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之争”,吃相别太难看
□承章
近日,针对河南南阳举办“中国·南阳2016诸葛亮文化旅游节”一事,湖北襄阳市委宣传部公号“汉水襄阳”发表《某地将办诸葛亮文化节:李逵和李鬼,怎相处?》一文,掀起新一轮“南阳之争”。
专业的学术搜索引擎上,已经有太多关于“南阳之争”的学术讨论,“河南南阳说”与“湖北襄阳说”相互角力,至今仍未有定论。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众多发表在《中州学刊》、《学术月刊》上的论文多持“河南南阳说”,而发表在《江汉论坛》、《武汉大学学报》上的文章则多为“湖北襄阳说”背书;若对历史学刊物有所了解便可知,前者是河南的学术刊物,后者则属于湖北的学术机构出品。我们不能妄言这些研究掺入了地方利益的考量,但必须对这些学术观点保持警惕。另一方面这也说明,在“南阳之争”这一议题上,即便是学术研究,也可能受到了地方利益的牵引,不能做到客观持平。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差异,对古地名的解释出现分歧其实是常见的学术现象,比如山西汾阳与安徽池州的“杏花村之争”,湖北咸宁与黄冈的“赤壁之争”,山东枣庄与苍山的“兰陵之争”等。须看到,历朝历代行政区划的变化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各地边界并非一直清楚无虞,所以,我们很难说,一处古地要么属于这里,要么属于那里,即便是“南阳之争”,也有研究称古南阳指的是南阳郡,包括现在的河南南阳与湖北襄阳。如此,两地的争论就成了无的放矢。
南阳与襄阳所展开的“南阳之争”自然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寻找IP 资源,但这终归是专业的学术问题,还是交给纯粹的学术研究为好。没有定论的情况下非要将某个地名划于自己名下,吃相并不太好看。
新闻推荐
本报敦煌讯(记者吕霞)9月21日,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项目推介暨签约仪式举行。现场签约89个项目,签约金额达到1078亿元。签约仪式上,“一带一路”沿线5个省份和地区共16家文化企业进行了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