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将2021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从年初的4.7%上调至5.4% 联合国对世界经济复苏“谨慎乐观”

安徽工人日报 2021-05-13 03:58 大字

阅读提示

全球经济紧密相连,一部分或少数国家不可能成为避难所。“我们必须记住,我们现在做出的选择将决定我们共同的未来。建设包容和可持续的未来,需要明智的政策、有影响力的投资和以人为本理念为核心的社会经济措施以及强大而有效的多边体系。”

从年初预测的4.7%上调至5.4%——当地时间5月11日,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了2021年世界经济增长最新预期。

这份名为《2021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的年中更新报告称,上调的原因是“鉴于世界两大经济体美国和中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

不过,报告领衔作者哈米德·拉希德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由于新冠疫情的不确定性,联合国对世界经济复苏仅表示谨慎乐观。

中美将成为全球经济恢复的动力

报告预计,2021年发达经济体将增长5.0%,发展中经济体将增长6.1%,最不发达经济体将增长4.0%。

其中,报告对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从年初的7.2%上调至8.2%,将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从3.4%上调至6.2%,将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从5.0%下调至4.2%。

研究者认为,中美两大主要经济体快速恢复,但其余地区经济形势依旧严峻。中国仍是全球经济恢复增长的动力之一。

中美经济复苏势头,也将影响拉美地区。

报告指出,在去年因疫情出现百年来经济的最大衰退后,拉美地区今年经济或将上升4.3%。专家认为,中美两大经济体较为积极的复苏态势,将使其产生巨大的贸易需求,而这一需求将会促进包括巴西在内的拉美地区国家大宗商品和工业制品的出口,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增长。

不过,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也警示,包括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区部分国家的经济增长仍然脆弱,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新冠疫苗在国家和地区间的不平等对已经不平等的经济恢复也制造了更大的风险。

对大多数国家来说,疫情远未结束,最脆弱经济体将面临长期经济困境,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出要到2022年或2023年才能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全球有1.31亿人陷入贫困

今年1月25日,联合国曾发布《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将反弹4.7%,这一增长仅能勉强抵消2020年的损失。

据联合国统计,2020年全球经济下降4.3%,下降程度是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2.5倍多。

“我们正面临90年来最严重的健康和经济危机。在我们为日益增多的死亡人数感到悲伤的同时,我们必须谨记,我们现在所做的选择将决定我们共同的未来。”当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这样表示。

2020年,在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和旅游业大规模中断的背景下,全球贸易收缩7.6%。此外,主要经济体之间持续的贸易紧张关系和多边贸易谈判的僵局,在疫情之前就已经限制了全球贸易。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指出,2020年,全球有1.31亿人陷入贫困,其中大多数是妇女、儿童和来自边缘社区的人们。

疫情对妇女和女童的不利影响格外严重,使他们面临更大的经济破坏、贫困、暴力和文盲风险。

目前,零售、酒店和旅游业等高风险劳动和服务密集型领域受到疫情影响最严重。在这些行业的劳动力中,妇女占比超过50%,相当一部分妇女很少或者根本无法获得社会保障。

唯一的选择是合作而非竞争

对此,联合国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刘振民表示,当前的危机再次表明,一定要重振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以使世界经济走上强劲而有抵御力的复苏轨道。“我们必须让全球贸易具有抵御冲击的能力,以确保贸易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引擎”。

当地时间5月1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世卫组织表示,全球范围内新冠病毒感染数量和死亡数量达到最高峰;但全球局势仍然危险,特别是东南亚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和死亡病例还在快速增长。此外,全球各地都有一些国家的感染率仍在攀升。

其中,印度疫情持续恶化不仅影响该国经济复苏,也将对世界经济复苏带来多重不利影响。

这同时预示着复苏将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全球经济紧密相连,一部分或少数国家不可能成为避难所。

对此,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建议,要实施更有韧性的长期投资,避免过早紧缩,重新规划债务的可持续性,实施普遍的社会保障计划,加速向绿色经济转型,推动国际贸易的复苏和增长,重视解决贫困以及收入和财富不平等,促进增长的包容性和公平,增强环境可持续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世卫组织表示,为结束新冠大流行,唯一的选择就是合作,而不是竞争。“如果你们争夺资源,或者争夺地缘政治优势,那就会让病毒占上风。”

“我们必须记住,我们现在做出的选择将决定我们共同的未来。建设包容和可持续的未来,需要明智的政策、有影响力的投资和以人为本理念为核心的社会经济措施以及强大而有效的多边体系。”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

新闻推荐

遏制精准“收割”大学生: 不良校园贷如何“刹车”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