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品味绚丽多彩的拉美音乐,——品味绚丽多彩的拉美音乐

青岛早报 2016-09-28 00:00 大字

[摘要]空灵之音

刚刚过去的里约奥运会,巴西人用一场充满浓郁桑巴风情的嘉年华,令世界为之陶醉。对于拉丁美洲而言,它的音乐也因其美妙的旋律、独特的节奏、浓郁的和声色彩,同样令人瞩目。中秋节假期,我有幸去现场聆听了一场由拉丁美洲著名指挥家恩里克·迪麦克、马林巴演奏家沙尔·梅迪纳共同携手青岛交响乐团演绎的“拉美之魅”音乐会,让我再次近距离地感受到拉美音乐的震撼与魅力。

音乐会上半场的第一首曲目是阿根廷作曲家希纳斯特拉的《埃斯坦西亚》组曲。希纳斯特拉曾是阿根廷民族主义音乐运动的代表,做为拉美现代音乐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在吸取各种现代派作曲技法如十二音体系、序列主义、微分音和偶然主义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独特个性的音乐语汇。今年正值这位伟大的拉美音乐家诞辰一百周年,迪麦克在开场选择了这首作品,也充分表示了他对希纳斯特拉的深深敬意。

作品《埃斯坦西亚》(《南美大牧场》又译《埃斯坦西亚》)创作于1941年,当时的希纳斯特拉受著名芭蕾舞团经理林肯·柯尔斯坦的委托,创作了这部五幕芭蕾舞剧。作品所反映的是阿根廷的乡村生活,它以阿根廷潘帕斯大草原上的一个大牧场为场景,讲述的是一位乡村小伙子凭着自己的勇气和实力驯服了野马,同时也获得了心爱的小镇姑娘芳心的爱情故事。作品完美地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具有典型的阿根廷民族色彩。音乐中各声部激烈的节奏碰撞、经典的炫技段落令人印象尤为深刻。当晚演出的是这首作品第二幕“上午”的三首舞曲:《雇农之舞》《麦田之舞》《牧场主之舞》,以及第五幕“黎明”的《马兰波舞曲》。擅长指挥拉美音乐的迪麦克,让乐团的演奏焕发出绚丽的色彩,透过对乐句和节奏的精心把握营造出叙事交错、灵动洒脱的音响,展现出了这首作品不寻常的魅力。

由墨西哥马林巴演奏家沙尔·梅迪纳演奏的 《马林巴协奏曲》,毫无疑问成为当晚音乐会的最大看点。对于中国的观众而言,马林巴还是一种相对陌生的乐器。它的音色梦幻、空灵是一种在全世界广泛流行,而且深受人们青睐的旋律型打击乐器。当晚演奏的这首《马林巴协奏曲》正是由指挥迪麦克本人所创作。作品表现了墨西哥的秋日、祈雨等日常生活。迪麦克说:“这是这部作品在中国的首演,我原本写给吉他,现在改编成马林巴作品,把西班牙风格变成了墨西哥风格”。

沙尔·梅迪纳的演奏果然不负众望,马林巴在他的手中活灵活现地表现出优美的弧线,单一的音色从他的手中居然也变得丰富立体起来。他一如既往地将自己视为作曲家与听众间的一座桥梁,演奏不见丝毫放松,而是以一种内省的风格表现出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深刻哲理性。舞台上的梅迪纳展现出了他较为稳定的控制力和敏锐的色彩感知能力。同时操控这么多马林巴槌,年轻的他没有显示出丝毫的忙乱,反而精准的操控有条不紊地交代了音乐中的每一个声部线条和空间的和声分布。对于一位年轻的演奏家而言,这样难度的曲目已证明了其演奏技巧的纯熟,同时更传达出某种胜任以外的自信。

尽管上半场已足够精彩,但最能展现乐团精道素养与巨大能量的还是下半场的赫玛尼诺夫的 《e小调第二交响曲》(作品27号)。创作于1906年秋至1907年春的这首交响乐,是拉赫玛尼若夫灵感巅峰时的作品,也是他最具特色的作品之一。整首作品在结构上,显示出绵延的起伏性,以情绪来推动整个乐曲的发展,末乐章大音程跳跃的旋律,似云霓绵延千里,似天马挥翼翱翔,每每听之,无不感叹。有别于世界许多优秀指挥的演绎,迪麦克的指挥即兴而又富有刚性,对整部作品高潮层次的布局、张力幅度的控制、时间进程的把握、局部色彩的处理等方面都有令人满意的表现。在他的指挥下,俄罗斯的民族音乐焕发出新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也让在场的观众赞不绝口,掌声连连。

“拉美之魅”音乐会已在鲜花与掌声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两位拉美音乐家与青岛交响乐团的精彩演绎也为青岛市民带来了一次美与动听的享受。多元融合的民族音乐作品,在向观众传递历史烙印与人文情怀的同时,也让观众感受到拉美音乐在传统与现代碰撞下的独特美感。

(作者简介:青岛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先后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和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致力于青岛本土音乐研究。 )

新闻推荐

岛城位列全国第七,岛城位列全国第七

2015-2016城市流通竞争力排行揭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