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史氏家族的 “兄弟翰林”,史氏家族的 “兄弟翰林”

乐陵市报 2012-08-23 15:46 大字

明清换代之际,史氏家族因受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曾拒绝与清王朝的合作,使这个家族一度沉沦了百年左右。随着清政权的稳固和汉化政策的成功推行,史氏家族的后人们才重新走进考场,参见科场争逐。十六世中的史谱与史评,不仅考取了进士,而且双双成为翰林,并同时走进封建朝廷的庙堂。它不但又一次刷新乐陵的科举历史记录,也成为乐陵在清代文化兴盛的重要标志。

位居封疆大吏的史谱

史谱 (生卒年月不详),字荫堂,号荔园,是史尚确长孙。其少年聪慧,未事苦学,十六、七岁就名录山东乡榜,考中了乾隆五十七年(1792)举人,进而登上嘉庆十年 (1805)进士。据说,乡试放榜后,武定府的公差把喜报送到其家时,却怎么也找不到新科举人的影子,家中派人多方寻找,后在村外见到史谱正跟几个小伙伴在苇塘边抓鱼,弄得泥水满身,身上的衣裳又脏又湿。史谱未到而立之年就跻身于官宦之列,开始了三十余年漫长而又复杂的仕途生涯。他担任过翰林院编修、浙江道监察御史、礼科给事中、户科掌印给事中,还担任过詹事府正詹、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兵部右侍郎,署工部左侍郎,兼管河北总督、巡抚和钱法堂事务,又担任过日讲起居注官、经筵讲官、兵部左侍郎兼管顺天府尹事务;出任过福建台湾道、浙江宁绍台兵备道和督粮道,以及江西按察使,转陕西布政使、陕西贵州巡抚,署理西同凤挂印总兵官等职,官至朝廷一品的封疆大吏。史谱才思敏捷,文笔圆润而洒脱,入仕之初,历充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编修、文颖馆纂修,诰授荣禄大夫。作为饱学儒士,他多次参与和主持乡试、会试考务,是嘉庆十五年(1810)广东正考官、嘉庆二十一年 (1816)湖北副考官,道光八年 (1828)顺天乡试监试,道光十一年 (1831)陕甘监临、道光十五年(1835)顺天祥熟知武举、道光十六年殿试读卷大臣。史谱又是一位艺术大家,是清代较有名气的画家、书法家和诗人, 《清史稿·名臣传》、《清画家诗史》、 《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都对他有比较详细的介绍。

史谱的仕途一路春风得意,很得朝廷的重视和信任。他做过京官,也放过外任;既侍值过皇宫大内,也做过阁、部卿臣;文可入翰林,武能挂总兵;能担当一部一科的具体事务,也能总揽全局主持一个行政疆区域的军政大计。他曾多次以儒学宗师的身份出现,为朝廷选拔学士中的栋梁之才。他的这些作为,自然得到皇帝垂青。道光皇帝钦赐其御书 “福”字一帖,并遣内侍送到他在京中的私寓中;还送给他十幅 《平定回疆图》,以示对地方兵帅的奖赏和勉励。

一轮明月照西湖的史评

史评 (生卒年月不详),字衡堂,史谱的族弟。嘉庆五年 (1800)考中举人,八年后的嘉庆十三年 (1808)中进士,比史谱晚中三年。登进士第后,先任翰林院编修,历充詹事府左春坊左赞善、左右春坊庶子、翰林院侍讲与侍读、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国子监祭酒、詹事府少詹事,内阁学士兼礼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又担任过武英殿纂修、文颖馆总纂、吴颖馆提调官、文渊阁校理、咸安官总裁、日讲起居注官。史评绝大部分时间在京内任职,也离京出任过嘉庆十五年 (1810)四川乡试的正考官,嘉庆二十一年 (1816)顺天乡试同考官,提督浙江学政,擢礼部侍郎未到任,病逝于浙江官衙,诰授荣禄大夫。史评为人谦和朴直,处事光明磊落,从不搞拉帮结派和以权谋私。作为封建官宦大夫中博学多识的鸿儒,史评在《清史稿》中有传。他还工于书法,所遗墨迹圆润练达、韵味深厚,是名躁一时的书画家,曾有花鸟屏墨迹传世。族谱说他: “自幼奇嶷,不与群儿伍”。担任国子监祭酒时,值大考,因手疾请假。病愈,补试于南书房,上亲览,称善,特命附于二等。次年晋阁学。先是,从兄史谱由中丞入谨留京补正詹事,史评亦被提拔为少詹事,友昆同居内省,赋诗纪恩都下以为盛事。后督学浙江,劳心禁校士,止陋规,弊绝风清,士论允协。浙江人士赠送的挽词为:“八百单寒攀绣毂,一轮明月照西湖”。

□ 王常青(市档案局)

新闻推荐

致富不忘众乡邻 善行义举受点赞,致富不忘众乡邻 善行义举受点赞

近日,目睹家乡破损不堪的道路、灌溉不便、治安差等问题,西段乡郝桥村一务工返乡村民郝杰捐款5万多元,修补入村公路、架设生产动力线、安装监控,村民都称赞其造福乡邻的义举和美德——一个月前,西段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