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失守 3200 点 A 股迎调整时刻

金融投资报 2020-07-25 00:56 大字

上证周K线图

■机构看市

本周,A股市场再次迎来调整。上证指数、中小板指、创业板指

全周分别下跌 0.54%、2.34%、1.3%。私募人士认为,其主要是此前强势行情过程中的震荡整理,短线情绪不会改变指数整体向好的趋势。随着中报披露影响逐步显现,市场有望重归结构性行情。

杨德龙 (知名私募人士):

长期向上趋势不会改变

外围不确定因素对于短期市场走势形成了一定冲击,但从中长期看,A股市场不会像以前一样受到如此大的影响。本周市场已经开始启动反弹,和上周周初相比,走势从单边上涨转向震荡反弹,这验证了我的看法,我认为单边上涨的走势难以为继,震荡反弹才是市场的正常形态,在牛市初期,需要快速上行来宣布牛市的确立,因此往往牛市初期都有急涨急跌的特征,现在市场的牛市格局已经形成,短期出现消息面的利空或出现一定的波动,都不会改变A股市场长期向上的走势。

周四科创50指数正式发布,涨幅近50%。上证科创板50指数发布为市场提供了投资标的和业绩基准,预计后续将陆续有跟踪该指数的基金包括ETF发行,将为科创板带来新的增量资金,同时满足投资者投资科创板的需要。7月17日首批六只科创板基金正式获批,与以往科创主题基金相比,这六只基金对科创板有明确的投资比例设置,因此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创板基金,而之前的科创主题基金既可以投资于科创板,也可以投资于中小板、创业板上的一些科技股。科创板现在已经迎来了行业龙头公司中芯国际,其中中芯国际的市值超过5000亿,将来科创板会迎来世界级独角兽企业蚂蚁金服。科创板在中国经济转型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科创板建成中国版的纳斯达克值得期待。

上证指数公布的新版确定方案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将科创板纳入上证指数中,有利于改善上证指数的成本构成,提高科创企业的占比,从而有利于让上证指数分享经济转型的成果,让投资者有更好的期待。过去十年上证指数几乎原地踏步,一个重要原因是上证指数错过了BATJ、美团、拼多多等科技龙头股,在市场中占较大的仍是传统的石油、石化、银行、地产、钢铁、煤炭等行业,现在将科创板纳入上证指数中,会逐步的改变上证指数的成份构成,也将为未来上证指数走出慢牛长牛奠定基础。

经济复苏稳步回升是股市走强的基础,从市场近期表现看,板块轮动比较明显,前期涨幅较大的白酒、医药板块出现了调整,涨幅较小处于估值洼地的乳业板块出现较好表现,这也是之前给大家的分析。周期性企业板块出现较好的表现,比如军工股出现了强劲回升,军工行业股票多数业绩不佳,上涨的持续性存疑。但军工往往受到事件驱动的上涨动力较大,在国际局势紧张的情况下,军工股往往会有亮眼的表现,因此对军工的投资要做一些波段性的操作,和消费类股票白马股的投资是完全不同的方式。总结来看,当前A股市场的趋势已经形成,短期回调不会给A股市场中长期的趋势带来很大影响,建议投资者可以积极地布局优质股票,坚持价值投资,做好公司的股东。

玉名 (私募基金经理):

春季攻势尾端临近结束

指数遭遇再度的跳水。每个人看法不同,我对行情后期偏空的,认为如今是春季攻势尾端,临近结束阶段了,所以本周三开始连续提醒了市场风险因素,并且先后告诉大家券商板块结束信号,以及各类热点的选择。实际上按照风格,需要清理的仓位,先短线概念,后行业题材,最后长线“核心资产”的方法。同时,我建议大家开始做一些梳理和总结,对该降低的仓位,该结束的操作,做一些终结。毕竟操作也是需要有始有终的。而且我偏好提前研究和做计划,即热点挖掘是有提前量,有熟悉的过程。撤离也是类似,提前做好准备。这样我们整个操作是游刃有余的,而不是总在慌乱中,手足无措。

很多股民觉得,这样调整,纯粹是外部因素,其实,并不是如此,大家可以思考市场强势的时候,哪怕有外盘因素,一样可以消化。如今只能说明市场本身多头力度的下降明显。市场真正强势,7月7日平台不能失守,否则导致破位效应,加速跳水;这个在之前已经兑现了,所以行情已经转向结束阶段。如今很多股民唯一感觉还可以的,就是万亿元成交保持,这是行情全面结束的关键指标,一旦万亿元成交后期无法维系,就会导致更为全面的跳水,是一个资金重新确定行情性质的时间。

很多时候并不是行情太快来不及出,而是投资者的思考及反应赶不上行情的变化速度才没有出来。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根本不可能靠正常的思考来决定出还是留,而是靠操作前制定好的计划去完成的。没有交易经验的投资者不会有这种快速的、本能的反应,这是需要股民重视的。无论什么时候,超过自己能力圈了,都是一种危险状态。真正遇到危急时刻,没时间思考,靠的就是经验堆积。丰富的交易经验是做好交易不可替代也无法替代的,这就如同新兵和老兵的差别,不是在于年龄,而是实战的积累,而且最关键的一点,交易是个性化的行为,必须要自己去经历。很多投资者说,涨得时候赚钱,但跌得时候又跌回去,其实,这就是盈利模式的问题。我个人经验总结提示过,越是激进的投资者,越要对应稳健仓位,很多打板族,不是单纯打板的,背后有大量仓位是指数定投,核心资产等稳定收益,这样才能拿出来仓位激进,这样搭配,才是合理的。

