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国际大都市” 苏州为何强调“沪苏协同增强效应”
“现代国际大都市”,这是苏州最新定下的城市发展愿景,美好且艰巨。研讨会现场。 荔枝新闻 图
5月16日,一场围绕苏州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实施路径研究—构建“沪苏协同增强效应”专家研讨会在苏州召开,会议旨在进一步研讨苏州建设现代国际大都市的目标方向,并聚焦“构建沪苏协同增强效应”这一关键性话题,以期通过广泛的讨论,充分解放思想,为苏州在新时期的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
去年10月,苏州市召开专题会议,会上提出,当前“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自贸区等国家战略在苏州叠加实施,重大历史机遇前所未有,因此苏州要以“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来审视自我、谋划未来。
至此,“现代国际化大都市”,成为古城苏州全新定位。苏州并启动了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并同步开展了《苏州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实施路径研究》,此次研讨会上项目组工作人员汇报了研究成果。
什么是现代国际大都市?项目组认为,对当前的苏州而言,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三者是多维立体、不可分割的关系。现代化反映城市的发展水平;国际化反映城市对外影响力和开放程度;大都市反映城市的能级,关键是城市的影响力而不是人口规模的大小,空间结构可以各具特色。
课题研究认为,苏州是上海大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与上海大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上海,宜构建“依托上海、服务上海、互惠互利、协同增强”的城市关系。
专家学者也就这一话题给出观点。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孙施文认为,上海与苏州都注重创新,但不同的,上海更注重科技创新,苏州定位产业和技术创新。他建议苏州依托发达的制造业产业链基础,选择、鼓励条件较好的领域,优先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领先水平的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自主创新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网络中心。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李晓江认为,苏州要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要注重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比如一流的教育、医疗、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吸引中产阶段安心留下来。“虽然公共服务有根据城市能级配置的特点,但政府也要关注争取。”
万科集团创始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院副理事长王石则认为,未来国际化大城市将更注重绿色低碳环保,新加坡在城市绿色低碳环保,特别是水处理方面做到了极致,苏州和新加坡有合作基础,可以在这方面再合作,把握现代国家化大都市的核心竞争力。
苏州科技大学原副校长、教授杨新海称,苏州还要在增强市域一体化上下功夫,打造出一体的大城市观。此外要创造更为灵活的体制机制,拿出当年创造苏州“三大法宝”的胆量和气魄来。
他认为,当前苏州许多困难都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比如转型升级中涉及到的传统低效产业用地更新问题、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问题等。(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记者|彭强编辑|口罩行业的疯狂还未散去,头盔产业又迎来一波炒作热潮。近日,头盔成为继口罩之后的热销产品,电商平台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