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文物修缮敬畏之心去哪儿了?

泰安日报 2016-09-27 00:00 大字

 

□张倩/文 张辉/图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被民间称为“最美野长城”的辽宁省绥中县小河口长城,在修缮后被“抹平”,完全看不出长城的样子,变成一堵蜿蜒的“白灰墙”。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对北京青年报记者称,他们是在用白灰“对长城进行修葺”,该修缮项目每一步都经过审批,“合理合法”。(《新京报》)

“最美野长城”形神尽毁,或许有法律法规不健全的缘故,只是规定长城的修缮原则,没有对修缮作出具体的规定和要求;或许其中可能有技术方面的难题,毕竟文物修缮有专业范畴要求,不是随便就可以实现;或许有修缮人员观念问题,为了省钱导致修缮过于粗糙简单……但是不管具体是什么原因,都反映了当地有关部门对文物甚至文化缺乏敬畏之心。对此,必须提高违法成本,只要造成文物破坏,不管有意无意都要担责,都要追究部门负责人的连带责任;要完善文物修缮程序,对于文物修缮必须征询专家和公众意见,通过与社会公众良性互动,找到最佳方案;文物部门对文物维修作出详尽的规定,让修缮部门有章可循;监管部门要承担起监管责任,从事前修缮立项开始就要介入其中,避免亡羊补牢,从而让破坏性修复这样的悲剧少一些。

新闻推荐

中印举行首次反恐安全对话

据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首次中印反恐安全对话27日在北京举行。对话由中共中央政法委秘书长汪永清与印度联合情报委员会主席拉维共同主持。双方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交换了看法,交流了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