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华:历史的转折 美苏冷战起源的经济因素
近年来,中美两国的关系进入了一个非常微妙的时期,这也是两国自关系正常化以来经历的较大的转变。许多人质疑,中美两国的关系是否已经进入到前所未有的阶段?两国关系又将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2020年6月10日,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历史研究院和大夏书院联合举办了世界历史高峰论坛,邀请到了研究冷战历史的著名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周边国家研究院院长、世界历史研究院院长沈志华教授作为主讲嘉宾。
从2018年夏天开始,沈志华教授领导的团队受国家相关部门的特别委托,对当年美苏双方在全球冷战的起源、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再思考和研究,试图给大家提供一些历史的借鉴。本次讲座,沈志华教授着重从经济角度分析了美苏在冷战期间经历的关系变化,以及经济因素怎样决定了两国,乃至全世界的战后发展。
冷战起源的背景与逻辑
其实过去对美苏冷战起源研究很多,但是从经济角度来研究的还是比较少,尤其是中国从这个方向来研究的就更少了。这次疫情期间,我作了这方面的专门研究,梳理出了一个思路,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想先给大家梳理一下关于冷战的概念和逻辑。
第一,关于冷战前的学术争论已经有几十年了,从美国的传统学派到修正学派,到后修正学派,新后修正学派,包括冷战史新研究等等。这些学派主要讨论的一个问题是冷战究竟是谁发动的?是谁的责任?传统派认为是苏联的责任,修正派表示是美国的责任,后修正派说双方都有责任,新后修正派又认为还是苏联的责任,所以这个题目一直争论不休。
第二个争论是关于冷战是在何时爆发的?这个也是众说纷纭,有说是1917年的,1945年的、1946年的、1947年的、1948年的,当然每一年都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所以这个问题也是争论不休。但是如果我们想把这个问题讲清楚,我们首先需要限定一下概念,即什么是冷战?现在比较公认的看法是,第一,冷战从世界格局上讲它是两极格局。第二,从对抗来讲,它不仅仅是两个国家的对抗,而是两个集团,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抗。第三,这种对抗的本质是两个性质完全对立、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抗,不是一般性的冲突。例如宗教冲突、地缘冲突、经济冲突等不能被看作冷战冲突。但之所以叫冷战,是因为这个冲突有个顶点,不会爆发战争。由于双方都有原子弹,受技术因素的制约,所以冲突到顶点的时候,它就会往下回旋,进入缓和;缓和一段时间,但因为这个矛盾、分歧、冲突还在,于是又上升到顶点,这样循环往复,拖了几十年。
从冷战爆发的角度上来讲,我们要把握一个逻辑:美苏双方都有冷战的意图,发表过宣言,而且都有实施政策。在梳理历史发展过程、历史事件的时候,我们需要确定国家是在什么时候宣布要进入冷战了,什么时候开始实施冷战政策了,这样我们才能够确定冷战爆发的时间。基于这个逻辑,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冷战格局的形成是在1947年的7月到9月。美国方面的标志性事件,就是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和6月马歇尔计划的出台,但是一个巴掌拍不响;而苏联方面的标志性事件,是7月苏联和东欧拒绝马歇尔计划,9月共产党情报局会议召开,特别是日丹诺夫做的报告。所以,到1947年的9-10月份,世界开始分为两个阵营了。
第三个要梳理的是论证的逻辑,即战后国际关系的变化。我们要看到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安全的问题,另一个是经济的问题,两个超级大国相互实施的战略,一个是安全战略,另一个是经济战略。
安全战略的标志性事件就是联合国体制的建立,或者我们平常所说的橡树园会议和雅尔塔会议(最后完成是旧金山会议);经济战略,经济对抗则表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会议)。虽然联合国体制已经建立,采取了大国一致的原则,但是美苏双方总是觉得自己不安全,所以要加强安全措施。但是这样的措施又使得对方觉得不安全,所以对方就开始加强它的安全措施,这反过来又让本国感到威胁。这样的情况周而复始地发生,就形成了安全困境。
经济困境则是两个经济体系,即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对立。苏联社会主义就是计划经济,它不进入市场,不进入国际贸易体系,不进入国际金融体系;而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是世界经济,市场经济。结果在战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这种悖论得到了体现,于是在世界走向一体化的过程中,美国跟苏联两家开始分庭抗礼。
现在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历史的转折点究竟在哪里?什么事件导致了美国政策的变化?什么事件导致了苏联政策的变化?而两国互相影响的事件,即历史的拐点在哪?
