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精益求精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详解 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著作集编辑过程

德阳日报 2011-06-15 04:36 大字

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记者 赵超) 一本本厚重的《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等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著作集是如何编辑的?编辑过程的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14日,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在中央外宣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向中外记者详细介绍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著作集的编辑工作。

陈晋表示,中央文献研究室是负责编辑出版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著作集的机构。编辑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著作集,一般有六个环节:一是收集文稿;二是考订版本,即确定文稿的真实性;三是选稿;四是整理文稿;五是对文稿做题解和注释;六是拟定文稿标题。

陈晋随后向中外记者讲述了选稿背后的故事。“我们编辑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二版,基本上保持了《毛泽东选集》第一版的原貌。但是我们加了一篇文章,叫《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是毛泽东1930年写的,但是后来找不着了,所以就没有编进《毛泽东选集》第一版。”陈晋说,“我们为什么要加这篇文章?是因为后来毛泽东知道找到这篇文章以后非常高兴。所以,我们1991年在编辑《毛泽东选集》第二版时把它补进去,应该说是符合毛泽东生前愿望的。”

做注释也需要十分细致。陈晋说:“做一个注,我们往往要查阅很多资料,甚至要采访一些当事人,还要派人到实地去考察。比如,在编辑《毛泽东著作选读》的时候,为了给其中一篇文章的一个人名做注释,编者收集整理了5万多字的材料,但最后写到注释中的,加上标点符号一共才85个字。”

一些文稿的主题性标题,常常需要文献工作者来完成。陈晋对中外记者说:“在编辑《邓小平文选》第二卷时,我们收录了一篇1977年邓小平同中央的两位同志的谈话记录,当中主要是讲怎么抓科技、抓教育,重视知识分子等内容。编完以后,编者从邓小平谈话原文里拎出来8个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作为标题,而这八个字恰到好处地反映了我们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新闻推荐

苍松铭记 □潘 红

从什邡出发,沿着“北京大道”,经师古、洛水、蓥华镇,只半个小时就到达了“5·12”地震极重灾区之一——红白镇。在北京援建的新镇的北边就是松林村。云淡风轻,山花烂漫,空山鸟鸣,好一派安详与宁静。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