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高学历就有高收入吗?这份研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实

界面新闻 2020-12-12 12:42 大字

从北大毕业生去卖肉,到清北硕博入职街道办,再到小学招聘教师要求博士学历,近年来舆论关注的焦点都在指向一个问题:过度教育。是的,最新一份研究显示,过度教育在中国普遍存在,并因此导致高等教育的回报率正在降低。不过,具体到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和不同行业,情景大不相同。

浙江大学的Yanqiao Zheng等三位作者在今年11月发表的论文中用数据讨论了这一问题。他们利用2017年智联招聘网站上约2万份简历和同期16000个招聘岗位作为样本,分析供应方和需求方的教育匹配情况。

该招聘网络上的求职者以受过大学及以上教育的人群为主,因此是个很好的高教育人群的样本库。

这是该研究的几个主要发现:

首先,过度教育普遍存在,同时带来了薪酬惩罚。首先,过度教育普遍存在,同时带来了薪酬惩罚。约有一半的求职者学历相对于工作要求高出两年或以上(比如,求职者是研究生学历,而岗位需求是本科学历,过度教育年限即为研究生教育所需的约2-3年时间),导致5.1%的薪酬惩罚,即,过度教育导致的薪酬比将该求职者安排在一个教育要求与其自身水平相符上的岗位上的薪酬低了5.1%。

以往研究已经指出,过度教育会减少教育回报、降低就业满意度,从而带来教育投资的浪费。

平台上的求职者中大学毕业生占了近90%,相比之下,只有20%的招聘岗位要求大学学历,而另外40%要求大专学历,超过三分之一的空缺职位不要求学历。
大部分求职者拥有2-2.5年的过度教育
求职者意向行业和需求严重不匹配

第二,重点大学毕业生或者生活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人,不仅过度教育的可能性很小,而且过度教育带来的薪酬惩罚也较低。这可能跟劳动力市场需求侧有关。在北上广深,找一份高学历、高收入的工作要容易的多,但另一方面,这些城市的高房租、高生活成本往往迫使年轻毕业生回乡或者到二三线城市就业,导致二三线城市的过高学历更为普遍,薪酬惩罚力度更大。

第三,过度教育的发生率和过度教育对薪酬的影响随专业和学校而异。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的毕业生,或重点大学的LEM(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过度教育的可能性要小很多,而且即使在过度教育的情况下,也能享受到明显的薪酬溢价。

另外,重点大学尤其是985工程大学的教育远比名气较小的院校的教育更有价值,而专业之间的效果差异并没有大学之间的差异那么大。在重点大学,国家项目985大学在LEM专业上的表现优于国家项目211大学,但在STEM专业上的表现却不优于国家项目211大学。

第四,作者特别对比了IT行业和金融行业。在IT行业,受过相关的专业训练会带来更高的薪酬,而行业错配会带来薪酬惩罚;过度教育的求职者,最后也会获得相应水平的薪酬,意思是,过度教育不会给IT求职者带来薪酬惩罚或者溢价。而在金融行业,专业相关的学历不会带来更高的收入,但过度教育会带来薪酬溢价。也就是说,对金融行业来说,专业不对口不是问题,专业不是金融业所需的,相反,学历高低才是这个行业看重的。

最后,作者重点讨论了985、211重点大学毕业生的情况,结论是,对这些高校的毕业生来说,过度教育可能是好事。当重点大学毕业生的职位要求低于其自身水平时,他们的收入要比安排到与自身水平相符的职位上的收入更高;相反,名气较小的大学毕业生,则收入较低。

作者称,一个可能的解释是,重点大学毕业生平均拥有较高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其过度教育可能会给雇主带来创新和生产力的提高。

为什么中国会出现过度教育的情况?作者提到了两种理论,一种是信号理论,即人们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可能会过度投资于教育,对外传达自己能力更强的信号,尽管教育本身并不一定带来更高的生产力;另一种理论是工作竞争理论,该理论认为,在经济衰退时,由于缺乏工作岗位,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会在就业市场上挤出低学历的人。

过去十年,随着高校扩张,中国高等教育的录取率几乎增加了五倍,平均每年的高校毕业生约为700万左右,而在今年疫情下,教育部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逼至900万。

从最新这份研究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对个人来说,考取个好大学至关重要,而且尽量选择“热门”专业。如果要攻读更高学位,建议选择排名更高的大学而不是更热门的专业。

另外,要想最大程度把教育的投入“变现”,尽量选择在一线城市工作。

从政府角度看,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科匹配度上,而不是进一步扩大高校的规模。

参考:

Overeducation, Major Mismatch, and Return to Higher Education Tiers: Evidence from Novel Data Source of a Major Online Recruitment Platform in China 作者:Yanqiao Zheng,Xiaoqi Zhang,Yu Zhu

新闻推荐

掘金跨年行情金牛私募布局路径明晰

对于2020年度的“收官战”,多家金牛私募认为,年末时点的A股市场依旧值得积极关注,经济超预期复苏带来的顺周期投资方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