历史的拐点
第一个问题是安全体制。安全机制大体上是在1945年2月确立的,从德黑兰会议到橡树园会议,再到雅尔塔会议,基本原则确立了,最后到旧金山会议建立起来。这里我想谈几个问题,首先,苏联的安全战略究竟是什么?苏联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孤岛意识,在1917年10月革命成功以后,苏联就进入了内战,同时资本主义国家都不承认苏联,包括后来苏联加入国际联盟又退出。总而言之,苏联一直处在资本主义的包围当中,有一种极度不安全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形成了一种安全战略:即领土扩张,以空间换时间。苏联的基本安全战略就是把国家领土尽量地扩大,特别是战略要地必须自己控制、甚至占领,然后在国家周边再搞一圈缓冲带。
其实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的时候,苏联就形成了这个战略,而且提出了具体的目标。首先要控制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控制跟最北端跟欧洲的联系。苏联认为它得有一个安全地带,而要建立这个安全地带就必须去占领波罗的海三国。其次,就是要控制芬兰,因为芬兰靠近列宁格勒港。第三就是控制波兰,因为波兰一直是进攻苏联的通道。
这三个目标是通过苏德秘密条约实现的。西方原来谈集体安全的时候,苏联也有这个想法,但是苏联的领土诉求英法不赞同,结果希特勒对此表示赞同,于是1939年8月份苏联就和德国签订了秘密条约,希特勒默认了苏联可以占领波罗的海三国,并且不会干涉苏联攻打芬兰,苏德还同意共同瓜分波兰,德国从西、苏联从东发动进攻。这样苏联就可以把它的领土大规模的向外扩张。后来苏德战争的爆发,则是由于两国在苏联安全战略的南边腹地,巴尔干地区的划分问题上发生了冲突。斯大林认为,北边和中部的问题解决了,对苏联安全威胁最大的还有巴尔干地区,控制了巴尔干就可以控制黑海沿岸地区,下一步就控制土耳其海峡,到地中海的整个这块地区也成为苏联的安全保障了,因此苏联要占巴尔干地区。但是希特勒不同意,想把巴尔干地区给意大利。因为这个问题,所以希特勒在没有拿下英国的情况下就发动了对苏战争。而苏联的整个安全战略正是在二战的过程当中实现的,这也是英美对苏联战后安全的保障。可以说,希特勒没有答应苏联的条件,英美最后都答应了。
从结构和机制上讲,美国罗斯福设计了联合国这样一个平台,实现他的“四大警察”的观念:美国管北美,苏联管东欧,英国管西欧,中国管亚洲,这四个国家安全范围内的事情各自来解决、来负责。只要大国之间不发生冲突,那世界就是安宁的。但从本质上讲,那个时期主要的大国还是美苏两家,英国已经衰落,中国还没有站起来。就是后来所谓的G-2,其实就是美苏共治。这是罗斯福对全球安全治理的基本设想,也得到了斯大林的同意。
英美首先承认了波罗的海问题,然后是芬兰问题,同意按照战前的状态来处理这些问题。再者,在解决波兰问题前,苏联先通过著名的百分比协定解决了巴尔干的问题。在1944年10月,丘吉尔到莫斯科跟斯大林协商,苏联在罗马尼亚占90%,在保加利亚占75%,希腊英国占90%、苏联占10%,南斯拉夫各占一半。这就是著名的百分比协定。原本美国对此表示反对,后来也默认了,于是巴尔干的势力范围也就被划分清楚了。
到雅尔塔会议的时候,一是承认了战前的状态,主要解决了波兰和远东的问题。把苏联的领土向波兰、向西划出了一大块,然后为了弥补波兰又把德国的部分领土划给了波兰,这样所谓寇松线和波兰问题都解决了。在会议后,东德和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巴尔干、阿尔巴尼亚都进入了苏联的势力范围。另外,苏联也在雅尔塔会议上确立了日本海的控制区,从阿留申到千岛群岛都成为了苏联的势力范围,因此苏联远东地区的安全也有了保障。
所以在安全的问题上,斯大林是非常满意的。但是美国也提出,苏联不能在所有这些区域内采取专制的一党制体制,苏联可以控制这些国家、因为他们属于它的管辖范围,但是不能让他们都变得和苏联一样。对此斯大林表示同意,并在1943年5月主动解散了共产国际。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战役刚刚结束,欧洲战场局势有所扭转,斯大林就解散了共产国际。解散共产国际的近期目标是督促英美开辟第二战场,远期目标就是给彼此提供一个合作的空间,苏联也借此表示放弃实现全球共产主义革命的态度。后来在雅尔塔会议上,会议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这份宣言表面上含糊不清,其实美国的意思就是欧洲国家都要实行选举制、多党制,对此苏联也同意了。结果,在东欧、西欧、亚洲全都实行的就是联合政府政策。
其实斯大林对安全问题已经很满意了,他不希望在这出现问题,所以他遵守了对西方的承诺。因此,从安全问题上讲,苏联不会主动挑战美国,一没必要,二没能力。并且按照国际四大警察这种划分,美国和苏联根本就没有地缘政治的交集,一个在美洲,一个在欧洲,中间隔着一个大西洋,一个太平洋,他们有什么交集?有交集的地方其实就表现在两个问题上:一个是日本问题,一个是德国问题。日本问题体现在关于三八线的划分,原本苏联是想在北海道登陆的,但美国不同意,苏联也就退让了,选择通过远东委员会参与一些政策设计。而德国问题就一直拖延下来,因为德国有个占领区的问题。但是这也不是美国和苏联之间的矛盾,而是两国关于怎么处理战后德国有着不同的见解。
