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庙防雷系统老化,古建筑保护设备升级天贶殿即将穿上全新“保护衣”
常去岱庙溜达的泰安市民,最近可能会发现各处古建都更换了新的防雷系统。2014年岱庙古建筑防雷工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实施,这是岱庙首次更好防雷系统。一期工程于今年2月完工,二期工程目前正在招投标,全部完成后,确保岱庙文物古建安全。
腐蚀生锈、安装不规范
老防雷系统要更新换代
站在岱庙城墙上一看,岱庙四周目前都是居民区,没有高大建筑,天贶殿成为四周最高位置,极易成为落雷点。据了解,岱庙的防雷系统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引下线为钢筋材质,使用盐粒子铺在地下挖好的大坑里,用于导电,均为比较传统的做法。
经过30多年风雨考验,陈旧的防雷系统已经略显吃力。国家文物局每年都会对文保单位进行防雷检测,在2014年的例行检测中,提出岱庙的防雷系统开始出现缺陷。现有防直击雷设施已经不符合要求,部分防护措施生锈,如五凤楼侧面护套管腐蚀情况较为严重;部分接闪带安装不规范,如汉柏亭、天贶殿的严重变形,同时影响了古建筑风貌。
岱庙早已意识到更换防雷系统的紧迫性,通过招标,委托北京一家公司承担岱庙古建筑防雷工程的设计任务,并两次邀请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对方案进行评估。2014年上半年,岱庙防雷工程上报国家文物局,并于2014年6月获得批准。
两期工程共拨付1120万
外围古建筑基本更新完
新的岱庙古建筑防雷工程分两期进行。国家文物局对该工程拨付1120万元,2014年拨款金额为600万元,2015年拨款金额为520万元,主要对38座岱庙古建筑安装外部防雷系统,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系统、雷击计数器等。一期工程于2015年12月8日开工,今年2月份完成施工。二期工程目前正在招标,将于近期开工建设。
15日上午,记者登上岱庙城墙,能清晰看到角楼屋檐已经更换了铜材质的防雷引下线,并且跟随屋檐走向变化,代替了原有的钢筋。岱庙安全管理科副科长李德强介绍,地面以下还深埋了3米长的铜管,中空,有杯口粗细,填充了化学药剂用于传导。“新的防雷系统更加有效可靠,寿命更长,导电性能也更好。”
据了解,防雷一期工程施工地点包括遥参亭、正阳门、四个角楼、配天门、延禧门、炳灵门、东御座、库房、消防控制室、办公楼、地质博物馆、厚载门,由河北一家公司负责施工。这些施工地点基本处于外围,其中多处在早先都没有防雷系统。有市民可能会问,为什么不是所有古建都安装防雷系统?对此李德强打比方,假如较高处的正阳门有了避雷针,以此为中心,形成扇形辐射开来,那么辐射范围内的古建就是安全的。
二期工程以天贶殿为核心
完成后迎国家文物局验收
防雷二期工程,则主要集中于岱庙中轴线的各处古建,施工地点包括仁安门、灵侯殿、太尉殿、天贶殿、东西环廊、后寝宫、东寝宫、西寝宫、钟楼、东碑亭、西碑亭、汉柏亭,核心为主殿天贶殿。两期工期全部完工后,将接受国家文物局验收。
与防雷工程同期开展的,还有岱庙安全防护系统工程、消防系统工程,两项工程已经完工。2009年,岱庙对重点防护区域投资建设了部分安防监控及周围报警设备,但经过多年长期运行,大部分设备已经老化,画面清晰度也较差。国家文物局拨付资金366万元,新的安防系统采用高清红外摄像机,并增加声音录入功能,还能够实现告警联动,将信息更快传达相关部门。
“岱庙所有建筑,在冬季取暖基本以用电为主,增加了因线路老化等原因造成火灾的风险。加之设备多年运行,大部分老化严重。这些年消防器材配备始终在加强,还增加了夜间安保巡查力度,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消防隐患。”李德强介绍。岱庙及时将情况上报国家文物局,消防系统工程获批,拨付资金187万元。全新的消防系统,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电话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于一体,做到早发现、早报警,保证文物古建安全。
新闻推荐
北京大学教授范德尚周六将做客齐鲁大讲坛变化中的世界如何挑战执政能力
主办单位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大学齐鲁晚报山东博物馆8月13日(本周六)下午2:00至4:30,在山东博物馆一楼报告厅,北京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范德尚将做客第125期齐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