黎仕禹 (广东小禹投资总经理):

阶段性调整需要周期

周五,市场又出现杀跌调整。市场跳水杀跌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是本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市场高位震荡调整,有涨幅极大的个股的机构减仓出货,也有机构在诱多出货,但更多的是市场的盈利盘在减仓出逃。

毕竟,在7月上旬,市场短期涨幅过快必然会引发市场的短期剧烈震荡调整,这也是之前所说的,市场在7月13日便已见阶段性的顶部了。

而目前市场的阶段性调整,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调整完毕的,而是需要调整一个周期,大概要一个半月,也就是等8月底市场的所有上市公司中报业绩公布完毕。因此,我们目前仍然需要耐心等待,等待市场的时间、空间都调整到位再入场。

本周内,引发市场动荡的依旧还是外部的市场环境因素。此外,科创板满一周年后各大原始股东开始大量减持套现,这势必冲击大家对科创板的短期投资信心。再加上近期市场新股发行融资速度过快,对市场造成了短期的“抽血”效应。但是,无论是何种理由,都是综合因素的结果,那就是市场在做中短期的合理回调。

但是,这中短期的调整不能过分伤害市场在本月走起来的“全面牛市”趋势,否则,一旦伤害过大,那么市场的“全面牛市”趋势就会“夭折”。后市判断的关键点是,7月份的沪指收盘点位不能低于3050点,但最好是收在3150点之上,这是我们测算出来的点位。

很多人总是被市场的一根大阳或者大阴线改变“三观”。所以,这部分人基本上是股市里“一赚二平七亏”当中的那90%的人,就是基本在股市里不赚钱的人。而在股市里真正能够赚到大钱的人,估计也就是3%左右,而剩下的7%能赚钱,但是并不是赚到大钱。

在股市里,真正能够赚到大钱的人并不多。赚大钱无非是两种方法:一种是做长线价值投资(传统价值投资、成长型价值投资),拿住那些超级大牛股,如过往的贵州茅台、恒瑞医药、爱尔眼科、海天味业、立讯精密、海康威视等;二是做强势股或者超级打板短线交易,如十年一万倍的赵老哥、徐翔等大佬级人物。

但是,作为普通的投资者,如果不是交易天赋特别突出的话,那么选择第二条路显然是一条充满着“崎岖坎坷”的道路,而且99%是不会成功的。

从短期的技术面上看,沪指可能还是要走向30日均线的中期支撑位置。但是目前市场的中长期上升趋势并未遭到破坏,所以大家也无需对后市过分恐慌。看好自己手头上的优质标的股,做好长线抗战、价值投资的准备即可。

黄智华 (资深投资人):

反复挖掘经济复苏题材

本周大盘反弹受压回落,市场在7月上旬体现60日自然周期转折效应,经过上周略大调整后,本周上半周大盘有所回稳反弹,周三为大暑节气,大盘冲高回落,周四、周五进一步下探,近三日体现一定节气时点效应。

上一两周成交量放出较大水平,而本周上半周反弹成交有所缩量,结果下半周走弱,未来大盘突破仍需要成交量放大,未有效放量突破前,市场波动风险仍存在。一般情况下前期放量后,之后要缩量一段时间。

上周指出,7月中旬沪指基本到达2015年12月23日3684点与2018年 1 月 29 日 3587 点两顶部连线(3470点上下)处,历史波段高位套牢盘有待消化,阶段上难免出现结构性波动,未来市场回稳甚至进一步突破仍有待金融股调整到位后回升,特别是券商股需再度发力。

沪指7月17日跌至20日均线处止跌,同时回补7月6日部分上涨缺口,该缺口构成支撑效应,7月23日盘中再跌至20日均线处止跌回稳,但周五跌破,20日均线是阶段强弱分水岭,跌破后或向30日均线寻支撑 。 沪 指 7 月 6 日 上 涨 缺 口3152-3187 点和 7 月 3 日上涨缺口3092-3104点这两缺口如果不回补,则市场整理仍处强势,如果该两缺口回补,则沪指未来或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维持近5年3500点压力带下大区域波动格局。

银行股7月7日冲高受压后持续下跌,几乎回吐了7月上旬的涨幅。有关会议要求,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提早谋划应对银行业不良资产大幅增长。而尽管最近多家银行股遭股东减持,但当前银行等周期股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而预期经济向好和政策扶持等因素为周期股估值修复提供强支撑。

经过上周调整后,生物医药、酿酒、科技创新等板块本周有所回升,仍是此轮结构性牛市的先行指标和推动主线,但周五大跌,从目前市况看,即使农副食品、生物医药、酿酒、科技创新等品种上升趋势未扭转,但估计未来上行途中波动也会较大。

生物医药长期的前景仍看好,市场认为,伴随全球经济持续增长和人均寿命的不断攀升,全球范围对健康问题关注度持续提升,药品、保健品等市场容量持续增加。

在一系列的政策作用下,上半年我国经济先降后升,二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经济运行稳步复苏,基本民生保障有力,新兴领域动能增强,市场预期总体向好。

未来市场或反复挖掘经济复苏题材,在中报业绩公布窗口期,业绩确定性高的品种或受到市场反复关注。

新闻推荐

首批32家企业挂牌,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精选层下周一开市 这份攻略请收好

■聚焦新三板精选层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历经272天的精心筹划、准备,精选层终于瓜熟蒂落,即将于7月27日正式设立并开市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