反映货郎客生涯的长篇小说。随着社会的进步,货郎作为一种行当基本上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现在,在农村已很难再见到货郎担了,这“游走的风景”只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还保留在中老年人的记忆里。《货郎客》以生动的故事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为历史保存了一处风景,我认为这正是它的主要价值所在。

秦安,是甘肃省的文化大县,也曾经是货郎担大县。作家以秦安王、张两姓人家三代人的货郎生活为主线,真实而生动地表现了从上世纪50年代迄今货郎客的生活变化。在极左年代,货郎担被视为资本主义,在“割资本主义尾巴”时,第二代货郎王福生被抓进监狱,作为搭档的妻弟张树民远逃他乡。改革开放之后,货郎客得到了政府的支持,由走乡串户到成为集贸市场的个体户,再到办厂办企业,由本县到外省,再到走出国门发展,把生意做大做强了,又反哺桑梓。故事真实地反映了不同的政策带来的不同结果,书写了黄土地上的农民是如何从食不果腹到解决温饱再到奔向小康的生活进程。小说采用主线推进,多侧线展开的结构方式,把众多人物连结在一张网格架构上,主次有序地讲述着他的“秦安故事”。作品以第三代货郎王忠平为中心,上接祖父和父母的货郎经历,下启侄辈的创业生涯,旁及舅父张家几代人,以及同学、乡亲、朋友,人物不下十几个,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故事,小说在种种矛盾纠葛中展开了货郎生活的全景式叙事。这是一部传播正能量的书,人物的命运形象地阐释了这样一个道理:君子爱财,须取之有道。王忠平是作者倾注心血最多的一个人物,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农民勤劳质朴、善良厚道的传统美德,同时,又表现了新一代农民乘势而上,勇于开拓的创造精神。尽管小说在人物精神世界的刻画方面还有待深入,但可以看出,作家已经敏锐地捕捉住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农民带来的精神新质,写出了时代的变化在农民精神上引起的由蛹到蚕的蜕变,张树民、胡文华的经商之路,就显示了农民企业家的大谋略大智慧。《货郎客》不仅是改革开放前后货郎客生活两重天的真实写照,更重要的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乡土社会30多年来发生的深刻变革,引起我们对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走过的路的认真反思,从而坚定脚底下的自信。

《货郎客》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是下了力气的,作品深入货郎客的感情生活,写出了他们的爱与恨,以及人生的酸甜苦辣,王忠平、张树民、王福生、张秀珍、吴焕明等人物形象,从性格和形貌都能够给人留下明晰的印象。青海牧区的老阿妈和他的儿子扎西,善良纯洁的藏族女儿卓玛,同是天涯沦落人的黄老师等角色,虽然着墨不多,却闪烁着永恒的人性之光,在寒冷的年代温暖了彼此的人生。小说是一曲货郎客的赞歌,但是也没有回避人性的弱点。聪明能干的张启发从货郎变成了老板,终未能抵挡住美色的诱惑,小生产者的欲望膨胀,导致了家庭的破裂;最后,咎由自取的悲剧使之幡然醒悟,跌倒了再爬起来,彰显了生命的坚韧,但“大团圆”的结局却减弱了作品的批判力量。

《货郎客》还有一个突出的特色,就是对秦安农家生活的当行描画及方言俗语的纯熟运用。自然环境、生活起居的地方性知识,人物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无不显示着作者深厚的生活积累,传递着作者对父老乡亲的深切理解。有道是“心生而言立”(刘勰语),或许,正是这深厚生活积累的发酵和对黄土地的一往情深,才构成了作家创作《货郎客》的内在动力吧!

(《货郎客》,姬广武、郑玲玲著,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

新闻推荐

看自己的风景

看自己的风景叶延滨最近我家阳台外有了风景。原先那是一大块空地。在北京三环内,有一块能摆下两三幢楼的空地,实在是一件奇怪的事。空地空了十多年了,说最早设计图上是个小学校,小区建成后,小学不建了...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货郎担上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