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普康:老酒微黄武酒坛藏

甘肃日报 2016-08-26 00:00 大字

普康:老酒微黄武酒坛藏

前往普康集团“酒道馆”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俞岳

千古美酒说西夏,西夏美酒数凉州。武威,古称凉州,是西夏王国的陪都,更是中国白酒的发源地之一。在这方神奇的土地上,有一家历经60年风雨的老酒厂,特别是其极具西夏风格的剔花瓷酒瓶,里面不但装满了醇香美酒,更装满了沧海桑田的历史厚重。

甘肃普康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原武酒集团职工在企业严重资不抵债的状况下,以自愿入股为基础,依法取得酿酒包装生产设施设备、酒窖等核心生产要素,之后又从安徽“武”字系列商标持有人处购买了所有权,并引入多家战略投资机构增资扩股,于2013年11月19日正式成立的一家大型控股企业集团。

“老武酒有过辉煌,也有过破败,如今他是一个新生儿,正以创新的姿态重新征战市场。”普康集团董事长冯淑刚介绍说,集团旗下现有武威普康酒厂、武威普康酒业销售有限公司、武威普康现代农业产业化有限公司、武威夏王陶瓷工艺制品有限公司、武威大夏普康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甘肃飓风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甘肃聚福商贸有限公司等20余个子公司和西夏文化及瓷器研究所、酒文化及生态白酒研究所、普康羊推广研发中心3家科研机构,初步形成了集酿酒业、制瓷业、养殖业、种植业、白酒销售、媒体广告、生态治理、旅游度假等为一体的产业集团,使“白酒主业呈现了与生态产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连体构划,并体经营,深度融合,一体发展”的良好态势。集团现有职工1000多人,其中国家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8人,瓷器专家10人,营养师8人,科研人员10人,国家级白酒评委2人,省级白酒评委8人,其他各类技术人才168人。

资料显示,普康酒业集团西夏酒脉传承千年,酒道正统,酒品醇正,酒誉隆达。集团主打的武酒坛藏系列酒蜚声河西,经略兰州,巷陌交赞,美誉远播。特别是以西夏酒文化和瓷文化的创新融合为基础,武酒坛藏系列酒通过系统挖掘福、禄、寿、喜、财“五意”文化,极大地丰富了武威的酒文化和酒谱系,使“武”品牌价值被强力聚合和迅速提升。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又兼有浓厚民俗文化特征的武酒坛藏系列酒,既是做大做强普康集团的产品基石,也同样是推动武威液体经济蓬勃发展的核心引擎。

走进普康集团的地下酒窖,扑面而来的酒香、黄土高原的基色,让人有恍若隔世的感觉。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红柳编织、古朴考究的巨大酒海。工作人员介绍到,红柳酒海是古人的发明,其内壁表层采用麻纸和蛋清、血料等有机物调和裱糊而成。酒存贮在酒海里,既可挥发掉有害物质,又能使酒体老熟定型,进而产生出“隔壁三家醉,揭坛十里香”的奇效。

其实,在普康集团成立之初,冯淑刚更多感受到的是“百废待兴、杂草丛生”。“武酒的魂是什么?”这个问题一度让冯淑刚陷入深思。那段时间,他时常来到这个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老酒窖里深思。有一次,他打开了酒海,瞬间酒香四溢,因沉淀五谷精髓而微黄的酒色,让人一振。“武酒的魂就是它的历史、它的沉香。”冯淑刚顿悟。虽然更名为“普康集团”后的武酒踏上了新的征程,然而其最珍贵的还是历史积淀,始终没有改变的是酒的品质与文化的悠长,还有老员工传承下的“武酒精神”。

从濒临倒闭的老武酒,到生机勃勃的新普康,冯淑刚的“野心”不止于此。他已然勾画出了一张宏大的发展蓝图,并涉及到了农业、工艺品、传媒、文化研究等多个领域。在普康集团的“酒道馆”里,冯淑刚向八方来客介绍他的白酒运营新理念,“打破同质化,用壁画做酒坛,为顾客私人定制白酒”……这个突破传统模式的“酒道馆”,集酒博物馆、休闲、贮藏等功能为一体,在这里,消费者可以参观展品、了解品酒工序、品读酒文化,甚至品评古今。

武威酒,可以说是漫漫丝绸之路上驼铃与马嘶相伴、浪漫与现实相续、文化与品牌相融的白酒翘楚,岳岳荦荦,流韵千载。在伟大“中国梦”的引领之下,普康酒业集团立志要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武威——中国酒城”的辉煌征程中锐意进取,改革创新,使坛藏品牌迈上国内白酒的一线序列,代表甘肃白酒,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我们喝的不仅是酒,更是文化。”冯淑刚坚定地说。酒文化是丝绸之路的灵魂,武威是中国白酒的发源地之一,所以复活中国白酒的原香,就是武酒人的历史使命。

新闻推荐

银河国际样板间开放暨银河国际中心区揭牌

银河国际样板间开放暨银河国际中心区揭牌8月27日,银河国际样板间开放暨银河国际中心区揭牌仪式在项目地成功举行。政府代表、社会知名人士以及兰州主流媒体及地产同行近千人,共同见证了这一改变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