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聊城莘县非遗:温庄火狮子,聊城莘县非遗:温庄火狮子

老年生活报 2015-12-16 21:42 大字

[摘要]风俗志

温庄火狮子起源于民间,距今有200多年历史。据老艺人任保存回忆,清朝时期,东街(现隶属莘州街道)前辈老艺人曾在上海、南京等地进行表演,解放初期由东街传入温庄 (现隶属燕塔街道),因其制作工艺复杂、表演难度大、表演效果好,至今盛传不衰。 2006年被收入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火狮子造型奇特,每只狮子的狮毛由3600根火捻组成。一般在每年农历二月二晚上演出,演出时正值“月黑头”天,观众只看见细碎的火星勾勒出威武高大的狮子形象,却看不到舞狮人。当火狮子追逐跳跃时,浑身星光闪闪,火星不断抖落,在其晃肩抖毛时通身火星四溅,再加上风吹,便产生忽明忽暗、火星闪烁的艺术效果。整个演出在紧锣密鼓声中进行,硝烟弥漫,火星迸射,火狮子在火球的逗引下腾空跳跃,追逐嬉戏,争球斗胜,把狮子的生活习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火狮子的制作共分头、身、尾三大部分。狮头用竹片、细铁丝、细麻绳扎成,然后在竹片上钻眼插火捻,口、舌、耳、鼻、眼、眉等也均以竹片和铁丝、火捻制成。狮身分三个部分,前肢是人的胳膊,后肢是人手拿木拐,狮身和前后肢均裹以木板包裹,木板上打孔插捻。狮尾是一根缀上火捻的枣木树枝。连接头、尾的是脊背上一根一米长的柳树棍。火捻是用民间俗称的“细火纸”外包“毛头纸”搓成。每逢演出,全村老少都做火捻,将纸搓成30多厘米长的捻,再对折搓成16厘米长的捻绳,然后用食油浸泡,晾干后缀于狮子外衣上。火狮子演出有 “晃肩”、“搔痒”、“抖毛”、“扬爪”、“打舒展”、“扭头甩尾”等动作。 佚名

新闻推荐

临淄八景诗,临淄八景诗

风俗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