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职业流浪者“跑站”要救济18岁男孩三年求助20余次

齐鲁晚报 2016-08-12 00:00 大字

本报8月11日讯(记者李榕通讯员苏峰)11日,德州市救助站在中心广场开展“夏季送清凉让爱回家”救助活动。记者了解到,流浪者拒绝爱心救助、“职业跑站”现象时有发生等,让救助站颇为头疼。其中,一位18岁的“职业跑站人”三年内20余次进入救助站,足迹遍及江西、上海、河南等地。

“流浪者拒绝爱心救助、职业跑站现象等,是目前救助管理站面临的最大难题。”市救助管理站业务科科长王涛说告诉记者,恶意骗站、跑站、闹站的现象时有发生。所谓“跑站”,就是原籍甲地的流浪人员,到乙地救助站接受救助后,再到丙地救助站去申请救助,就这样在各地救助站来回跑。

7月29日,救助管理站就曾来过一名“职业跑站人”向工作人员救助。该男子衣着整齐,身体健康,随身携带一个旅行包。“我没有身份证,钱包也丢了,你们不用给我买票,直接给我现金我自己坐客车走,我还要去哈尔滨。”该男子直接开口要钱,显得很有底气。

“我一眼就认出这个小伙是个专业跑站人员,他自称哈尔滨人,但口音不对。这些‘常客\’很熟悉救助条文和运作规则,到救助站来强讨硬要,影响正常救助工作的开展。”王涛说,经过系统查询了解到,该男子原名刘磊,年仅18岁,聊城市东昌府区张炉集镇人。三年内他20余次进入救助站,足迹遍及江西、上海、河南、天津、北京、东营、济宁等20余个城市,是个“职业跑站人”。但出于安全考虑,最终救助站为其购买了户籍所在地车票将其返送回家。

此外,记者了解到,6月初至8月底,市救助管理站开展“夏季送清凉”救助活动。对愿意接受救助的人员及时护送到站内,安置救助;对流浪未成年人实施保护性救助。对不愿意接受救助的人员发放矿泉水、食品、防暑降温物品等;对流浪、乞讨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按照“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则,送定点医院住院救治。

据初步统计,6月初至今,市救助管理站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579人次。11日在中心广场、车站等繁华区域发放“爱心救助卡、致环卫工人的一封信”宣传卡片5000余份,宣传衣物300余套、矿泉水5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名。

新闻推荐

七夕节,老夫妇收到物业送来的玫瑰风雨37年,相互迁就才幸福

收到礼物,叶素军和李庄很开心。本报通讯员陈曦摄9日是传统“七夕节”,结婚37年的金色兰庭小区业主叶素军和李庄收到华悦物业公司送的玫瑰花和礼物,特别惊喜。“结婚这么多年,老伴还没送过我玫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