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胜鲁带着经验还乡创业——十几人种了七个村的土地
汪胜鲁的会议很多,一年要开几十个。来开会的人却不多,翻来覆去就那么十几人。别以为开会就是办公室里正襟危坐,拿着文件念半天,人家的很多会议开到了田头上。
汪胜鲁家在曹县常乐集镇汪楼村,是润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目前,润果合作社经营土地3700多亩,其中流转土地1000余亩,托管土地面积2700余亩。
“我第一次接触现代化种植是在部队的农场……”汪胜鲁说,大学毕业后,他参军到部队农场搞生产,那里高度规模化、机械化和集约化的生产模式让人深受震撼。从此,汪胜鲁对农业有了新的认识。
2011年,汪胜鲁在江苏的镇江市承包了2000多亩地。“那边规模化、机械化、统种统收的农业模式,咱老家这边以前没有。老家种地还是传统模式,一家种三五亩土地,投入的精力不少,一年忙到头,效益寥寥。”汪胜鲁说。
凭着对土地的挚爱、对国家农业政策的深刻理解和几年创业积累的经验,汪胜鲁决定回乡发展,把外地的规模化种植经验带到老家推广。
眼下,合作社经营土地近4000亩,常年的管理人员却只有15人。“我给每个人划定一片200多亩的土地,作为常年管理的区域,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对3000多亩土地进行精细化管理。”汪胜鲁说,实践证明,在现有有的种植模式下,管理200亩土地是一个人的能力边际,能产生最好的效果。
汪胜鲁选择管理人员有三条标准:先看是否热爱土地;再看跟合作社是不是思想上保持一致;三看有无能力。以三个标准为尺子,汪胜鲁将周围村庄十几位种田能手招集到了自己的麾下。
合作社管理人员史保雷说,跟着合作社干没啥风险,首先是吃年薪,其次是超产按四六分成。这个“四六分成”是管理人员拿六,合作社留四。
“管理人员在一线,付出的最多,所以拿六。只有管理人员的利益最大化了,他才能更好地给合作社搞服务,更好地去管理土地。”汪胜鲁说。
常乐集镇有7个自然村的土地,要么流转给润果合作社,要么由合作社托管。父老乡亲们有自己的一笔账:在家种田和外出打工很难兼顾。在家种几亩土地,一年收入不了几个钱;外出打工,还得回来掰棒子、收麦,一折腾就得两个月。将土地流转或托管给合作社,就可以一门心思打工或搞其他营生。
润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得到庄稼人的认可,常乐集镇越来越多的村庄正积极与汪胜鲁沟通,准备把土地流转或托管给合作社。
常乐集镇副镇长王洪德说,对润果专业合作社的土地流转工作,镇里非常支持。通过把土地集中到大户手中,实行机械化耕作,从而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到二三产业中去,促进了农民增收、土地增效。记者武占民
新闻推荐
(上接01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投身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热气腾腾的社会主义建设。在不长的时间里,我国社会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