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交警抢开罚单有啥玄机 □ 本报评论员 李帆

潍坊晚报 2014-03-03 00:00 大字

针对网传河南南阳两名交警为抢开罚单引发激烈争执一事,当地警方11月12日晚间通报称,涉事的两名交警已被停止执行职务,并责令做出深刻检查。上述两名交警执勤争执事件,曝光于网友11日发布的一段1分多钟的短视频。该视频显示,事发时一名年轻交警同一名坐在警车驾驶室内的交警疑似因查车开罚单事件引发言语争执。

(11月13日《中国青年报》)

交警抢开罚单,这样的场景看着有几分滑稽。两名交警争相执法,是抢着恪尽职守,还是背后藏着某种利益冲突呢?视频中一名警员的话似乎道出了天机:谁也不影响谁,都把任务完成了。

自1995年以后,全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实现了交通违法处罚的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任何单位不得给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下达或者变相下达罚款指标。若南阳警方真有罚款任务,那可要“吃不来兜着走”了。显然当地警方不愿承认过错,而是将“脏水”泼向交警表达错误,让两名交警背起了“黑锅”。

不过,交警的罚款任务真的只是空穴来风吗?恐怕未必。早在2014年初,就有网友曝出一张名为《西安交警雁塔大队第四季度11月份专项整治月量化任务分解表》的照片,内容为交警雁塔大队各个中队11月份针对三轮车、酒驾醉驾、渣土车、走禁线以及违停的量化任务,其中包含罚款数额和数量。由此可见,罚款任务在部分地方是真实存在的。

其实,交警执法有工作量的要求实属正常,但是将对工作量的考核转化为具体的罚款指标,就有了“见钱眼开”的感觉,可谓贻害无穷。首先,交警执法最重要的标准是“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如今南阳警方硬要设置罚款任务,导致出现交警“抢开罚单”的争执倒是次要的,这对于执法公平的影响才是不可估量的。其次,当交警执法的目的变成了对罚款指标的追逐,便可能存在不当的利益激励,甚至是腐败空间,将大大消解执法的严肃性。

因此,我们关注的焦点已不再是“抢开罚单”的滑稽场面,而是其泄露的罚款任务。南阳警方只是对产生争执的两名交警予以停职处理,而对争执的具体原因避而不谈,难免给人避重就轻、敷衍应付的感觉。执法任务之说是否真的存在,当地警方必须给出明确的说法,不能只让两名意外“泄露天机”的交警来背锅。

新闻推荐

神舟着陆33天旅行画上圆满句号

景海鹏陈冬出色完成任务,创中国航天员太空飞行时间新纪录11月18日13时59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身体状态良好,安全出舱,并创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