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甘肃 寻根华夏 ——文博会文化年展甘肃展区巡礼
煮酒甘肃 寻根华夏
——文博会文化年展甘肃展区巡礼
甘肃展馆序厅位置摆放着“黄河母亲”雕像。本报记者高樯
本报记者伏润之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是甘肃丰富文化资源的真实写照。文博会文化年展甘肃展区围绕文化展示、文化传承和文化交流主题,采用静态展览、动态展示、表演展示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甘肃文化。
煮酒甘肃,寻根华夏。畅游文博会文化年展甘肃展区,可以看到纵横千秋的长城文化,也可以近距离接触道情皮影、河州“花儿”,可谓“飞天曼舞古丝路,策马腾飞新陇原”。
一
华夏文明在甘肃展馆序厅位置摆放着一座“黄河母亲”的雕像。讲解员向记者阐释了其中的寓意——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从甘南草原进入甘肃,九曲回折,在省会兰州穿城而过,孕育了古老的黄河文化。“黄河母亲”雕像由著名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原作位于兰州市黄河南岸,展厅里是微缩作品。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陇原大地上,历史文化遗址星罗棋布。甘肃共发现了20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在境内的黄河及其支流洮河、渭河流域已发现了数以千计的距今3000年至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如此灿烂辉煌的文明史,在这座展厅里熠熠生辉。
大地湾遗址保存着距今5000年至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刷新了农业、制陶、文字、建筑、绘画等中国考古之最,把华夏文明向前推进了3000年。
甘肃也被誉为“彩陶之乡”,展柜里展示了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以及辛店、四坝、寺洼、火烧沟文化类型的彩陶制品,对各个时期的文化类型、彩陶纹饰进行对比,从中可以看到历史文化变迁的过程。
丝绸之路三千里。古丝绸之路由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和阳关,进入新疆,形成了丝绸之路走廊。当年,甘肃在整个丝绸之路商贸流通、人文交流、宗教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本古籍《古兰经》手抄本引来不少观众的目光。该手抄本抄于明代万历三十八年,全卷正文为阿拉伯文,字体为纳塞赫体,注解为古波斯文,用纸为典型的阿拉伯撒马尔罕纸,极其珍贵。
产生于大约公元六世纪前后的西域麻布彩绘佛本行图中的释迦牟尼佛呈深目、高鼻、浓密络腮胡须的形象,结合衣冠服饰具有的特色,成为当时活跃于丝绸之路上西域商贾的真实“写照”。
二
位于展柜内的文物犹如一段尘封的记忆,勾起对历史的仰望,感受时间的味道。
一段铿锵有力的陇剧将展馆内参观的人纷纷吸引过去,伴随着中国传统的鼓乐声,环县道情皮影戏开演了。一折《白蛇传》之“盗仙草”不但吸引了中国人拍照留影,也让不少馆内的外国友人驻足观赏。
“这是我们本次展演的非遗节目。”老艺术家史呈林介绍,台上表演的都是来自庆阳环县的群众演员。道情皮影戏是甘肃省特有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以来,先后14次出国在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演出,被誉为“来自东方魔术般的艺术”。
“以前从未见过,真的是极具特色。”一位来自四川的客人用手机记录下全过程,他说,要回去和家人分享,如果有机会也想带着家人来甘肃看一看。
据了解,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具特色,富有魅力。目前全省已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体系,调查、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2.7万多条,进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项,进入国家级名录68项,省政府已公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33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共有4867人。这次展演,正是甘肃非遗宝库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展示。
展馆负责人说,还有兰州太平鼓、河州平弦、夜光杯雕等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同观众见面,希望将来把甘肃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给世界。
三
继续走下去,就会看到甘肃现代文化展区,这里集中展示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甘肃文化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
敦煌舞蹈是甘肃演艺品牌,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获全国保留剧目大奖、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像奖等诸多奖项,被称为中国舞剧发展的里程碑。
讲解员为记者重点介绍《丝路花雨》当年创作时的手稿。这份珍贵的手稿是由剧目的首席编导刘少雄老师精心保留下来的原始资料,详细记录了《丝路花雨》在创作、编排过程中艺术家们的心路历程,记载了编创人员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
这也是《丝路花雨》手稿首次向公众亮相。一张张发黄的纸张上,用圆珠笔仔细描绘出一个个舞蹈动作,将时间仿佛带回到30多年前激情如火的艺术创作里。
《读者》是甘肃省着力打造的文化传媒品牌。经过三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发行量稳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第一品牌”。在这里,我们分别看到了《读者》创刊号、《读者》30年合订本、《读者》数字资源以及公司品牌价值证书等展品。
展厅还有一件天水木雕的剔雕工艺作品。该作品以甘肃天水伏羲庙先天殿伏羲八卦及顶上河图洛书六十四卦为主题创意而成,作品准备工作用了7年,由梁宝宝耗时111天创作完成。作品直观地展示了伏羲卦相的古代哲学理念,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原理立体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除此之外,甘肃展区还向世界展示了甘南唐卡艺术和洮砚雕刻艺术。
农民日报记者鲁明仔细参观完展区后认为,甘肃展区以历史为线索,围绕着华夏文明在甘肃的传承和传播之路,全面展现了不同时期华夏文明在甘肃境内的遗存和发展,展区布局简而不凡。“参观过后让人倍感震撼,尤其是很多首次面世的文物珍品让人大饱眼福。”
展区负责人表示,华夏文明在甘肃源远流长。“展区整体也是以过去、现在、未来的构架进行展示,目的只有一个,向世界充分展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甘肃文化。”
新闻推荐
我国启动百亿亿次超算样机研制据新华社天津10月10日电(记者毛振华)10日,国防科技大学与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联合,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计算”重点专项项目启动会,这标志着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