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著名收藏家崔义忠:收藏鉴赏,拼的是学识和眼力

齐鲁晚报 2016-08-21 00:00 大字

崔义忠,著名收藏家,中华民间艺术品收藏鉴定协会常务副会长、山东收藏家协会济南理事会主席。著有《我原意是云》《泉孕旧影》《百宝逸览》等著作,在国家及省级刊物发表作品上百篇,讲述艺术品收藏的相关知识与人文典故,在山东收藏界产生了很大反响。华翌博物馆馆藏民国画家王震画作《梅花禽鸣图》崔义忠在其《我原意是云》这部描写济南文玩风情的著作中写道:“真正的收藏家也是情感世界最丰富的人,由疑惑、求索,如痴如醉,再到得到妙悟的境界,这让人魂牵梦绕。”崔义忠认为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落难,又能钻研文化,提升学识素养的人才能做一个好的收藏家。

本报记者师文静

从英雄山市场起步,

对古玩又痴又着魔

上世纪80年代初,搞收藏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折腾古玩的不是退休老干部,就是换“洋火”的小贩,崔义忠的收藏生涯就是从这时起步的。他说,那时济南除了几家官办的文物店,根本没有什么古玩市场,有时藏品的交流都是偷偷摸摸的。崔义忠是最早一批搞收藏的人中最先在英雄山脚下开店的,有了正规的小店才不会被文物局的人查。这个小店也成了当年为数不多的喜欢收藏的那拨人鉴赏古玩、探讨古文物的地方,来光顾的客人“三教九流”都有。

由于自幼喜欢读史书,对历史典故多有掌握,一入行崔义忠就对古玩着了“魔”,有了“瘾”,一发而不可收拾。崔义忠说,那时民间没有收藏专著可以参考,唯一一本就是民国赵汝珍编著的《古玩指南》,虽然现在看来书中错误很多,但当时古玩爱好者们啃得如痴如醉。“我们那批人整天扒拉这本书,掌握点皮毛之后就开始去胡蒙文物,你猜我猜,争执不下。当时只有美术书店里才有文物鉴赏书籍,而且还出奇贵,一套书能卖一万多,我就拿着钱装成买书的,在书店里一站就是一天,戴着白手套翻典籍。后来书店销售员看见我就翻白眼。”

崔义忠说,那时圈子里对书画等文物的真假没有权威说法,为了弄明白他就在美术馆有展览时拿着笔去抄落款,馆员像防贼一样防着他。崔义忠对文玩痴迷到什么程度呢?他说,有时候边走路边琢磨都能撞到路边的铁丝网上。“就是喜欢,不像现在的市场,钱多藏品贵。那时玩文玩的对真假也没现在这么大反应,即便是真东西,也鉴不出来是哪个年代的,有何出处。”崔义忠说,他玩收藏也是一种迫切的对文化、历史的探索与寻根求源,如痴如醉,无法割舍。

见证济南收藏市场流变,

成为“古玩大咖”

从上世纪80年代逛英雄山下的地摊开始,到开文玩店折腾古董,再到将店铺开进新世界商城大商场,崔义忠见证了济南收藏市场的流变过程,成为英雄山古玩市场无所不知的“古玩大咖”。上世纪90年代,英雄山古玩市场发展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古玩市场,聚集了全国各地的藏家,崔义忠整天穿梭于市场之中,练就了一身鉴定藏品的本领。但与仅注重经济收益的文玩商不同,崔义忠爱钻研、学习,阅读了大量的历史和收藏鉴赏书籍,更是发表了大量收藏鉴赏文章,在山东收藏界打响了名气,后来更成为诸多电视台邀请的收藏鉴宝专家。

作为一个杂家,崔义忠的收藏涉及古代书画、瓷器、古钱、玉器、碑帖、印章、丝绣、牙器等,现有藏品多达万余件。谈起自己最为惊心动魄的收藏,崔义忠说,上世纪80年代初他卖掉老城区老房子,花了5000元收藏了一块石刻。“4000多元房款全投进去了,别人都说我是傻子。”

