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莎士比亚成“网红”说起
□袁跃兴
有人说,无人不晓莎士比亚,似乎又无人真正知晓莎士比亚。今年适逢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莎翁名句成了网上最热闹的内容之一——“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莎士比亚似乎成了靠金句和心灵鸡汤走红的“网红”作家。
在各种社交平台、微信朋友圈里,谈莎翁成了一些人社交时彰显文化品位的象征,一批类似心灵鸡汤的莎翁金句仿佛一夕之间出现了,替代了阅读原著,成为速读莎翁的捷径。诸如“莎士比亚作品里最狠的10句吐槽”、“莎士比亚最著名的爱情名言金句”、“听君一席话,句句戳人心,听莎士比亚教你做生意”等等专题冒了出来,并迅速在年轻人中间转发、走红。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四大喜剧以及著名的十四行诗等也都被搜罗出来。有格言型莎士比亚:“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会闪光的不全是黄金”“适当的悲哀可以表示感情的深切,过度的伤心却可以证明智慧的欠缺”;有励志型莎士比亚:“在灰暗的日子中,不要让冷酷的命运窃喜;命运既然来凌辱我们,就应该用处之泰然的态度予以报复”“在时间的大钟上,只有‘现在\’两字”;还有鸳鸯蝴蝶派莎士比亚:“要和一个男人相处得快乐,你应该多多了解他而不必太爱他;要和一个女人相处得快乐,你应该多爱她,却别想要了解她”;更有好事者罗列了所有可以称得上名言金句的莎士比亚语录,这些类似心灵鸡汤的文字,一数竟超过1000条。
当下,浅阅读、碎片化式阅读是全球性的阅读文化现象,很多人很难再愿去苦读经典名著。莎士比亚金句走红,反映了流行文化对待经典的态度,对经典进行解构、速读,杂耍式、碎片式、快餐式处理。
在刚刚闭幕的上海书展上,国际文学周首场论坛的题目就定为“莎士比亚的遗产”。英国诗人肖恩·奥布莱恩,艾略特奖和普利策诗歌奖得主、美国诗人沙朗·奥兹等来自海内外的数十位作家、诗人和学者,坐在以冰块降温的古老建筑里,围绕着莎士比亚侃侃而谈。在这看似有些刻意的仪式感中,他们想提醒读者,莎翁作品的魅力恰恰在于对复杂性的描写,碎片化正是莎士比亚作品的最大敌人,“我们喜爱莎翁的作品,其实就是拒绝碎片化阅读,就是使我们亲近经典、热爱经典、敬畏经典。”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碎片化解读莎士比亚经典的态度和方式,是否就毫无意义呢?笔者认为,倒也没有必要担心,用这样的流行文化方式对待经典,也许缺乏根据、充满臆断,甚至会使经典受到质疑,但毕竟可以使我们审视我们的经典阅读做得怎样,使我们时代的文化批评充满活力,如果无人问津经典、无人阅读经典,那才是最可怕、最令人悲哀的。
我们需要怎样的对待经典的文化态度?我们尊重经典作品,我们欣赏其中精神的崇高以及知识的渊博,但是时代的文化环境、人们的精神趣味以及人情风俗都已经有了很大变化,经典作品的解读,也必须适应时代的趋向和精神。真正的经典作品,不能仅仅是一种文化记忆,也不能总是处于退守状态,通俗化的解读方式或许能帮助现代人以一种新的方式来理解经典、认识经典,或许,正因为有了各个时代对于经典的不同解读,经典才能真正永恒和不朽。
新闻推荐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家风好,则族风好、民风好、国风好。家风是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气质,是沉淀在我们骨髓里的品格,是我们立世做人的风范,是我们工作生活的格调。家风是民风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