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30年前1万最高相当于今天255万

济南时报 2015-05-22 01:23 大字

“万元户”这个名词,对于今天的80后或90后青年来说可能是很陌生的,而对于50后或60后来说,则是非常熟悉不过的。那么问题来了,30多年过去了,当时的1万元如今变多了还是变少了?

万元户始于新华社两篇报道

万元户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改革开放初期“先富起来”的一批人。这个称呼始于新华社的两篇报道。1980年4月18日,新华社通稿《雁滩的春天》中提到:1979年末,甘肃兰州雁滩公社社员李德祥,从队里分了1万元钱,社员们把他家叫做“万元户”。1979年11月17日,新华社又以图片报道了山东临清八岔路镇赵汝兰一家植棉纯收入10239元的事情,先后被国内外50余家新闻媒体转载采用。自此,万元户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成为20世纪80年代最受关注的词汇之一。

在那个允许一部人先富起来的年代,万元户成了全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他们大体上是由农村专业户和城镇个体工商户构成,早期响应政府号召,带头单干致富。许多地方还给万元户挂红花,在全县大会上予以表彰。

当年1万最高相当于今天255万

1980年代,米价0.14元、肉价0.95元,走亲戚送礼2元左右,压岁钱0.1-0.2元……这么看来,1万元可以买很多东西了,万元户应该是个相当了得的人家。

30多年过去了,1万元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伟的研究称,1980年代的1万元,最高相当于今天的“255万”。

钟教授选取了1981年、1991年、2001年和2007年这4个时点来考察货币可能的变迁途径。

第一个可能:从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看,上述4个时点分别为:500元、1700元、6800元和13800元。因此“万元财富”要跟得上人均货币收入增长,30年前的1万元,大体和现在的27-28万元相当。当然也有另外的货币收入变动口径,例如以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看,上述4个时点则分别为780元、2300元、10800元和21200元,这样算下来结果差不多。从业人员的货币工资,在过去的30年间,每10年增长约3-4倍,这实质上就意味着储蓄起来的1万元必然随之贬值。或者说,1981年的1万元,大约相当于当时职工13年的工资,或者家庭人均20年的收入,按照目前工资或收入水平来推算,当年1万元应该大体相当于现在的27万-28万元的水准。

第二个可能:从居民人均储蓄看,上述4个时点居民储蓄总额分别为:523元、9200元、7.4万元和17.3万元,考虑人口变化之后的人均储蓄为52元、800元、5900元和1.3万元。这样算来,1981年的“万元财富”相当于当时人均储蓄的200倍,折算到现在差不多是255万元。

万元户淡出公众视野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的收入在逐步提高,万元户也就不再是最富裕的人家了。进入21世纪,在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万元户的说法已演化成了“十万元户刚起步,百万元户马马虎虎,千万元户才算富”的调侃。这一变化的背后,折射出中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更反映了人们对财富追求欲望的放大。

万元户消失时间是在1997年前后。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以及人民币失去了连续30年稳定地位后,农民手里那点钱再也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了。

万元户失去原有的标杆作用后,就成为了历史名词。虽然在现在的人看来,1万元不算什么。但是,在当年,万元户是很多人追逐的梦想。在当时,很多先富起来的人的财富,很快就突破了万元,甚至10万元,但万元户已深入人心,也印证了人们致富的强烈渴望。 (综合《炎黄世界》等)

编辑点评:从万元户到个体户、股民百万富翁,再到今天的微商,这些名词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既反映了不同时代个体对创富的追求,也再次说明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让改革红利转化为发展新动力。

新闻推荐

集时报报花,免费摘柿子旅游

时报10月8日讯 自9月29日,本报开展“免费领礼包济南找时报”读者优惠季第9季——持报花去济阳垛石镇大赵村金镜柿园免费采摘10斤柿子活动以来,报名电话不断,由于柿子产量限制,仅限300个家庭参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