因为苏联没有理由去主动挑战美国,所以从现在所有的史实上来看,冷战的转折点是美国主动挑战苏联。美国首先表示了不满,但是这个变化与地缘政治无关,更多的是意识形态冲突。而这个转折点,则具体表现在华沙起义事件上。美国过去的民意调查显示,民众对苏联的满意度和不满意度经历过较大的转变。原本美国人对苏联作为“希特勒的后勤部长”感到不满,而希特勒攻打苏联后,美国和苏联成为盟友,民众对苏联的满意度也提升了。华沙起义则标志了美国民众新一轮的对苏态度转变。
1944年8月,华沙爆发了地下武装起义。当时苏联军队已经打到华沙城下了,波兰人希望苏联能够配合解放华沙,但是斯大林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因为起义的不是苏联控制的、原波兰的共产党员,而是伦敦流亡政府控制的人员。由于波兰对于苏联非常重要,所以斯大林不能让西方控制波兰。当然斯大林的行为有其自己的政治目的,但这个行为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当时德国本来已经无力抵抗了,结果它连续调了6个师进入华沙,苏联对此也坐视不管,西方舆论界觉得苏联见死不救,眼睁睁看着十几万人被德国消灭,此事导致了美国和西方世界对苏联极大的舆论批评。
但是舆论的变化还没有转化为政策性变化。虽然在战时英美也和苏联有非常多的小矛盾,但是由于战争还没有结束,同盟国要击败希特勒、还要处理日本问题,所以联盟不能破裂,这些矛盾也被搁置了。但在战争后期和战后初期,苏美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美国驻苏大使威廉·埃夫里尔·哈里曼对美苏关系的变化有着很大的影响,哈里曼对苏联人在华沙起义时的行为非常不满,不断的写回报告说苏联人不道德,而且他提出越到战争结束的时候,美苏之间政治上的矛盾分歧就会越大。所以他提出了一个主张——把经济作为外交的工具来使用。因为在战后问题的谈判中,例如租借清算的问题,贷款的问题,包括赔偿的问题,都是苏联战后重建时期的主要的经济需求,而苏联的主要谈判对象就是美国。所以哈里曼就主张经济谈判当中不要轻易答应苏联的条件,如果要答应苏联,就要让苏联在政治上在外交上做出让步。在罗斯福执政时期,他的想法没有被接受,但是我们已经可以从中看到一些经济冷战思维的痕迹了,把经济制约作为一种工具来取得政治和外交上的效果。
到了杜鲁门时期,美国决策者就接受了哈里曼的经济冷战思维。左翼的罗斯福在1945年4月去世后,代表右翼的杜鲁门上台后,政策也随之转变。罗斯福执政时期压住的那些问题,像波兰问题,像东欧的选举的问题,都引起过美国舆论的很多不满。等罗斯福去世,杜鲁门上台以后,这些问题又重新冒出来了。另一方面,斯大林对此感到非常困惑,他认为这些是苏联的地区,不论是选举还是经济政策都应该由苏联控制决定,不允许外国的干预。并且苏联也保证了不去干预自己势力范围以外的事件,包括法国、意大利、希腊的事件苏联都没有干预。虽然斯大林在理念上陷入一种困惑,不过他觉得美国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但实际上这个问题对西方舆论的影响非常大,而西方的舆论会影响到美国的选举,再加上两党之争,于是就对美国的政策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杜鲁门上台以后做的第一个决定,就是宣布停止对苏联的租借,这也是美国针对苏联采取的经济政策性行为。斯大林对于停止租借感到非常震怒,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政策。事实上,当时的背景是欧洲战争刚结束,杜鲁门第二天就宣布了停止租借,问题是对日战争还没开始,美国军方还期盼苏联加入对日作战,杜鲁门在苏联还没加入的情况下宣布停止租借,说明他非常没有经验,不熟悉白宫的运作手段。白宫内部有些官员说不能再给苏联租借物资了,杜鲁门就同意了,结果他之后才发现这个问题太大了。斯大林一抗议,美国马上就派罗斯福的私人顾问霍布金斯直接去找斯大林解释,说美国不是那个意思,这完全是行政操作失误等等,之后又恢复了租借,但斯大林对这个事情是非常失望的。那么如果引起苏联不满的是经济问题,而美国第一个针对苏联的政策性转变也是经济转变,我们就需要研究苏联为什么对经济问题如此敏感。
沈志华教授
冷战起源的经济因素——货币、金融和贸易
苏联在战争过程中的人员损失、物质损失,经济损失都非常大,想要在战后迅速恢复重建,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战后的欧洲也已经千疮百孔了,只有美国没有损失,并且经济经历了奇迹般的发展,所以这个援助只能来自美国。苏联非常清楚这一点,但最后美苏真正的切割也是首先发生在经济上。
在讲这个经济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布雷顿森林会议,1944年7月,44个国家及政府在布雷顿森林召开了国际金融货币会议,在会议上美国表示希望与苏联、英国建立一个战后世界经济合作机制。
