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大波稀世珍宝秘密押往三星堆 18日起,市民可前去欣赏
工作人员正在拆验湖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大禾人面纹方鼎。
牺首兽面纹铜尊。三星堆博物馆供图
甲骨文、司母辛方鼎、金片绿松石镶嵌龙形器、人面纹铜方鼎、铙王(象纹大铜铙)……这些只在历史教科书和电视里见过的稀世珍宝于昨(10)日秘密押解三星堆博物馆。在三星堆发掘30周年之际,将进行长江和黄河文明对话,18日起,市民可到三星堆欣赏国宝。“135件文物,一级文物占80%,都是黄河和长江文明中最具代表的青铜器、陶器、玉器。” 四川文博专家预测,这次展览将是全国档次最高、文物等级最高的一次展览。
有哪些?
长江黄河流域“各路诸侯”参展
公元前16世纪,中原商文化南下,以盘龙城为基地,商王朝将南方铜矿资源北运,并将中原青铜冶铸技术和其他文明成就带到南方。这一历史事件使中国青铜时代面貌发生根本变化,长江文明自此翻开新的篇章。位于长江上游的三星堆遗址大型商代祭祀坑的发现,是古蜀文明里程碑式的发现。
今年夏天,系两坑发现发掘30周年,三星堆博物馆将举行“青铜的对话——黄河与长江流域商代青铜文明展”。
“这是代表长江、黄河流域商代青铜文明首次对话展,可以说是一道精彩的文化盛宴。”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介绍,这是9家文博单位从数万件馆藏文物中精选出的135件,其中一级文物占80%,都是黄河长江文明中最具代表的青铜器、陶器、玉器。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盘龙城遗址博物馆、长沙市博物馆、岳阳市博物馆、金沙博物馆。
怎么看?
从7月18日开始持续到10月
此次展览从7月18日开始,持续到10月。期间,市民或者游客只需购买5元的游园票,就可以免费看文物展。
三星堆博物馆相关人士透露,武装押运国宝是高度机密,由国内最专业的珍品货运公司负责押运。从6月29日开始,三星堆博物馆已经派出人员前往这些单位调集文物,于7月10日运抵广汉三星堆。
朱亚蓉介绍,“国宝浓缩了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从萌芽走向兴盛的历史,代表了中华文明的最高水平。”甲骨文、司母辛方鼎、金片绿松石镶嵌龙形器、牺首兽面纹铜尊、“有脸面的青铜器”人面纹方鼎、被誉为“铙王”的象纹大铜铙等,件件都是旷代瑰宝。每一件国宝背后又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或传说,很值得一看。
>>>精品文物介绍
甲骨文
甲骨文是殷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其造字法主要有象形、会意、形声三种。内容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是研究商代社会极其珍贵的资料。在世界三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千年演变而承续至今。
此次参展5件卜甲、2件卜骨,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馆藏中挑选出的最具代表性珍品。
“铙王”(象纹大铜铙)
铙,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于祭祀、宴乐、军旅等场合。
这尊到三星堆展览的铜铙于1983年在长沙市宁乡县月山铺出土,是长沙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该器是目前所见铜铙中个体最大的,被誉为“铙王”。
这尊象纹铜铙不仅形制、纹饰精美,时至今日,还能演奏出美妙的音符。张艺谋在拍《英雄》之前就派该片的舞美专家到长沙考察。后来在片中的部分场景中,能看到古铙的身影。
牺首兽面纹铜尊
尊为酒器。牺首兽面纹铜尊是湖南的文物工作者于1962年在废铜收购站偶然发现的,当时铜尊已严重破碎,经文物工作者精心修复,方使这件艺术珍品重现原貌。它是同类铜尊中最高大的一件,与著名的四羊方尊等湖南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代表了湖湘文化在早期青铜时代已达到了极高的艺术与科技水平。
人面纹铜方鼎
湖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禾人面纹方鼎是中国唯一的以人面纹为饰的鼎,年代为商代晚期,颜色碧绿,器身略呈矩形,器身外表四周饰半浮雕的人面。人面周围有云雷纹,人面的额部两侧有角、下巴两侧有爪。鼎腹内壁铸“大禾”两字铭文,因此鼎亦被称为大禾方鼎。该鼎于1959年在中国湖南宁乡县黄材镇炭河里乡胜溪村一个叫新屋湾的地方出土。
该鼎最让人惊奇的地方是在器物的四周各装饰了一个又大又醒目的半浮雕人面。从传说看,半人半兽的形象,一半是兽——主要是形体像兽;一半是人——主要是智慧像人。
金片绿松石镶嵌龙形器
金片绿松石镶嵌龙形器,是首次在盘龙城发现的金器。这件金片绿松石镶嵌龙形器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保存较完整,夔龙头部由形状不规则的绿松石组成,龙身卷曲,由较小的绿松石组成,龙的眉毛、眼睛和牙由金片代替,造型和色泽都极为精美。另一组仅见夔龙头部,亦有金片装饰,黄金是当时的稀有资源,说明墓主身份很高。
专家认为金片绿松石镶嵌龙形器,是迄今中原文化系统中发现的年代最早、器形明确的金器。
文/本报记者 唐茂
图/本报记者 文潇
工作人员正在拆验湖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大禾人面纹方鼎。
牺首兽面纹铜尊。三星堆博物馆供图
甲骨文、司母辛方鼎、金片绿松石镶嵌龙形器、人面纹铜方鼎、铙王(象纹大铜铙)……这些只在历史教科书和电视里见过的稀世珍宝于昨(10)日秘密押解三星堆博物馆。在三星堆发掘30周年之际,将进行长江和黄河文明对话,18日起,市民可到三星堆欣赏国宝。“135件文物,一级文物占80%,都是黄河和长江文明中最具代表的青铜器、陶器、玉器。” 四川文博专家预测,这次展览将是全国档次最高、文物等级最高的一次展览。
有哪些?
