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十年记者会诗文抒情怀,十年记者会诗文抒情怀

青岛早报 2012-03-15 16:20 大字

“我将在最后一年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永远和人民在一起。”昨天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见面会上,温家宝总理引用《素书》中的诗文作开场白,表达在最后一年任期里他的心情。同时,继2003年、2008年记者见面会后,他第三次提到林则徐的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据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统计,温家宝自任国务院总理以来,在不同场合引用诗文130余次,其中“两会”期间最为频繁。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汪龙麟曾主编过温家宝诗文名句语录——《温文尔雅》一书,昨天上午,汪龙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总理开场引用《素书》,是想传达他将秉承自己敢作敢当的“义”承担对国家的责任。

开场白

引《素书》表达敢作敢当之“义”

昨天上午,汪龙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温总理引用的“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出自汉朝黄石公《素书》正道章第二,在《淮南子》中也出现过类似诗句。

其表达的意思是恪守信义,而不稍加改变,受到质疑,能居义而不反顾,才是真正的人中俊杰。

汪龙麟分析,总理之所以开场就引用该诗文,是想传达今年虽是其任期的最后一年,但仍会站好最后一班岗,和以前一样坚守职责。更重要的是,他将秉承自己敢作敢当的“义”承担对国家的责任。

汪龙麟介绍,黄石公《素书》是一部类似“语录”体的书,流传甚广,影响很大。另名《钤经》,又名《玉钤经》。

《宋史·艺文志》载:“宋代有黄石公《素书》一卷,张良所传。”

传说当年黄石公故意把鞋子弄到桥下,张良毕恭毕敬地为老人拾鞋穿鞋,后来老人又几次考验张良,张良终于通过了考验,于是黄石公就把自己的一本书传授给了张良,这部书就是《素书》。

张良将书带进了自己的坟墓。张良死后大约500年,盗墓人从张良墓里偷了这本书,才在民间流传开来。这段故事记载于宋朝人张商英为《素书》写的序里。张良后来用这部书里的知识帮助刘邦取得了天下。

回顾

三提林则徐诗句 不计祸福

昨天上午,在评价自己工作时,温总理第三次提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继2003年、2008年记者见面会后,温总理第三次以该诗文表达自己今后不计祸福、一心报国的工作态度。

“温总理应该是很欣赏这句话,在他任总理的第一年以及连任时再到今年,都有引用,表达了温总理始终如一的执政理念。”汪龙麟分析。

解读

放眼世界 忧患意识时常有

中国的古典诗歌有咏怀咏志的作用。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汪龙麟认为,总理对诗文的偏爱可使诗歌的古老功能在当代激活,又能体现诗歌“言有尽意无穷”的意蕴。

同时,体现了一个国家领导人温文尔雅的政治风度,和一个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据汪龙麟分析,温总理十年履职之路中,每每说到对台湾同胞的思念以及对祖国统一的期盼时,总能恰如其分地引用一些诗文,如“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等。

“自古以来,文人都共有一种忧患意识,但温总理的这种意识不同于普通文人。”

“安不忘危,治而不乱”、“忧患与故”等诗文曾多次被温总理引用,汪龙麟认为,这体现了温总理强烈的忧患意识。

汪龙麟分析,一般人的忧患意识着眼于眼前,而温总理的忧患则放眼于世界。“他要考虑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如何屹立不倒,并保持自我。”汪龙麟认为这体现了温家宝作为大国总理的责任心。

除了忧患意识,不断的进取精神也屡次被温总理提及。

他曾两次谈及政府工作时提到“行百里者半九十”。

汪龙麟分析,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艰巨过程,虽然目前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丝毫不能马虎懈怠。

2012

“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 ——出自《素书》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分别出自林则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元张养浩《庙堂忠告》、《孟子·滕文公下》

“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

——出自清林朝崧的《送吕厚庵秀才东归二首》“寸寸河山寸寸金”。 ——出自清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谣诼不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分别出自屈原《离骚》和司马迁《史记》

2011

我的任期还有两年,我深知这两年的工作不比任何一年要轻松。 “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 ”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我们是同胞,“骨肉之亲,析而不殊”。——出自《汉书·武五子传》

我应该像一个战士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到最后一天,做到“忧国不谋身,恪尽职守”。——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学阮公体三首》

2010

我们应该记住这样一条古训:“行百里者半九十”,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同时我们要坚定信心,华山再高,顶有过路。

——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

我深深爱着我的国家,没有一片土地让我这样深情和激动,没有一条河流让我这样沉思和起伏。“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我将以此明志,做好今后三年的工作。 ——出自战国屈原《离骚》

“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 ” ——出自《彖传》

2009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我期待着明年中国和世界都会变得更好。 ——出自唐朝诗人杜审言的《春日京中有怀》

最为重要的就是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中国人的心开始暖起来了。我以为,心暖则经济暖。我们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乞火莫若取燧”,就是说向人借火不如得到燧石;“寄汲莫若凿井”,就是说你想从别人那里得到水不如自己去凿井。 ——语出《淮南子·览冥训》

有些事情正像你所说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要行动,而不能坐等。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宋·陆游《游山西村》

2008

5年已经过去了,“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也是人民书写的。 ——出自《明太祖宝训》朱元璋语

5年前,我曾面对大家立过誓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今天我还想加上一句话,就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出自《宋史·王安石列传》

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我脑子里总是在想,“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我们将继续扩大同台湾经贸交流的范围,包括投资、贸易、旅游、金融,提高合作的层次。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出自南宋郑思肖《德祐二年岁旦》。“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出自鲁迅《题三义塔》。

我一直很重视两句话:一句话来自《诗经》,一句话来自《诗品》,就是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出自《诗经·大雅·文王》。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出自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

2007

日中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有一句古话:“招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这是管子的话。 ——出自《管子·版法》

台海两岸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出自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006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台湾当局领导人阻挠开放 “三通”,收紧以至限制两岸的经贸往来,这不仅不利于台湾的经济发展,而且损害台湾同胞利益。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2005

形势稍好,尤须兢慎。“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2004

有一位朋友问我,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诗来概括一下你今年和今后的工作。我想起两位伟人的诗,一句是毛泽东主席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句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出自屈原的名作《离骚》

明年是《马关条约》签署110周年,这里我想起了1896年4月17日,一位台湾诗人几乎是用血和泪写的28个字的诗,他的名字叫丘逢甲,他是台湾彰化人。他说:“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心惊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 ——出自丘逢甲《春愁》

2003

要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我总记得一句古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出自《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在我当选以后,我心里总默念着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出自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

说起台湾我就很动情,不由得使我想起……于右任在他临终前写过的一首哀歌:“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是多么震撼中华民族的歌词。

——出自于右任临终诗《国殇》

本版稿件据新华社等媒体

新闻推荐

宰客门,宰客门

年初旅游业的大事是一则负面新闻,那就是海南三亚的“宰客门”事件,这不仅引起了热烈反响,也给三亚旅游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而五一前后国内一些景点的涨价也是让游客诟病,很多人认为景区应摆脱门票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