但是首先我想讨论一个问题,就是美国后来对苏联使用的这些经济制裁的手段,到底算是经济战,还是经济摩擦呢?还是禁运、封锁?西方历史学界和经济学界对这个概念的争论也比较大,我觉得其实应该引进一个经济冷战的概念,用economic cold war (经济冷战)或者economic warfare(经济战)这两个词,把问题区别开来。经济战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它是指在战争状态下使用的经济手段,或者叫战争的辅助手段。手段还是禁运、封锁,停止贸易、制裁等等,但是经济战是在战争状态下使用这些手段。如果没有战争,国家之间也会发生经济分歧、经济冲突,有时候也会使用制裁、禁运、关税等等手段,但这些是临时性的,等问题解决了,这些手段也就停止了。而经济冷战是介于这两者之间,是指两个国家长期对立、即冷战的状态下使用的一种遏制的经济手段。有了这样的区别,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我们是在哪个范围内、在哪个概念下讲冷战起源的经济因素。
第二个需要辨清的概念,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到底包含了哪些经济体系。一般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都是作为货币,最多加上金融,是货币金融体系。但我在研究后发现,其实布雷顿森林体系还应该加上贸易体系。从国际法角度上讲,它是三个层面的问题,从结构上讲,货币金融就是外汇管理、贷款、融资,然后是世界贸易。他们对应的国际机构就是国际货币组织(IMF),是国际货币组织,还有世界银行(WB),当时叫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是金融组织。国际贸易组织当时没能建立起来,但是它有一个替代物,就是关税总同盟(GATT),后来才出现世界贸易组织(WTO)。我认为这三个支柱、三个系统才形成了战后的世界经济体系,也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我在看档案文件的时候发现,国际贸易美国其实是早有安排的。虽然美国在1944年7月份组织的会叫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但实际上它预定了世界贸易的任务。并且它在宣言里首先就表示我们稳定货币是为了开展世界贸易。从苏联来看,它最初加入的是货币和金融体系,但是它迟迟没有决定是否加入贸易体系。为什么?因为他一直在和美国谈贸易问题,一直谈到1947年。最后贸易谈不成,贷款贷不到,苏联才最终放弃了。所以,从历史角度考察也是这样。
从美国的政策形成和苏联的政策发展的脉络来看,应该把世界贸易体系加入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当中去,所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和橡树园会议可以对等国际安全体系和国际经济体系的设立。问题是国际安全体系建立起来了,但是国际经济体系没能建立起来;经济体系没能建起来,就成为了冷战形成的基础。如果经济体系建立起来,那么冷战可能就打不起来,或者至少要拖延很长一段时间。
战时美苏的主要经济关系就是租借,所谓租借就是由美国来生产苏联、法国、英国需要的武器装备,甚至粮食、机器、设备、石油、汽车等等,生产完了以后再运到各地区。一切损耗的物资由美国承担,如果在战后这些物资还能正常使用,这些国家再把物资还给美国,或者清算以后还钱。美苏经济关系,无论从技术交流、生产还是贸易,其实都是以租借方式,包括贷款,来体现的。比如第一次租借前,美国就承诺给斯大林10亿美元的额度,在这个范围内苏联要什么我都给你制作。以后通过4次租借协议,美国对苏联的租借总计达到了100亿美元左右和1750万吨物资。到1945年,光租借就占到苏联国民收入的16.2%,这对苏联的帮助确实非常大。战后,苏联想延续租借,延续这种贷款体制,美国战后继续给苏联物资,之后苏联还商品给美国,两个国家也就形成了一种贷款式的国际贸易关系。
但是美国在战后就停止了这种租借形式,转为贷款和赔偿。反过来,对苏联来说,它最需要的是资金,这个资金有两个来源,其中之一是美国提供的贷款;另一个是来自德国的赔偿。但是英美吸取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认为不能把赔偿金额定得过高,不然德国社会没法在战后正常运作,类似法西斯上台这样的事件又要重演了。然而,苏联的损失实在太大,直接的物资损失达到了1500亿美元,如果没有外来的补充,苏联要怎么重建恢复呢?由于苏联的损失惨重,最后英美答应给苏联100亿,并在雅尔塔会议上确定了赔偿条件。在罗斯福去世之后,美国跟苏联成立了一个欧洲赔偿委员会来协调赔偿,但是关于赔偿的矛盾之后仍不断出现。
另一方面,还有贷款的问题,原本罗斯福在世的时候,苏美有机会就这个问题达成协议,但因为那时战争还没有结束,就没有立即提出这个问题,也就错过了在雅尔塔会议上解决贷款问题的时机。当时主要还有一个利息问题,苏联要求的0.5%利息和美国提的3%利息之间差距太大,两边的领导人也觉得这不是当务之急,贷款问题就耽误了;加上之后美国政策变化,结果贷款问题就流产了。同时,贷款问题直接涉及到苏联是否要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表示,如果苏联要贷款,它就必须要加入国际货币和金融组织。一旦苏联加入了国际货币和金融组织,美国就通过世界银行给你贷款;而苏联表示美国先给我贷款,我就加入这些组织,最后就在这个问题上僵持住了。
