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以心造境 大美无言 ——写在贾荣志美术馆即将开馆之际

泰安日报 2016-09-30 00:00 大字

贾荣志美术馆一角  

记者 田鑫

金秋时节,泰安市美术界美事临近,首个以个人名义命名的美术馆——贾荣志美术馆即将开馆。记者近日专程拜访了美术馆的主人、著名画家贾荣志先生并来到馆内先睹为快。

贾荣志,现为山东画院山水画创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文化部青联美术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画院画师、山东华通美术馆名誉馆长、北京水墨行动组委会副主任,山东艺术家学术委员会山水画创作院院长,深造于国家画院卢禹舜首届高研班。

“画画要有‘感悟\’,‘感\’是‘外师造化\’,‘悟\’是‘中得心源\’。”“写生旅途即‘在对象里寻回自我\’,在‘自我发现\’中铸造出自家的‘式样\’,做到‘白纸青天,一挥而就\’的境界。”“物熟而成意,意熟而生艺,艺熟而生术,术熟而生美,美则动人,动人则精品出矣。”在谈到艺术创作时,贾荣志感悟颇多、颇深。

为了创造丰美的山水画境,有人尚剑拔弩张,有人重急湍铿锵,有人喜虚静恬淡,有人嗜缥缈虚幻。贾荣志喜欢宁静、恬淡、空灵。以心造境,用笔墨牵引出心灵的底蕴,绝非朝夕之功,必然经历苦心孤诣的炼狱。我们无法想像画家独燃孤灯孜孜以求的往昔岁月。然而,作品才是最有说服力的论据。贾荣志的高明处在于——幽深和宁静。其笔墨语言的锤炼,以飘逸、简练、恬淡为宗。构图布局看似松散,其实非常注意形散而气拢。一切都是为了能敛足一团“气”,气场做足了,而且是大美无言的静气。画面的古意却不现陈旧,在高古中焕发出天然的生机。画如其人,贾荣志为人稳重厚道,情感内蕴。这样的人即便喷薄爆发,也绝无霸蛮之气。贾荣志的山水创作目的性明确、探索方向清晰、叙情风格连贯,大能敛气,小处通透。他不经意的留白,总能把无际的山川天籁打开,打出一派流动的气息。因为宁静幽深,我们可以把其称为高远、深远、平远之外的第四远,暂且叫做“悠远”。

贾荣志的山水画,烟霞雾霭,浩淼苍茫,真情满山川,奇趣入云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是置身于大自然风光中的人对造化神奇的感受。其实,观赏真实的山水与创作艺术的山水又何尝没有共通之处呢?一个情字,为艺术和自然架设了一座互联沟通的桥梁。从审美意境的表达到文思哲理的展现,贾荣志的山水处处洋溢着一种流动的激情,情浓之处神飞扬,情深之际思浩荡。他的作品,如《家住山林无是非》、《闲观浮云》、《寂寥霜野》、《禅心似烟》等,仅仅从名字就能闻到一种隐逸散淡的感觉,及至欣赏画面的神奇就更加震惊了——那是画家为我们构筑的理想家园,一个从远古走来的清幽世界,一个无名的世外桃源。在这个世界中,没有钢筋混凝土的冷漠,也没有机器轰鸣的聒噪,更没有车轮滚滚的喧嚣。贾荣志笔下的水墨世界,首先是一派充满情意的山川景致,又是一派气韵流动的山川,更是一派有血肉有魂魄的山川。

从小生活在泰山脚下,贾荣志拥有了太多的幸运和机会。从这座历史和人文之山的泰山上,身为山水画家的贾荣志获得了太多的灵性与滋养。无论是养育其成长的水与土,还是影响其艺术的山和川,都给他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贾荣志与泰山的感情太深了,他曾经无数次地攀登,也曾无数次地瞻望。立于山下,面对巍然屹立的泰山,他每每心生高山仰止的钦敬;登临山巅,四顾茫然,看齐鲁青未了,体会当年孔子小天下的壮怀。春夏秋冬,季节轮回,他从云烟雾霭的变化中体味着山的精神;雨雪风霜,天气变幻,他从山石树木的姿容里体察着山的情感。

“美术馆将坚持其公益性,以便于其公共价值的体现,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艺术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谈到美术馆,贾荣志表示,作为泰安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贾荣志美术馆将承担起文化建设和艺术传播的社会责任,成为弘扬文化艺术的阵地、展示优秀文化艺术的窗口,为推广宣传泰山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贾荣志美术馆位于泰安市东部繁华地段岱宗银座,由宏福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展厅面积300余平方米,展线80余米。记者看到,整个美术馆结构紧凑、布置精致、品位高雅,展示了贾荣志先生近期创作的中国画精品作品30余幅。“美术馆会加强展览活动的创意策划,将举办一系列主题性的艺术展示和普及推广项目,努力提升公众的艺术鉴赏能力,让艺术家走进百姓家,不断努力成为当地艺术爱好者学习、教育的基地。”贾荣志说。

新闻推荐

人类历史坐标中的亮丽风景 ——走向世界的长征

82年前的10月,濒临绝境的红军队伍从于都河畔出发,在重兵追堵下跨越千山万水、战胜艰难险阻……最后,走到陕北,走向新生,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这段征程的结束,迄今已整整80年。然而,这段扭转乾坤的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