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企业创意,形成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的“热带雨林” 塑造“民企创意会”亮点品牌
半岛全媒体记者刘丹阳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壮大民营经济攻势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1月22日,在壮大民营经济攻势质询答辩会议上,公布了壮大民营经济攻势3.0版的作战思路。按照“项目落地年”的要求,青岛市将以开放促进创新、以创新倒逼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创造、转型升级、健康发展。
推进“青岛政策通”功能迭代
增强项目资金保障。放大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科创母基金等引导作用,探索市场化建立中小企业风投基金,发挥金企通等金融科技平台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民营企业项目建设信贷支持。
加大项目土地供应。继续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低效土地处置力度,2021年7月前完成民营企业土地房屋产权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支持中小微企业集约用地、集聚发展,培育认定一批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促进项目人才引育。全年将举办招聘活动不少于1000场,实现民营经济吸纳就业占比80%以上。
做好项目政策服务。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好“青岛政策通”平台功能。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若干措施》,完善支持民营中小企业保经营稳发展政策措施。
促进“专精特新”企业高成长
抓龙头项目储备。推动龙头企业在创新平台建设、关键技术攻关、重大产品创新等方面储备一批项目,打造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建立重点企业数据库、密切跟踪、精准服务。
抓中小微企业项目谋划。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新增上市公司10家以上。鼓励大中小企业开展合作,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混改。培育认定50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评选20家“隐形冠军”,新增20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引入更多的独角兽企业。
抓创新企业项目挖掘。高水准办好中小企业创新大赛,发现一批好项目;开展全市高科技、高成长企业挖掘、遴选、培育工作;开展“借力扬帆”行动,推动企业和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编制《青岛市创新产品目录》,对新经济新业态实施包容审慎监管,高新技术企业净增300家。
抓重大战略项目合作。推进国家级“一带一路”(青岛)中小企业合作区建设,深化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经贸合作,持续推动胶东经济圈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一体化发展。
加速民企创意落地生根
聚焦全市13个产业链发展,每季度举办民营经济创意会,根据企业和项目需要,定期召开创意项目推进会,“一项目一策”,推动项目落地;持续强化商协会作用,推动项目对接、签约、落地;通过“双湾计划”,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中心和青沪企业家联谊会平台,常态化开展招商活动,吸引上海和深圳优质项目落地青岛,探索建立“长三角协同创新中心”,招引一批好项目。此外,还将推进《青岛市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工程中小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助力青岛打造工业互联网之都。
同时,青岛市还将重点解决基层营商环境问题,推进电子印章与电子执照融合应用,促进更多审批事项“智能办”“掌上办”“无感办”;推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聘请优秀企业家为政府经济顾问等措施。
■质询摘登让企业家感受到“上热中热下也热”
1月22日上午,壮大民营经济攻势质询答辩会上,包括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企业家和商协会代表及市民代表在内的9位质询人依次提问。其中,市政协常委、青岛经济职业学校校长孙焕利提问:在《中国城市政商关系排行榜2020》中,青岛政商关系健康总指数位列全国第8,较上年前进18个位次。但仍有不少企业没有获得与排名相匹配的实际感受,这是为什么?
对此,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王久军回应:去年青岛营商环境有了一个大飞跃,我们自己和自己比有进步。但为什么还有企业没有感受到营商环境的变化?这说明青岛在政商关系、市场化环境、法治化环境、精准服务企业方面还有差距。
王久军表示,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短板、突出重点,在狠准落实上下功夫。一是在打造全社会尊重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的社会环境上下功夫;二是在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上下功夫;三是在打造公平正义、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财产人身安全上下功夫;四是在打造精准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上下功夫;第五特别重要,要解决在服务企业方面存在的“上热中温下冷”问题,让企业家感受到“上热中热下也热”。
新闻推荐
■黄湘源近期港股为什么走得那么牛?也许有人会说,此乃机会使然。不过,如果没有一系列的改革,香港的牛市也不会从天上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