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陆谷孙的词典人生

齐鲁晚报 2016-08-06 00:00 大字

学习英语的人,早晚都会见到复旦大学陆谷孙先生的大名。他主编的《英汉大词典》与《中华汉英大词典》,是英语学习者离不开的工具书。7月28日,当77岁的陆谷孙先生去世的消息传出后,众人纷纷缅怀这位驾鹤西游的“老神仙”。为什么一位从事相对冷门学问(英汉词典学、莎士比亚研究)的学者,故去后会得到这么多人的缅怀?

从枯燥的词典编辑中发现乐趣

散文家董桥在《陆谷孙的生死恋》一文中说:“北美词典协会的ThomasCreamer说编字典的人必须是‘铁屁股\’,靠坚毅的耐力做点点滴滴的长命工作。”这种“铁屁股”精神正是学人常说的“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有20余万词条、1500多万字的《英汉大词典》是由中国学人独立研编的第一部综合性英汉词典,这本书也是陆谷孙引以为傲的杰作,它甚至得到了钱钟书的赞誉,钱钟书为该书题写了书名,称赞它“细贴精微,罕可伦偶”。出版多年来,《英汉大词典》不光对国内英语学习者的影响难以估量,还是联合国必用工具书之一,曾被英美词典专家称为“远东最好,也是世界范围内较好的双语词典之一”。

语言学家陈原曾对陆谷孙说:“你晓得欧洲要惩罚一个人用什么办法,就是把他发配去编词典,你怎么会编得这么来劲?”在陆谷孙眼里,编词典这份枯燥而漫长的工作是乐趣无穷的。复旦大学教授葛兆光在回忆陆谷孙的文章里说,一个七十多岁的人每天对着满稿纸密密麻麻的中英文,真是太辛苦,可是陆谷孙好像乐在其中,常常说起他想到一个对译中文俚语成语典故的绝妙英文表达,就张开嘴大乐,对于英汉之间的“转换”,“他真的是乐在其中”。去世前半个月,陆谷孙还转发给葛兆光一篇文章《你必须知道的27个才华横溢的Chinglishwords》,探讨了“屁民”、“女秘书”、“中国特色自由”等词的译法,陆谷孙还加上一些批注,“说《中华汉英大词典》是他最后的事业,我知道他看重这部书的意义”。

实际上,陆谷孙走上词典编辑的路子有点意外。“我本来就是个教书匠,‘文革\’时期工宣队说‘你这个人不能教书,教书就是放毒,你得去跟字打交道’。”陆谷孙在一次受访时回忆,不能教书又没有事情干,只能找份忙点的工作。不过,在编词典的过程中,他找到了乐趣所在。“能够发现些人家没发现的,编英汉词典时,发现那些甚至英美词典里都没收入的,放在自己编的词典里,很有成就感嘛!”陆谷孙说,因为编词典,他不用去五七干校劳动,而发现的新词还给了他“像猎人打猎有所斩获一样愉快”。

大约10年前,“blog”开始在西方网络世界风行,但对中国人还是新鲜事物。显然,“部落格”的音译不够贴切,最终比对多方资料敲定为“博客”。陆谷孙曾这样说:“你或许是第一个找到它最准确中文释义的人,你无形中会成为一个新词的发明者,这种乐趣难以言表。”

改革开放后,当初和陆谷孙一起编词典的同事,一个个另谋高就去了,到了编新版《汉英大词典》的时候,已经“不是人才流失问题了,就没有人来参加”。2013年,陆谷孙病愈后全身心投入工作,为了和时间赛跑,他几乎处在半隐居状态。遗憾的是,他能找到愿意编辑词典的人依然很少,“从科班的硕士、博士中能找到愿意加入团队编词典的非常少,他们宁可多写一些理论文章,也不愿意加入团队。因为参编词典从大的评价体系中不算成果,不参与职称评定”。

在接受采访时,陆谷孙谈到编辑词典的理想状态时说:“如果有一个团队,个位数也行,知识储备和语言造诣相当,大家不愁或不在乎职称,规定好任务。盯住北美、英国、澳新……这些人还要坐得住,甘愿寂寞,就像丹麦王子哈姆雷特说的‘身陷胡桃壳,心主太虚游’。”

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

“身陷胡桃壳,心主太虚游”是陆谷孙特别喜欢的一句话。精于莎士比亚文学研究的陆谷孙曾自言,自己很多方面都深受莎士比亚影响,比如,培养了其孤高的性格,“精神上要做贵族,生活上可以草根一点”。

上世纪90年代正是名校外文系最炙手可热的时候,学英语容易谋职,一时间,诸如“商务英语”等满含实用主义的专业方向在很多院校落地生根。而当时陆谷孙则坚持,复旦外文系定位为纯英国语言文学专业。他当时主办“白菜与国王”讲座,邀请沈柔坚、冯亦代、董乐山、董鼎山等新老朋友到复旦外文系演讲,在3108教室开讲时,场场爆满。

陆谷孙在复旦大学星空讲坛的演讲“我们需要精英主义”,被很多人奉为经典。在这篇演讲中,陆谷孙“老神仙”的风骨一览无遗。他在演讲中说:“要我说高等教育批量生产出拜物教徒,而培养不出哪怕是个位数、两位数的知识人、思想人、道德人、性情中人,我看就是这教育的失败。”

陆谷孙个性鲜明、喜欢议论也敢说猛话,比如近几年有人建议降低高考英语权重时,已古稀之年的他“不合时宜”地反驳,中国人的英语学得多却粗糙,“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不相称”,不该减少而应加强。“中国之大,我不相信有人会自恋到认为可以不学外语了。”对于英语学习冲击了母语地位的论调,陆谷孙也表示反对,在他看来,英语和母语不构成零和关系。

“回想起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么封闭,学外语的传统倒没有断过,一直坚持下来了……我一直讲,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如果没有合格的英文,难称合格。作为一个国家,没有合格的英文,也难有大国之林中的立足之地。”陆谷孙最常教育学生的话是“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这也是他的座右铭。这位有着深厚中文功底的英语专家,还有一句名言:“中文都没读好,怎么读得好英文?”他曾为上海领导出访做翻译而获好评,因为既说得出古语的出处,也对得上对方引用莎士比亚诗的下半句——得益于家学教养,得益于学术钻研态度,更因为自带的人文风骨与精神信念,有中学与西文的两方平衡,他才得以成为大家。

经常被称为英语大师的陆谷孙,却经常在网络上化身“陆老神仙”,与网友探讨“小清新”“萌”等新兴词汇的准确英文译法。值得一提的是,第二版《英汉大词典》的编者页背面是第一版编者。不同于其他词典,陆谷孙坚持不为去世的编者名字加黑框,要让每一个曾经的战友都自由地“活”在这本词典里。他觉得,这本词典是大家努力的共同成果,也是逝者生命的绵绵延续。如今,驾鹤西去的陆谷孙,也将他的生命延续在了词典之中。

新闻推荐

协和双语实验学校“摇篮班”揭牌

本报济南8月7日讯(记者李飞通讯员曾猛)记者7日获悉,百余位小学新生同家长齐聚济钢高中教育集团协和双语实验学校协和会堂,参加学校与北京金色摇篮幼教集团合作的“摇篮班”揭牌仪式。据了解,合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