美苏当时有个基本的概念——世界大战都是因为贸易冲突引起的,而贸易冲突都是因为货币紊乱引起的。所以1942年后,美国和英国都在考虑怎么通过稳定战后的货币和金融,来推动世界贸易。同时英美都认为,出于保证战后长久和平的考虑,国际经济体系必须是一体的,大家制定共同的规则、共同遵守,避免因为货币战引发贸易战,贸易战再引发军事战争,因此,苏联必须加入这个体系。
一开始,苏联明确表示,金融紊乱、大萧条、经济危机都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造成的问题,我们不会遇上这些问题。所以美国跟苏联提加入国际经济体系的要求,苏联并不理睬。但后来在1943年的10月份的莫斯科外长会议上,苏联开始明白战后的经济合作其实是要建立一套规则、一个体系,没有这套规则,国家之间就没法实现经济合作,这也成为了苏联加入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动力。到1943年底德黑兰会议的时候,两国提出了战后全面合作,包括政治合作和经济合作,所以斯大林也答应了罗斯福,加入国际经济体系。
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包括44个国家的外长或主要的经济顾问一同来讨论国际货币金融和贸易问题。但是在此之前,需要美国、英国、苏联、中国一起发表一个联合声明。在英国没有明确表态的情况下,苏联先同意了加入国际组织,因此英国也不得不同意。从现在俄国披露的档案看,苏联当时的诉求很简单,第一,参加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才能体现我的大国的地位。第二,苏联也有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只有参加了国际货币组织才能得到世界银行的贷款。当然苏联也知道这里有风险,苏联经济体制有自己的一些特征,比如汇率是国家规定的、不受外国影响,出口进口都是国家决定的外贸垄断,禁止一般公司做进出口等。所以苏联担心,加入国际金融货币体系会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危险引入到苏联来。此外,加入国际体系,还要和外国分享一些信息,比如国民生产总值、黄金储备等等,苏联也对此有顾虑。但是,等到1944年7月21号会议结束的时候,苏联还是签订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世界银行协定。
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还是美国做了更大的妥协。首先,在美国完全接受或基本接受的苏联的要求之中,包含了最核心的基金份额的问题——也就是一个国家在基金组织资本金里头占多少份额、在组织中有多大的发言权、影响力和控制力。美国在这个问题上完全满足了苏联的要求。原本这个份额是根据国家的国民总产值、黄金储备量、进出口贸易总额等因素计算出来的。最初苏联计算下来只有1亿多美元的份额,后来不断增加,罗斯福要求把政治标准加入考量,最后按照苏联要求达到了12亿的体量,这完全是为了照顾苏联的地位和影响。第二个,是卢布评价的问题,也就是卢布的汇率、换汇是按照一个固定的价格来操作,还是可以让苏联来决定调整?本来苏联完全是由自己来决定卢布的汇率,但是在加入国际货币组织后就不能这样操作了。考虑到原来苏联的经济体制不同,于是美国就承诺给苏联5年来慢慢过渡调整。第三个,就是基金会投票权的问题,保证苏联可以自然成为常务董事。这三个问题都是比较核心的问题。苏联也被迫接受了美国的两个意见。一个是黄金认缴的问题,确认要用黄金,而不是卢布来做认缴,因为黄金保证是国际组织的原则问题,所以苏联最后也同意了。第二,是提供经济信息,苏联也让步同意了。这两个要求也是建立一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所必须的。
但是,苏联的让步也埋了一个伏笔,就是苏联可以自行决定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比如苏联黄金储备的多少完全是由它自己说了算的。美苏在新开采的黄金是否列入黄金认缴、黄金存放地、还有外汇管制等问题上,双方都做了妥协,但最关键的问题,还是银行的份额。成员国一致认为,国家在世界银行的份额应该跟在世界货币组织份额同等,基金组织的份额是12亿,你在银行也该交12亿,但是苏联觉得有点不值。为什么?因为它在银行的本金仅仅代表它的责任,跟贷款多少没有关系,所以苏联不想多交钱。苏联要保证自己的投票权、但交给银行的份额又要尽量少。到会议最后一天,其他都谈妥了,苏联坚持只给9亿,最后美国只能召开代表团会议,说苏联这3亿的窟窿大家一起补,美国先担一半,中国担了5000万,波兰、加拿大也担了一部分,就把这3亿填上了。所以实际上还是美国做出了让步。不过,到最后时刻,莫斯科来电也接受了12亿这个方案,世界银行的资本金就多了3个亿。
