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李白题诗朝阳洞?

广安日报 2015-07-31 21:26 大字

朝阳洞左侧一角。

洞口上方的菩萨。

石壁上的“洞参妙谛”。

朝阳洞外飞流而下的瀑布。

□本报记者 胡佐斌 文/图

在清代几个版本的《广安州志》中,均收录了唐代大诗人李白《南阳寺》诗,其诗内容为:“惜此落日暮,爱此寒潭清。西晖逐水流,宕漾游子情。空歌望明月,曲尽长松鸣。”

但南阳寺具体位于广安何地,记者反复查阅《州志》,似乎并未见到明示之处。后翻阅1994版《广安县志》发现,《广安县志》也收录了李白的这首《南阳寺》诗,并在诗后注明:南阳寺在今方坪乡境内。

7月3日,本报《两江行》采访组走进广安区方坪乡,记者特别注意寻找南阳寺,但多方打听,方坪乡并无南阳寺,当地百姓多出此言:“南阳寺可能就是朝阳洞,那里以前的确是个大寺庙,而方坪乡在解放前就叫朝阳乡。”

朝阳洞若能与李白拉上关系,那自然是引以为傲的事。于是乎,揭开朝阳洞的神秘面纱自然成为方坪之行的重任。

规模宏大的洞岩寺庙

朝阳洞在方坪乡朝阳村6组,临近洞口时,我们便已被这里的美景吸引了。

这是一个跨度约百米的大岩洞,岩洞上方,悬挂着高约40米的瀑布,略有一种花果山水帘洞的感觉。洞口处,砌着围墙,把岩洞与外界隔离开来,仿若这里就是一位高人的隐居之所。

顺着石阶来到朝阳洞洞口,只见距地面约10米高的岩壁上就石雕凿的一尊高1米有余的菩萨,现已严重风化,只能大体看出轮廓。透过眼前的栅栏,可以看见岩洞里的一尊尊菩萨。负责管理岩洞寺庙的当地村民段美菊特地从家里搭车来到朝阳洞,打开庙门引我们进入参观。

岩洞之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岩洞里的平均高度约为6米,而从洞口到洞中的菩萨,其距离约为15米,段美菊说,菩萨处仅为一半,菩萨背后还有很大的空间。关于岩洞的面积,段美菊说,大约有7亩。

在段美菊眼里,像朝阳洞这么大规模的寺庙是很难找的,“解放前,朝阳洞是个大庙子,里面有上千尊菩萨,楼上楼下都是,有石头的,有木头的,一般都是1人多高。在上世纪60年代搞‘四清\’运动时,庙子被毁了。”她还说,经常有人来朝阳洞参观,甚至一些道士,曾有人对她说,朝阳洞是四川第二大岩洞,第一大岩洞在重庆。最近一些年,在周边一些信众的支持下,朝阳洞寺庙渐渐又恢复起来,但只有在每年农历的六月十五、九月十五(这两天为观音菩萨生日)和腊月初八(佛祖节)这几天,周边信众才聚在这里办庙会聚餐,可坐10余桌。

为进一步了解朝阳洞,记者后来还通过电话、面谈等方式采访了多位相关人员。

曾在方坪小学长期担任初中语文教师、现年64岁的贺毅明说,朝阳村是方坪的老乡政府和方坪小学所在地,他老家也在朝阳村,对朝阳洞十分熟悉。而在解放前,其父亲还在朝阳洞庙子里当过保安。父亲生前曾给他讲过,解放后,乡政府设在朝阳村的观音寺,便把观音寺的菩萨全都移到朝阳洞来(后乡政府从观音寺撤出,观音寺改为方坪小学),而每年正月初一,来朝阳洞烧香拜佛的人川流不息,到高潮时挤就挤不进去,有些亲戚朋友只有找保安“开后门”,才能和菩萨见面,了结此行的心愿。贺毅明本人在儿时还曾看见洞里有钟鼓楼,楼上有一口大如黄桶(农家储粮的大木桶)的铁钟,每到傍晚时分,钟声响彻山湾,传遍渠江两岸。

朝阳洞的神奇与辉煌

在贺毅明心目中,朝阳洞是一个非常优美而神奇的地方。

贺毅明说,朝阳洞背上,是千亩粮田的大方坪,因地理位置比四周较高,且地形方正,故名。大方坪中有一座占地约30亩的水库,长年不干,且水库里的水一年四季就往外流,形成小溪,并从朝阳洞上方飞泻直下,大有飞瀑直下三千尺的感觉。朝阳洞朝正东方,其名由此而来。天气晴好的日子,从东方升起的太阳照着朝阳洞和瀑布,使朝阳洞洞口常常出现壮美的彩虹,伴着周边茂密的植被,仿若人间仙境。在朝阳洞的正前方约500米处,是英雄寨的鹰嘴岩,看上去极像一个威武的将军,日夜看守着朝阳洞。

在朝阳洞洞口左侧上方的岩壁上,有两个上下相通、直径不足0.1米的小洞,村民称为男孩孔。传说以前盼望生男孩的夫妇,每逢年过节时,就来到朝阳洞,朝男孩孔扔石子,若石子从上口进下口出,便准会生男孩。

