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种植人员2.8万人 年产值5亿元“中国番茄之乡”成垛石新名片

济南时报 2013-09-05 22:06 大字

作者:王闯

垛石镇荣获“中国番茄之乡”称号.图为领奖现场(右一)图片由通讯员提供□本报记者王闯 通讯员杜之苗

近日记者从垛石镇政府获悉,在8月24日至26日举行的2013中国品牌总评榜颁奖盛典上,垛石镇荣获“中国番茄之乡”称号。据统计,垛石镇目前已有番茄高温大棚11820个,形成了生产专业村90个。番茄种植面积已达3.6万多亩,种植人数达到2.8万人,年总产值达5亿余元。

日交易量达5万斤,人均增收4000元

位于垛石镇的济北瓜菜批发市场建于2001年,注册资金50万元,固定资产600万元,建有硬化交易场地40000平方米,高标准防雨交易大棚 2个,大型库房区2个。10余年来,随着垛石镇高标准冬暖式蔬菜大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垛石”牌樱桃番茄的“走红”,济北瓜菜批发市场的作用日益凸显,名气越来越大。目前已有北京、天津等地的17家客商成为该市场的固定收购客户,“马路市场”、“卖菜难”等现象成为历史。目前,樱桃番茄日交易量已达到5万斤。

该镇充分发挥蔬菜大棚种植的优势,以加强农业调整为突破口,积极打造长江以北最大樱桃番茄种植基地和集散中心。通过为种植户协调地块、协调贷款,鼓励群众进行成方连片规模化种植。组织群众外出参观考察,常年在各村开展技术培训指导,为群众解决技术难题。3月份,该镇投资新建500亩樱桃番茄品牌基地核心示范园区,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温光调控、秸秆反应堆、熊蜂授粉、黄板杀虫等农业科技支持,进一步提升了番茄品质,紧随现代大棚种植技术潮流。同时,依托济北瓜菜批发市场积极推行订单农业,以绿色、有机、山东省著名商标“垛石牌”为统一包装,平均12元每公斤的价格直销济南银座、贵和、德州中百等超市,使群众轻松见效益。目前,该镇蔬菜大棚突破1万个,培育樱桃番茄种植专业村90余个,仅此一项全镇人均增收4000元。

建“绿色银行”享双重效益

在垛石镇,助农致富的除了“红果”,还有“绿树”。近年来,该镇先后发展林果种植4.47万亩,逐步形成了木片、家具、制板五大行业为主的木材加工企业群,发展以济南富源木业为代表的木材加工企业近百家,年可实现林业就地增值2000万元。随着林业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关注林下空间,先后发展了食用菌养殖、中草药种植、柴鸡柴鸭养殖等林下特色产业,年可创收过千万元。同时,垛石镇积极与中再生集团接洽,规划引入金银化种植基地,实现了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户户建大棚,村村搞养殖”是垛石镇农业结构调整的一大特色。该镇在道口、大杨两处奶牛养殖小区基础上,去年又新建刘万陀奶牛养殖基地,通过帮助群众协调资金、贷款,先后新增奶牛450头。并为小区聘请相关专家,提供养殖技术,对小区内奶牛进行统一饲养、防疫,并与旺旺集团“联姻”,实行鲜奶定向销售,切实保障奶农利益。目前,该镇建成了包括生猪养殖、鸡鸭养殖、奶牛肉牛养殖等 28个标准化畜禽养殖合作社,使群众搭上了生态养殖的“致富快车”。

新农村大学堂架起致富金桥梁

“我现在有了双重身份。农忙时照顾大棚,农闲时去工厂上班,农活、赚钱两不误。”铁匠村王长燕说。

近年来,该镇依托新农村大学堂这一劳动力培训平台,内抓培训,外联网络,有序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以“校企”联姻为主要模式,引进利亚皮革制品有限公司等外来企业,通过开展服装定制、电气焊修理、电脑维修等订单式培训,先后使5686人从以前的“泥腿子”摇身变成了领计件工资的时尚“蓝领”,仅此一项,全镇年可增收4000余万元。同时,镇劳动保障所与省内各劳务输出市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搭建就业信息网络,并通过不定期走访群众,及时传送就业信息,全镇形成了“青年劳力外出打工,技术人才当地就业”的群众增收多元化格局。

新闻推荐

反裤衩阵地我觉得人生最尴尬的事第一名是被要求和自己

@反裤衩阵地:我觉得人生最尴尬的事第一名是被要求和自己妈妈舅妈姨妈或者爸爸舅舅伯伯等一切比自己大30岁以上的亲戚合唱《广岛之恋》,尤其对方还是用宋祖英或者阎维文式的唱腔。@宋英杰:地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