关于美国为什么一定要拉苏联加入组织:这问题的争论也非常大,而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有两种特别极端的看法,一个是说这个体系就是给苏联设计的,其设计者是苏联间谍。哈里·怀特作为整个货币基金组织和银行设计者、财政部的部长助理,是苏联间谍。但是现在看来,虽然怀特比较倾向苏联和左翼思想,跟财政部长小亨利·摩根索、国务卿科德尔·赫尔、罗斯福总统的思想脉络比较一致,但是他还是站在美国的立场上行事的。另一个极端的看法,包括当时苏联的官方看法,说美国设计这个体系就是针对苏联的陷阱。
我们之前提到,布伦顿森林体系是构建一个战后国际经济体系,也离不开苏联的加入,然而苏联的经济体制跟美国的完全不同。但是美国方面的经济学家,甚至包括罗斯福和怀特都认为,苏联已经不是典型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而是国家资本主义或是改良的国家社会主义。所以美国认为苏联有可能接受经济改造,让他们在国际组织中共存,这也和美国对苏联的经济认知息息相关。而在研究美国解密的档案后,我们可以发现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给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预留了空间的。美国认为苏联的经济体制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它是能够跟市场经济结合的。现在看最后形成的文件(基金协定和银行协定),也确实专门有一章(第14章)谈到两种经济体制怎么融合,并给出了一个过渡期。所以美国设计这个体系,本来是想容纳苏联的。
但是苏联对战后世界经济形势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传统的观念,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迟早要爆发,而且这种危机是周期性的,所以它不是一定要加入你们设计的体系。苏联对于自己经济制度的认知还有两个盲点,一个是苏联看到西方1929年、1932年的金融危机,而苏联没有遇上危机,所以它认为自己的制度有优势。第二个,苏联认为它之所以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支撑下来,是因为其国有体制的优越性。比如苏联一声令下,拖拉机厂就转成坦克车场,说转就转;粮食说调哪里就调哪里。这的确是它的体制起了作用。但是苏联的盲区也是存在的,其实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本质上是战时共产主义体制。在战时,苏联的权力高度集中,完全由国家说了算。包括国家说工业发展多少、农业发展多少、说农业的利润转给工业就转给工业,完全是长官意志,和市场无关。正因如此,它才需要对外贸、对金融实行垄断,这个是适合战时需求的——其实战时多数国家都实行垄断制。但从长期来看,这种经济体制在和平时期的发展会面临缺乏动力和激情、没有创新、不追求质量、不计成本等问题。因此,苏联把战时经济体制放到和平时期,就要出问题了,这也反映了苏联对战后国内的经济形势的判断有误。
另一个问题是,苏联对市场经济的很多事情了解很少。怀特的回忆录里记载,跟苏联专家谈判主要是给他们解释很多经济名词的意思。我们试想,连苏联专家都不明白这些名词,莫洛托夫、斯大林能懂吗?这也成为了苏联迟迟不能下决心参加国际经济组织的重要原因。总体来说,苏联对战后经济的心态就是:对我有利,我就参加;对我无利或者有风险,我就止步不前。在这种状态下,如果美苏关系好,苏联会顺着这个大趋势加入国际金融组织、加强合作,但是美苏关系一旦恶化,苏联随时都会往回缩。实际情况是,随着战后美苏关系越来越恶化,也就导致苏联拒绝加入国际金融货币贸易和货币金融贸易体系。
因此,美苏之间的经济问题没有解决。虽然他签署了条约,但是会议有规定,各国政府决定的条款,要回国内在1945年底前得到国会批准,国家才算就正式加入。结果苏联发了个电报,说这个问题我们还没想好。美国也给予了苏联三个月的延长期,所以在1946年3月理事会上,苏联是以观察员而不是理事的身份参加的。
美苏合作的终点和对抗的起点——马歇尔计划
但是,最后导致苏联决定跟世界经济切割的决定性因素,是马歇尔计划。当然,苏联最后也没有发表声明说我不参加国际金融体系和国际贸易体,但是到马歇尔计划的时候,这些问题已经都不存在了。马歇尔计划也是美苏合作的终点和对抗的起点。首先,我们要看到斯大林演说引发的连锁反应。在1946年以前的美苏关系其实已经恶化了,但是诸如波兰问题、罗马尼亚问题、保加利亚选举问题,终究是发生在苏联势力范围内的事情,美国也只能对此表示不满。但是,斯大林的演说带来了转折,显示出了苏联对美国的威胁。
在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发表了演说,其中有几个主要观点。首先,斯大林表示苏联体制还是最优越的、最优秀的,我们凭借这个体制才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 第二,战后我们要继续这种体制,因为来自资本主义的危险仍然存在。斯大林认为资本主义的危机是周期性的,最后一定会导致冲突和战争,所以我们要准备打仗。