朝阳洞里有一暗洞,据说可通阴河,若往里爬行三、四里,便能听见阴河流水的声音。这一点,记者从朝阳村村支书王贵树处得到了证实。王贵树说,他小时候经常和一些小伙伴去钻朝阳洞里的暗洞,钻到最深处,的确能听到阴河水在里面哗哗地流。关于暗洞,还有一些更为神奇的传说,相传最早是蚯蚓在洞里修道变成蛇,然后是蛇修道变成龙,最后在一次山洪暴发时,龙顺着山洪游进了渠江。

朝阳洞在助推地方经济的发展上,也还有一段辉煌的历史。贺毅明说,“四清”运动后,方坪人民公社在朝阳洞办起了社办企业,先后办起了加工厂、竹器厂、纸厂、酒厂等。1979年秋天,他带着全班学生来朝阳洞采风时,只见前来打米的、磨面的、购竹器的人是络绎不绝。而竹器厂生产的一个个提篮、一挑挑箩筐、一对对筛子,小巧玲珑,篾条如丝,花纹如刺绣,令人赞不绝口。在纸厂,只见六口大缸里是稀溶的纸泥,工人正在从缸里取纸,一眨眼就是一张。据说当年的社办企业,为方坪公社创造了不少财富。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朝阳洞里最后一个社办企业——酒厂也关闭了。1994年,村民段美菊租下朝阳洞,办起了养猪场。前几年,生猪市场极为萧条,猪场也废弃了。至此,朝阳洞作为方坪公社(乡)的经济“发动机”,也就彻底停摆了。

李白来朝阳洞,真的么?

采访朝阳洞,记者最关注的,当然是李白题《南阳寺》诗的事,真在朝阳洞么?

记者曾反复察看朝阳洞的石壁,寻找一些字刻,最终确认,石壁上至今能看到的字刻较少,主要集中在进入岩洞后往左的一侧。

在左侧的石壁上,有四个大字,每字1米见方,但剥蚀严重,从残存的字迹上很难猜准任何一字。大字中间,隐约可见“槐敬书”3个小字。事后,记者查阅《广安州新志·金石志》,终于弄了个明白:“朝阳洞石刻:悬崖上刻‘洞参妙谛\’四大

字,直书,道光中,陈秀槐敬书。”原来,这只是清代中晚期的石刻,却也风化脱落得如此这般,可想而知,若唐代的李白大诗人真在这里留下诗刻,现在还能看得到么?

在方坪乡,李白题诗朝阳洞,也确有此传言。现广安区林业局干部刘国华证实,2000——2003年间,他在方坪乡任党委书记,的确听到当地一些老文人说起关于李白来朝阳洞并题诗的传说,为此,他还亲自到朝阳洞参观过,但没有找到直接证据。

为了找到答案,记者又在《广安州志》和《广安州新志》中反复查阅,记者注意到这么一个问题,在上述两志书中,都记载了朝阳洞里的寺庙——朝阳洞庵。由此说明,在清代时,朝阳洞里的这个寺庙,住的不是和尚,而是尼姑。让记者纳闷的是,若李白真在朝阳洞题诗,那么,在唐代时,朝洞里的寺庙应该就叫南阳寺。作为大诗人李白留迹的地方,寺庙和历代地方文人自然也会大书特书,并将南阳寺这一名称永远传承下去,如果后来有人将南阳寺更名为朝阳洞庵,那么,其行为真的令人费解。

更让记者忍俊不禁的是,当网上搜索“李

白+南阳寺”发现,南阳寺在不在广安,还得打一个大大的“?”。而在南阳寺这一问题上,抢“南阳寺”抢得最厉害的要属渠县,渠县文管所至今还保存着一块由明代重刊的李白《游南阳清冷泉》诗碑,其诗的内容与《广安州志》所载《南阳寺》基本无异。渠县还明确指出,该诗碑发现于渠县李馥乡南阳寺。然而,渠县所抢李白的“南阳”牌竟也是一个冒牌货,早有专家发表论文对此进行了批驳。同时,清代王琦辑注的《李太白全集》、瞿蜕园和朱城校注的《李白集校注》、中华书局点校本《全唐诗》、刘建新校勘《李白诗歌全集》等书均收录了李白的《南阳白水等石激作》、《游南阳清冷泉》,南阳为何处?各书的编注者均注明为“今河南南阳”。

人们或许会说,既然如此,广安李白题诗南阳寺或朝阳洞之说则可以休矣!但记者冷静地想,清代几个版本的《广安州志》均收录了李白《南阳寺》诗,1994年版《广安县志》更是确切地指出南阳寺在方坪乡境内,从编史的严肃性来讲,其编写者手中一定是掌握有相关证据吧?

因此,记者认为,李白是否来过广安,是否题诗方坪朝阳洞,此处不便下结论,还是由读者自己去判断为宜。

新闻推荐

河北承德多名干部违纪违法被查

新华社石家庄电(记者齐雷杰)记者从河北省纪检机关获悉,河北省承德市滦平林场管理处原党委委员、副处长王振波(副处级)等多名干部,近日因违法违纪被处分。其中,承德一中校长、副校长因违规收取学生“早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