让崔义忠倾其所有的是一块精美绝伦的武氏祠汉代画像石。后经著名鉴赏家钱君匋认定,且在拓片上题写:“武氏祠画像石极多,其中佚失五石,四石流出海外,一石不知其所,后在民间发现。其描写女娲伏羲相值之情景,此拓本即原石所拓,是则所佚五石一石尚存民间,殊可宝也。”崔义忠说,他对武氏祠汉代画像石倾注了数不清的关爱,有时候半夜都会与之神会。

崔义忠说,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下海经商,接触古玩的人日渐增多,文物市场开始鱼龙混杂,但东西都不贵,唐代的瓷罐才一两块钱,谁要是拿出五十块钱买个古董,那就是买炸了。当时崔义忠经常到乡下淘好东西。他说,上世纪90年代初他在乐陵掏了个窝子(藏品丰富的人家),660元买了66幅字画,其中就有张大千、启功、钱惠安等大家书画,当时转手的最高价也就几千块钱。

谈起收藏的无奈,崔义忠说舍不得卖的藏品太多,不卖又没法继续搞收藏,每天都是忍痛割爱。1990年他经手过一幅吴冠中的画,当时他的画不好卖,最后好不容易9000元卖到北京,4年后这幅画拍卖到了63万,此后更是涨到700万元,现在多少钱都不敢想。“玩收藏的,这种事情经常发生,现在看起来9000块钱是小钱,但那时不卖就没有后来的收藏。没有别的经济收入,只能慢慢折腾,挣一点买一点儿。有藏品但是没现钱啊。”

作为藏家,让崔义忠马失前蹄的事情也不少。上世纪80年代,他曾花500块钱买下一件仿品“九龙杯”,也曾用好几麻袋古钱币换回一块普通的英德石。崔义忠说,玩收藏可能把一个有钱人“拖累”得精穷,也可能让“精穷”的人暴富,很多时候他则是捉襟见肘,也与很多好东西失之交臂。“收藏家的藏品很多,可以说件件价值连城,然而他们也经常生活窘迫。”崔义忠平时买件衣服都舍不得,有时偶然遇到好东西,没钱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拿走。

将博物馆做载体,

让人感受文物的魅力

崔义忠说,搞收藏就要有前瞻性,他不追潮流,在别人都玩的时候,他就退身而出,转而研究其他。经过多年的积累,崔义忠认为无论是从学术上还是从眼光上,最珍贵的还是经验,让自己的收藏一点点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大家都很关注藏家会不会捡漏儿。我从来都是告诉大家千万别抱着捡漏儿的心态搞收藏,认真搞收藏的人都是凭借自己的文化知识和学识、眼力。与十几年前不同,现在搞收藏是拼文化、拼经济、拼综合实力的时候了,抱着侥幸的心态搞收藏,走不远。”

谈到当下的收藏市场,崔义忠认为,现在正是好时候,市场会逐渐淘汰一些浮躁之气。对于那些动辄号称几亿的书画藏品,他认为炒作得太厉害,虚假成分太大。“当下的收藏市场盲目挣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收藏家的思维和眼力成为主要因素。只有文化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眼力高的藏家才能如鱼得水。”

今年,崔义忠与收藏家廖华南创办的1300余平米的华翌博物馆开馆,博物馆藏品万余件,囊括了玉器、瓷器、佛像、书画等各个门类,其中有两人钟爱的商代玉尊、明代白玉印等玉器,还有王时敏书法、元青花凤翔罐等珍品。这些藏品涵盖中国历史各个时期,开馆时引发了很多古玩爱好者的惊叹。

“很早之前我就为文物的去向而焦虑,这些东西要怎么安排呢?文物藏品必须注入社会内涵,才具备生命力,只有在向人们展示时大家才能感受到中华文明的绚烂多姿、博大精深,才能实现文物的价值。我们从开始就没指望博物馆赚钱,就是想让这些收藏品能传承下去,给自己一个交代,给社会一个交代。人总得干点事儿。”崔义忠称,要把华翌博物馆做成文化载体,让大家感受古玩的魅力。

新闻推荐

中国科幻文学再获殊荣女博士郝景芳写《北京折叠》获雨果奖

▲郝景芳获得雨果奖。本报讯北京时间21日上午,第74届雨果奖颁奖典礼在美国堪萨斯城举行,之前凭借《北京折叠》入围“最佳中短篇小说奖”提名的中国女作家郝景芳最终成功夺奖,这也是继刘慈欣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