其实斯大林的演讲不是对美国人讲的,也不是对外国人讲的,他是对老百姓讲的。斯大林之所以要强调制度的优越性和准备好面对战争,是因为战后苏联发生的变化。原来苏联是封闭的,但是战争期间美苏是盟国,开始了文化交流,特别是苏联100多万军队到了欧洲后,突然发现这个世界原来不是我们看到的样子。他们发现匈牙利的一个普通市民家里头都有苏联贵族家里才有的抽水马桶,这让苏联战士非常惊讶。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过去20年苏联说自己社会主义国家是最优秀的,资本主义国家都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结果士兵们发现一个战败的资本主义小国比我们这样一个赢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大国的生活水平还要高。那么人民就开始怀疑,这社会主义20年好在哪了?这种思想在国内广泛的流传,引起了领导层的担忧。其次,还有很多民众认为战后要过好日子了,但是领导层认为,战后还是得勒紧裤腰带,度过重建恢复的时期,所以斯大林就强调了西方经济危机。此外,斯大林强调战争的可能性,也是为加强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做准备,也提醒人们他们可能还是要过苦日子。再者,因为战争期间双方经济往来、文化往来,包括电影、杂志、报纸交流越来越多,也让斯大林比较担忧,他认为西方的影响再加上国内人心理变化的这种状态,可能会引起内部的不稳定,所以他要加强控制。日丹诺夫主义也就这样随之出现了。
但是在美国看来,斯大林的讲话传递了一个信息,就是苏联还是准备打仗,并且是跟美国打。当时美国国务院就给驻苏联使馆发了个电报,说到底斯大林讲话什么意思?当时的苏联问题专家,乔治·凯南就发回了8000字的电报,解释苏联行为的根源。电报内容的核心明确指出苏联要扩张,他以俄国历史上的扩张作为依据,说这个国家从沙皇彼得大帝到斯大林一直在不断的扩张。其次,他说共产主义要搞的世界革命也离不开扩张。凯南表示我们得遏制苏联,不能让它扩张。这个报告在白宫和整个美国的政府机构系统都受到极大的拥护。我认为,这个电报本身是有一些问题的。其实苏联扩张是有限扩张,在它保证了自己的安全范围,包括加入了当时的雅尔塔体系、联合国机制后,加上它的地缘政治上的扩张完成,苏联已经没有理由去加剧扩张了。而另外一个人也对美苏关系的恶化煽风点火,他就是丘吉尔。丘吉尔在1946年3月5号的铁幕演说更加剧了美国的这种反苏情绪。对于衰落的英国而言,它管理西欧的难度远比美国、苏联和中国要高,因此英国需要美国的帮助。于是英国就表示现在英美都面临着来自苏联的危险,我们必须联合起来。
在这种氛围下,美苏关系进一步恶化了,而且美国的政策定向了,表示要反击苏联的侵略。其实当时苏联没有侵略或扩张,但就在这个时候,苏联的一些外交行为,即伊朗危机和土耳其危机,却给了美国借口。伊朗危机是苏联想租用伊朗北部的油田,这本身是个经济问题,应该通过经济谈判去签订协定,但是苏联却表示要暂停撤军,还要在库尔德地区搞独立自治,培养成立了库尔德人民党。虽然我们现在看俄国档案,苏联并没有准备让库尔德地区独立出去,只是想吓唬伊朗,但是这种张扬的外交行为马上引起了世界舆论的谴责。之后,伊朗直接状告联合国,联合国就开会讨论,这时候杜鲁门就给苏联发去了电报,说苏联继续这样行事,美国就要干预了。结果斯大林就让步了,事情也就过去了。
土耳其危机也表现为苏联目标有限,但行为过激。原来蒙特勒公约对土耳其海峡的通航权规定,就凡是黑海沿岸的国家都可以自由通航,但斯大林他不放心,觉得土耳其跟英国靠的太近,万一哪天封锁苏联就出不去了。所以斯大林要求苏联需要在黑土耳其海峡地区建立军事基地,土耳其当然不同意,说这涉及到我领土主权问题了。结果苏联也丝毫不退让,说那我们来谈土耳其哪块地是原来苏联的,这一下就把这问题给扩大化了。于是土耳其就告到了联合国,联合国也觉得苏联行为过激了,结果最后美国航空母舰到地中海游了一圈,苏联退让了,这事又过去了。
虽然这两件事过去了,但是美国和欧洲都觉得苏联太可怕了,苏联动不动派军队、动不动谈领土问题,这不就是扩张的表现吗?不就印证了凯南的判断吗?所以说,是苏联自己不当的外交行为导致了美国对他认知的进一步恶化。在这种情况下,美苏谈贷款问题、谈租借清算、谈贸易怎么可能有结果呢?只能是无疾而终。
而1948年的希腊危机,一下把事情推到了顶点。希腊本身这个事件跟苏联是没有关系的。对于希腊共产党退出政府,到山上闹革命,苏联是不支持的,因为斯大林知道那是英国的势力范围。甚至到希腊民主共和国成立后,苏联还是不承认,因为苏联不想因为这个事去招惹英国。但是斯大林抓到了英国在希腊有驻军,说英国派军队去干涉希腊内政,这是比苏联更严重的行为,在联合国发表了相关言论。西方,尤其是英国,宣传说苏联导致了希腊问题,虽然美国知道背后推手不是苏联,但是它故意不挑明,只强调这个事危险很大。结果就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杜鲁门主义说要援助欧洲,就造成了美国干预欧洲的事务;也因为美国插手欧洲事务,美国就开始跟苏联有地缘政治的交集了。
与此同时,斯大林的联合政府政策也破产了,法国政府被踢出联合政府,希腊开始内战,中国也开始内战,意大利共产党也被踢出政府,包括东欧搞联合政府也形势不妙,所以苏联干预的程度越来越高。很明显,联合政府政策难以维持下去,苏联到1947年的时候,面临的是内忧外患的国际局势——外交不行,国内紧张,经济谈判谈不下去。
