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给了我们共同的故乡 ——读刘亮程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
[摘要]——读刘亮程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
·符纯荣 达川区万达路华昌大厦·
第一次读到刘亮程的散文,已记不起确切时间了。
大约十年前吧,在报刊亭购买了一本文学期刊,原打算简单浏览一下,没想到他的第一行文字就吸引了我。从那时起,我开始喜欢上了刘亮程的散文,后来还专门购买了他的多部散文集。三年前,我在网上买到《一个人的村庄》修订、扩容版,爱不释手,以致封面伤痕累累,内页也因多次折叠而卷了毛边。
《一个人的村庄》共收入散文八十篇,27万字,分为“人畜共居的村庄”、“风中的院门”、“家园荒芜”三辑。其实,从辑名可以看出,三个部分的特意布局,分别从时间和情感的递进上作了交代。温情脉脉的村庄,零碎隐秘的村庄,回不去的村庄,那深入肺腑的热爱和透彻心扉的疼痛,一头扑进我们内心深处,将弱不禁风的情感击打。
刘亮程笔下的村庄,充满了浓郁的新疆边地特色,其行文质朴、缜密、细腻、诗意、诙谐而又不失粗砺。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在黄沙梁,他和一条狗、一头驴、一匹马、一只鸡、一只蚂蚁之间发生的故事,他的灵魂与一座村庄所生发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看似只属于他一个人的乡村生活场景和生命体验,却带给我们相同的温情和失意。
读“人畜共居的村庄”。他笔下的狗、驴子、马、虫乃至一条土路、一道沙梁、一方野地、一粒麦子等,与人一样存活于这个世界,都有自己的思考、秘密,都有各自的疼痛与欢喜。人与万物因此成为彼此生活的旁观者、介入者、感受者,呈示出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充满悲悯的人文情怀。在他的文字里,满怀思辨色彩的语言,看似不经意实则妙不可言的视角,带有语义多重可能性的表达方式,将情感恰到好处地隐于背后,一点点渗透、蔓延,力度绵柔而又不可抗拒。
读“风中的院门”。《风中的院门》是这样说的:“再晚我也能回到家里。我知道那扇院门虚掩着,刮风时院门一开一合,我站在门外,等风把门刮开。我一进去,风又很快把院门关住。”一篇不到三百字的短文,传递的却是巨大而源源不断的情感力量。用文字记录生活、感悟生命、折射人心、揭示人性,刘亮程的高明在于适度宣泄与恰到好处的节制,该说的就“零零碎碎、喋喋不休”地说,该缄口的惜墨如金,该用闲笔的绝不吝惜,而留白部分,更能触及我们灵魂的软弱部分。
读“家园荒芜”。相信有过乡村生活经历的人心中,都藏有这样一幅画面:沟梁起伏,田野旷远,炊烟袅袅,人声、牛哞、开门关门声等夹杂其间,音质鲜活,色调温馨。质朴乡野是最好的灵魂净化器,因此,我们“没有天堂,只有故土”。《扔掉的路》《有人死了》《一截土墙》《清点人数》《家园荒芜》等篇什,每读一遍,我都会感动一次,曾经的那段生活仿佛又完整地回来了。是的,我们正处于一个充满乡愁的时代,绝大多数村庄都在经历具有历史意义的沧桑巨变,其根本体现就是“人群迁徙,家园荒芜”。多少年来,给人以生命以血液以欢笑以慰藉的村庄,却在飞速发展的文明时代成为人们挥之不去的隐痛。
刘亮程出生于农村,种过地,放过羊,当过农机管理员,长达三十年的切身体验,让他成为一名乡村生活的探秘者、记录者。通过《一个人的村庄》,展开零距离的灵魂对话,刘亮程不仅给予我们生活的意义、生命的沉思以及文字的美,更是给了我们一个共同的故乡。
新闻推荐
10月16日,随着最后一项科目——“尾旋”飞行试验的成功完成,国内首款电动双座轻型飞机在辽宁财湖通用机场,完成了中国民航管理局所有适航审定试飞科目。该机的成功研制,标志着我国在轻型电动飞机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