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有所医”不是梦
□刘 佳(旌阳)
十三五《建议》提出: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发挥医保控费作用。改进个人账户,开展门诊费用统筹。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11月3日新华网)
为解决群众看病难,实现“病有所医”,多年来,党和政府在改善医保制度上不断探索,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看病难”得以缓解。可以说,从宏观的层面看,“病有所医”几近到达,看病的质量明显提高,从无保障到有保障;但从细节和民众更多的需求来看,“病有所医”只是到了行百里路者半九十的阶段,群众寻求更好更全面医疗的愿望还没有满足,整体来说,现在要实现的是从保障低到保障高。这是党和政府对民生事业的重视与抱负,也是让群众共享改革红利承诺的兑现。
目前,我们的医疗保障水平还参差不齐,有着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群体差异、行业差异。“病有所医”,一方面是治疗水平和健康教育水平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群众支付水平的问题,简而言之就是群众看病掏了多少腰包,这才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群体中,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中产与破产之间,只隔着一场大病的距离。” 群众在大病面前的支付能力薄弱,甚至威胁到处于完善中的医疗保障体系和人们的生活水平,影响着人们对医改的信心。此次的《建议》安抚了群众的担忧,兜住了社会的“最低线”,是国家福祉下财富的再分配,是市场机制下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再次革新,在不增加国民负担的基础上,创造了更稳固的公共福利供给,促进了更加可靠安全的社会保障网的建立。
新闻推荐
11月8日,两名老人在海南三亚的冬日暖阳中漫步。当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候鸟老人”在海南三亚享受冬日暖阳。这些老人每到冬天就从寒冷地区来到三亚,等天气回暖之后,再返回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