就在这个时候,美国提出了马歇尔计划,从现在看,其实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意图是非常清楚,第一,援助欧洲,援助欧洲的目的是防止欧洲发生革命。第二,就是切断欧洲跟苏联的关系。所以美国内部讨论是不希望苏联参加马歇尔计划,但是美国也不想承担欧洲分裂的责任。而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判断又出现了错误,苏联认为美国资本过剩,钱太多没地方投,这正是经济危机的前兆。结果去谈判后发现,马歇尔计划不是贷款,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出资帮忙制作和帮助欧洲发展比较需要的方面,比如交通、煤炭、制造业等,美国制作完以后无偿地给政府,政府再卖给企业或者私人,然后政府拿这笔钱去进行国家的重建。当然它里面规定了很多条件,比如美国可以决定怎么用钱,这就是美国控制西欧经济的一个手段,我一方面援助你,但是我也控制你经济。虽然美国马歇尔计划有它的目的,但是没说不让苏联参加。结果苏联得到情报说英美没想让苏联加入,斯大林就直接退出了,并表示苏联势力范围内的东欧国家都不会参加马歇尔计划,这是非常错误的一个决策。斯大林的退出正中美国人下怀,苏联主动切割后就不会对我们西欧发生影响,西欧的经济恢复就由英美决定了。而且苏联脱钩,导致它需要承担分裂欧洲的责任。
苏联拒绝马歇尔计划就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所有的谈判都终止了,经济谈判全部没意义了,全球已经形成了两个世界、两个体系。结果,苏联没有拿到贷款、放弃了参加货币基金组织、不参加关贸总协定,其他的经济活动也全停止了。唯一还遗留的问题就是租借清算,因为苏联还欠美国钱,结果这个清算一直拖到了1952年才签订了初步协议,实际归还的过程更漫长,甚至到苏联解体都没还清二战租借的钱。
结语
总的来说,我们发现经济是冷战的根本因素。从1945年战争结束到1947年冷战爆发,从我们的描述和史实的发展来看,主动的是美国,被动的是苏联。事实上,不论军事上还是经济上,苏联是较弱的,它不愿意跟美国发生对抗,也没这个必要、没这个能力去和美国对抗。而冷战的发生,不外乎这么几个原因,首先这是历史的惯性,是传统的意识形态的对立,导致了美苏双方战略互疑,频繁的误判和误解。美苏都朝坏的方向,朝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的方向去解读对方的行为,结果就是看不清什么是真相,什么是表面现象,辨不清对方的目的。
第二个,就是目光短浅。虽然现在很多美国右翼批评罗斯福是理想主义,但是我觉得他确实有一个比较宏伟的目标,作为一个世界政治家,作为一个重要国家的政治领导人,他想的不光是美国的事,他想的是这个世界怎么保持安宁,怎么保持发展。但是到民主党右翼杜鲁门上台以后,美国就越来越从自身的立场出发了。这一点苏联也一样,苏联也没有认识到战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缺乏这种全球化的意识。
第三个,互相刺激。这种刺激有外交行为的刺激,但更多的是舆论的刺激。仔细看苏联的宣传和美国的宣传,美国也不是它宣称的自由世界,美国搞舆论战、心理战,是花了血本的。它的中央情报局,新闻局的背后主导,都是操纵社会舆论的。但这种社会舆论的作用和反作用,最后都起了是不好的作用。这对于苏联而言尤其严重,因为美国是个两党政治,苏联是一党制,美国是两种声音,苏联是一种声音。苏联报纸上说的,就代表了政府,而美国不是,舆论和国会都有不同的说法,有反对苏联、要求遏制苏联的,但是也有支持善待苏联的。而苏联的宣传往往起了“亲者痛仇者快”的作用,打击了自己的支持者,却给反对自己的那部分力量提供了借口。对苏友好的声音越来越弱,这也导致了美苏关系进一步地恶化。
但是起最根本的作用还是经济。隔断了经济联合的基础,冷战的出现就是必然的。我说经济是个根本问题,其实主要还是从苏联的角度来看的,因为美国的主动是从意识形态出发的,但苏联最后的切割是从经济问题开始的。意识形态对立,都是一些表面的文章,美国对苏联也没有军事威胁、政治威胁,反过来苏联对美国也没有,但是最后伤害苏联的是经济问题,让苏联无法容忍的也是经济问题。
最后苏联贷款一分没得到,赔偿办到一半也停了,还被国际经济体系隔离在外。另外,从冷战的结果上看,这种长期的隔离造成了苏联的经济下滑,和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比如苏联的发展非常畸形,军火工业和某个部门发展很快,但是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很慢;而西方的发展却很快。冷战最后还是因为苏联经济实力的下滑而画上句号,所以可以说,苏联不是败在美国手里,而是败在自己手里。(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A股放量强势上行沪指创两年多新高 公募基金受热捧,半年规模过万亿元释放积极信号
综合新华社上海7月6日电本周首个交易日,A股强势上行。上证综指突破3300点整数位创两年多新高,收盘录得逾5%的涨幅。两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