长江黄河流域“各路诸侯”参展
公元前16世纪,中原商文化南下,以盘龙城为基地,商王朝将南方铜矿资源北运,并将中原青铜冶铸技术和其他文明成就带到南方。这一历史事件使中国青铜时代面貌发生根本变化,长江文明自此翻开新的篇章。位于长江上游的三星堆遗址大型商代祭祀坑的发现,是古蜀文明里程碑式的发现。
今年夏天,系两坑发现发掘30周年,三星堆博物馆将举行“青铜的对话——黄河与长江流域商代青铜文明展”。
“这是代表长江、黄河流域商代青铜文明首次对话展,可以说是一道精彩的文化盛宴。”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介绍,这是9家文博单位从数万件馆藏文物中精选出的135件,其中一级文物占80%,都是黄河长江文明中最具代表的青铜器、陶器、玉器。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盘龙城遗址博物馆、长沙市博物馆、岳阳市博物馆、金沙博物馆。
怎么看?
从7月18日开始持续到10月
此次展览从7月18日开始,持续到10月。期间,市民或者游客只需购买5元的游园票,就可以免费看文物展。
三星堆博物馆相关人士透露,武装押运国宝是高度机密,由国内最专业的珍品货运公司负责押运。从6月29日开始,三星堆博物馆已经派出人员前往这些单位调集文物,于7月10日运抵广汉三星堆。
朱亚蓉介绍,“国宝浓缩了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从萌芽走向兴盛的历史,代表了中华文明的最高水平。”甲骨文、司母辛方鼎、金片绿松石镶嵌龙形器、牺首兽面纹铜尊、“有脸面的青铜器”人面纹方鼎、被誉为“铙王”的象纹大铜铙等,件件都是旷代瑰宝。每一件国宝背后又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或传说,很值得一看。
>>>精品文物介绍
甲骨文
甲骨文是殷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其造字法主要有象形、会意、形声三种。内容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是研究商代社会极其珍贵的资料。在世界三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千年演变而承续至今。
此次参展5件卜甲、2件卜骨,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馆藏中挑选出的最具代表性珍品。
“铙王”(象纹大铜铙)
铙,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于祭祀、宴乐、军旅等场合。
这尊到三星堆展览的铜铙于1983年在长沙市宁乡县月山铺出土,是长沙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该器是目前所见铜铙中个体最大的,被誉为“铙王”。
这尊象纹铜铙不仅形制、纹饰精美,时至今日,还能演奏出美妙的音符。张艺谋在拍《英雄》之前就派该片的舞美专家到长沙考察。后来在片中的部分场景中,能看到古铙的身影。
牺首兽面纹铜尊
尊为酒器。牺首兽面纹铜尊是湖南的文物工作者于1962年在废铜收购站偶然发现的,当时铜尊已严重破碎,经文物工作者精心修复,方使这件艺术珍品重现原貌。它是同类铜尊中最高大的一件,与著名的四羊方尊等湖南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代表了湖湘文化在早期青铜时代已达到了极高的艺术与科技水平。
人面纹铜方鼎
湖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禾人面纹方鼎是中国唯一的以人面纹为饰的鼎,年代为商代晚期,颜色碧绿,器身略呈矩形,器身外表四周饰半浮雕的人面。人面周围有云雷纹,人面的额部两侧有角、下巴两侧有爪。鼎腹内壁铸“大禾”两字铭文,因此鼎亦被称为大禾方鼎。该鼎于1959年在中国湖南宁乡县黄材镇炭河里乡胜溪村一个叫新屋湾的地方出土。
该鼎最让人惊奇的地方是在器物的四周各装饰了一个又大又醒目的半浮雕人面。从传说看,半人半兽的形象,一半是兽——主要是形体像兽;一半是人——主要是智慧像人。
金片绿松石镶嵌龙形器
金片绿松石镶嵌龙形器,是首次在盘龙城发现的金器。这件金片绿松石镶嵌龙形器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保存较完整,夔龙头部由形状不规则的绿松石组成,龙身卷曲,由较小的绿松石组成,龙的眉毛、眼睛和牙由金片代替,造型和色泽都极为精美。另一组仅见夔龙头部,亦有金片装饰,黄金是当时的稀有资源,说明墓主身份很高。
专家认为金片绿松石镶嵌龙形器,是迄今中原文化系统中发现的年代最早、器形明确的金器。
文/本报记者 唐茂
图/本报记者 文潇
新闻推荐
7月12日,挖机在已经合龙的溃口作业。当日8点15分,经过近两天的抢险封堵,湖南华容新华垸溃口成功合龙。7月10日上午,新华垸发生重大管涌险情后溃堤,垸内2万多名群众紧急转移,堵口复堤工程于当日下午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