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田间遇村官 山乡春意浓 本报记者香隆乡采风

达州晚报 2015-04-30 13:31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香隆乡采风

本报记者 彭闽湘 李杏

雨洗华光显,鸟鸣山更幽。

四月下旬,春夏之交,细雨微风。走在达川区香隆乡的村道,看山川竞相映发,草木葱郁,已然神清气爽;偶尔几个散落于田间地头人影,乍见之下,疑是武陵过客,不觉又恍兮忽兮。

香隆乡,地处达川区西部,距达州市区82公里,东接石桥镇,西与平昌佛楼镇隔河相望,北与平昌土垭乡接壤,是全区的边远山区乡之一,平均海拔850米。

五村的新农村聚居点

四村支书:

2014年,累得“酣扑酣扑”的

一行人走走停停,在绵邈深沉的群山里,水泥路如玉带,似蛇行,逶迤宛延,藏于山林伸入阡陌。尽管路面湿润,脚上却不带一点儿泥土。清新空气吸够,我们准备找一两户农家,话家常,讨水喝。正寻思间,翻过一道山梁转过一处弯,一幢两楼一底农家院出现在眼前。打过招呼,主人家很好客,邀我们进堂屋里坐。

主人姓彭,五十岁出头,嗓门大、笑容灿,可惜不怎么健谈。不过他自有办法——电话很快招来一人,说是村支书,姓蒲。“我们四村,370户,1400多口,常住400多口,150多户;低保,农保全覆盖。”果然是个干部,上来就滔滔不绝,指着院坝前的开阔地道:“从我们四村这匹梁过去,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很向阳的。村干部发挥带头作用,农田的基础设施,水利建设啊,包括当地人员的居住环境,以及在家留守人员的保护,村上都尽力做好做到位。”蒲支书也不认生,只顾竹筒倒豆子:“像我们村,在2014年,先是五小水利进村,农网升级改造,之后是新农村建设。我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村上当干部的,当了二十多年,我就觉得这么多年,只有2014年,把人累得酣扑酣扑的。一是事情特别多;二是年终,建设一多,资金缺口大。”他指了指主人家说,“比如像富强姑爷,在我们新农村做活路,年底就还差5千多元工钱没结,这些都是费脑壳的事。”说这话的时候,蒲支书并没显出沮丧,话锋一转,还有点小得意:“看我们新农村,公路,整个社道,村道支路这些,该整的都整了。”

“村民对新农村建设怎么看,居住的人多不多。”见记者感兴趣,蒲支书也有点小兴奋:“都是定了才起的,压金一万两万,不然起起没人要。村民观点也在变,越往后走,人越少。比如我们山下大院子里的黄长辈子,前一阵就跟我说,他才该定一套。我问为啥。他说,一个人守一座大院子,假设一口气不来,都没得哪个晓得。确实这是个现实问题。所以现在的农民还是接受这种集体居住形式。你看嘛,像那些梁上人家,年轻人都在外面,稍稍能跑的都在外面,就剩几个老家伙。集体居住,相互有个照应,有个谈天说地的氛围。。”

“我们一路过来,看到好多树苗苗,绿油油的,好漂亮。”同行插话。“前些时才好看,各种果树花开,五颜六色。我们整个村,当梁一带,去年发展乌梅,全乡1千多亩,我们种了接近500亩,统一组织劳动力,统一栽种,规范管理。黄花梨有200多亩,投了两年,还不到盛产期。现在乡上成立了农业产业合作社,在解决销路上想办法,利用网络平台外销,利用当地人际关系拓展渠道,就是力争把品牌打出来。乡上党委政府的思路,产业这一块铺遍全乡,重点是想发展乡村旅游,靠山吃山,搞成生态旅游,养鸡养羊养牛。将来,你们开个车来,有吃的有耍的,走时还可把山上绿色环保的蔬菜禽蛋往回拉。”蒲支书的眼光瞟向主人家地坝边堆的南瓜萝卜,叹息道,“这些东西,在城里的农贸市场上,大都是从外省拉回来的,我们这里,尽留给猪儿吃了。目前,我们就是要想办法,让它们走到城里的餐桌上。”

五村支书:

“裸官”一个,有用就满足

远山雾岚消散,太阳愈显精神。话别主人彭大哥与四村支书,我们来到五村地界。路上,遇到几个小学生,奔跑雀跃在水泥田坎上,静止的大山瞬间活泛起来。据说,五村支书张述培,也是一个能干人,当村干部三十多年,支书二十多年。

村委所在地与一个农家院紧邻,和一路行走的感觉一样,周遭特别干净,不像农村。不远处几幢小洋楼,白墙灰脊格外显眼,我们决定先去那边看看。却在半道上遇着一位五十开外的汉子,正应了那句“说曹操曹操到”。张支书领着我们四处转了转,边走边聊。问及怎么没随大流出去打工。他说,当初他也是考起学的,因为体检不合格,后来就有了压力,觉得身体不正常,从此死心留在家里,在村上做事。“现在的农村,跟城市区别也不是很大,家家户户在外面打工的,过年回来也都是小车,家里的老小,福利也好,家家户户都能够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说话间,过来一位上岁数的老人,找张书记咨询:他家媳妇来电话让问,她在上海打工,已经买了七八年社保,现在想转回老家,行不行?怎么办理?张书记答应老人:改日到达川区社保局政务中心帮他问个明白,再转告他。

五村有两个新农村居住点,40多幢,一幢两户,每户8万,已经全部售完。“像这种自己筹劳,自己筹资,村上引导、征地,统一管理的住房,村民是求之不得,装修也多舍得投入。”见一户大门敞开着,张支书与主人交涉后,请我们进去看看。只见这户人家的厨房装修与城里人家完全一致,整齐亮堂。主人本来还想引客人上楼参观,可我们看到楼梯口一排拖鞋,都嫌换鞋麻烦。尽管好客的主人一迭声道:不用换不用换。我们还是鱼贯而出离开他家。

“我们11个社,每个社都有保洁员,每公里600元一年,随时打扫。”张支书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去年大家辛苦了一年,全村十几公里路,全靠集资,本着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有的户口要两三万,人平四五千,都没有意见,尤其在外头的。”记者问:“有没有交不出来的?”“几乎没有,”他说,“现在的农村,你说硬是舀水不上锅的,不存在。主要是说,屋头年轻人全部外出了,老的不能做,要靠年轻人给他拿钱,供生活。如果遇到年轻人供不上啊,没挣到钱这种情况也有,少。低保农保加起来一个月也有一两百块,生活基本没有问题。我们村里,去年还修了敬老院,有15个床位。”

记者此行遇到的两位村支书,都健谈,说起新农村建设,自豪感满足感像天边的彩霞,显而易见。

“说个实话,在基层,真正当个村官,要当好也不容易。”张书记感叹了一句,记者不解:“你应该在村上好开展工作嘛,一个不缺钱,二是当的时间又这么长。”他坦承,“确实我土生土长,又从小到大都在这个村为大家服务,彼此了解。原来我们这个村,一直都是负债运行,直到前年,中石油钻探,在我们村打了一口井,我们找石油队赞助后,有了流动资金,这钱就拿来搞公益事业,不然一双空手,办事更难。”张书记说,对于基层工作,村民理解的占多数,在外头的人回来祭祖,看到家乡变化,也很支持村里工作。特别今年过年时,有两个年轻人专门找到他,一个捐了1万一个捐了5千,说是看到家乡变化,感谢村社干部,把老家建设得这么好。

“回想当初,没有机会走出大山,有过遗憾吗?”面对记者的问题,张书记说,他相信这是命运的安排。目前他的两个子女都在成都成家立业,条件不错,他老婆也跟子女居住多年,过春节才回来。尽管家人一直想让他也到成都去,但他觉得,自己这么大岁数,也干不来啥事。“上面没有老年人了,‘裸官\’一个,留在这个地方,还能为大家服好务,已经很满足了。”

新闻推荐

一岁幼童胃肠道被刺破 积液粪便堆积腹腔病危 肠腔手术取出一粒红枣核

家住渠县的王女士怎么也想不到,一颗枣子居然让一岁半的儿子鑫鑫(化名)闯了次“鬼门关”。鑫鑫因连续多日发烧腹痛,被送往重庆一医院治疗,医生经过检查发现鑫鑫肠内有异物,通过手术取出一枚嵌在肠道的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