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四十一年捐资助学情 ——记山东省道德模范朱瑞方

菏泽日报 2012-08-26 10:28 大字

7月30日,朱瑞方把自己节衣缩食积攒下的1000元钱捐助给了在山东建筑大学读大二的王强。王强是单县龙王庙镇龙王庙村人,家庭十分困难,为了使王强继续他的学业,仅他上大学期间,朱瑞方就捐助了8000元。在过去的41年间,朱瑞方共捐助253名贫困生,总金额计25万多元,实现着一名共产党员、退伍军人的铮铮誓言。

朱瑞方是单县龙王庙镇朱杨楼村的一名普通的退伍军人。幼年的朱瑞方家中贫困,初中一年级没读完就辍学了,强烈的求学渴望与现实的求学无望深深刺痛了他的心。1971年,朱瑞方走进了军营,他随连队进驻了当地一家设计院,当得知设计院司机时维忠家中困难,两个孩子面临辍学时,他给时维忠家送去了30元钱。现在来说30元钱实在不算啥,可当时朱瑞方每月津贴只有6块钱,是5个月的全部收入。当兵4年间,他没往家寄过一分钱,除缴党费等必要的开支外,津贴都捐给了当地贫困学生和孤寡老人。

1971年9月,朱瑞方面对党旗宣誓:一辈子节约用钱,一辈子捐资助学,一辈子扶弱济困。

1975年2月,朱瑞雪方退伍回到家乡。当他听说杨楼公社孟庄大队王香兰学习优秀,家中困难,面临辍学时,把自己的100元退伍费资助了她,并表示无偿资助她大学毕业。1992年,单县罗庄乡刘楼村考上了山东农业大学的黄玉凤,也是朱瑞方资助完成了学业。

在多年的捐资助学中,朱瑞方渐渐明白了,尽管自己一片诚心,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因此,2008年2月15日,在朱瑞方的积极倡导下,“单县爱心工程协会”宣告成立。章程规定:不收会员会费,不收捐钱捐物,实行牵线搭桥、一对一、面对面的捐助,受到社会上普遍认可。4年来,在全国建立爱心分会703个,发展会员6135人,资助贫困学生11029人,资助困难群众1093人,“一对一”、“面对面”捐助共计456.71万元。协会的成立实现了爱心相乘、爱心加倍的良好效果。

2009年8月10日,广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孟欣来看朱瑞方。中午饭是煮土豆,朱瑞方往锅里多放了一点点油。土豆煮熟后,每人盛了半碗,朱瑞方一会吃完了,用开水涮涮碗,一仰脖子喝了下去。转身,他拿出1000元钱递给孟欣说:“孩子,这是你的学费。”孟欣低下头,泪水落在碗里,哽咽地说:“爸爸,我现在才知道您给我的钱,都是从哪里来的了!”

朱瑞方不仅自己捐资助学,在他的感召下,全家人都加入了捐资助学的行列。2008年,朱瑞方的妻子到新疆拾棉花,挣了3500多元,她全部拿出来交给丈夫资助贫困学生,他的孩子们也常常把打工挣的钱送来捐资助学。

除捐资助学外,朱瑞方还努力扶弱济困。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他夜不能眠,筹措5000元送到单县慈善总会。2010年,听说西南五省旱区小学要建水窖,他急忙筹措2000元送到菏泽牡丹晚报社,后来又听说玉树发生地震,朱瑞方又筹措2000元送到单县慈善总会。

经常有人问朱瑞方,老朱,你慷慨无私图的是什么?他总是笑笑回答说:“我向党立下了誓言,我一定要践行我的诺言。”本报记者王富刚 通讯员黄苗青

新闻推荐

成立合作社村富带民富 ——曹县安蔡楼镇程楼村发展集体经济带动百姓致富见闻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