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震荡反弹开启 量能不足成隐忧

金融投资报 2020-03-28 00:54 大字

上证周K线图

■机构看市

本周,A股开启震荡反弹模式。上证指 数 全 周 上 涨0.97%,中小板指、创业板指分别下跌 1.36%、0.58%。私募人士认为,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进一步好转,市场将进入政策“托底”阶段。值得留意的是,成交量不足是制约反弹的重要因素。

杨德龙 (知名私募人士):

A 股将迎来较好回升机会

在此前市场下跌的时候,我建议大家要保持信心和耐心,2600多点是这几年市场运行的底部,虽然受到美股之前接连大跌的影响,A股市场出现了连续调整,但是大幅下跌的基础并不存在,等到美股完成探底,开始进入震荡阶段的时候,A股将迎来大幅反弹的机会。

对于这一次全球资本市场巨震的全过程,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全球流动性枯竭情况下,所有资产无序下跌,随着美联储联合欧洲央行等出台一系列大招来救市,现在这个过程已经接近尾声。第二阶段,流动性改善以后,全球各类资产会根据基本面分化,有序涨跌,基本面好的资产会率先反弹,以黄金和中国股市为代表。第三阶段,美国疫情拐点出现,开始见顶回落,全球资本市场整体跌势告一段落,A股迎来十年大底,继续慢牛长牛走势。

现在第一阶段已经接近尾声,即将进入第二阶段,前期由于流动性枯竭,资金短缺,所有的资产几乎都是全线下跌,包括石油、黄金、股票、期货等出现厮杀局面,现在在流动性改善以及投资者信心回升之后,各类资产将会出现一定的反弹,而好的资产则会出现持续回升,典型的代表就是之前被错杀的黄金和A股的优质股票。

现在美股已经结束了之前自由落体式的下跌阶段,开始出现反弹,但是这种暴涨暴跌模式开启,就意味着多空分歧依然较大,投资者的情绪极不稳定,所以后市还会出现一定的反复,微型反弹就不是真正的大底,大底的时候一定是震荡反弹,出现反复磨底,所以现在还不能断定美股已经完成了探底的过程。

高盛认为在更加宏观的层面看,六个条件将有助于帮助投资者判断市场是不是可以抄底,一,美国和欧洲感染病毒的病例数量增长开始趋于稳定,增长曲线趋于平稳;二,对经济中断的深度和持续时间的可预见性;三,全球性的、足够的经济刺激;四,融资和流动性压力得到缓解;五,主要资产严重低估,头寸减少;六,其他尾部风险没有加剧。

美国现在发生的股市连续大跌,叠加疫情扩散,对于全球经济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我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做了及时的防控措施,基本上控制住病毒的扩散,现在主要是严防输入性病例。经济面我国也将率先恢复,考虑到A股市场本身就在历史的底部,估值很低,所以下跌的空间不大。而机构资金,包括新发的一些新基金,也会趁这次下跌进行建仓,因此A股市场将迎来较好的回升机会,特别是消费、券商和科技这三大方向的龙头股票,可以重点关注,通过配置优质股票和基金,来应对市场波动是最好的投资策略。

我一直倡导价值投资,希望大家有一个平稳的、良好的心态来应对市场的波动,短期的走势,是谁都无法预计的,但是我们可以把握的是选择好的公司,做他的股东。消费是受到疫情冲击最大的行业,但是等疫情过后,也是最先反弹的行业,建议大家可以积极的去挖掘消费白马股的机会。包括白酒、食品饮料、医药、旅游酒店、消费电子等。而科技股是这轮下跌的重灾区,因为之前科技股涨幅较大,累积了大量的获利盘,所以在市场出现大幅下跌的时候,科技龙头股跌幅很大。但是考虑到国家新基建计划以及对于科技投入的持续增加,科技中长期依然可以继续配置,分批抄底一些大趋势向上的科技行业,比如说5G、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人工智能、特高压等等,受到国家大力支持的行业龙头公司。

A股市场现在处于底部震荡反弹的阶段,可以采取分批抄底的策略,来配置优质资产,等到美股结束暴涨暴跌的状态之后,A股市场走势会更加稳健,也将迎来更多的投资机会。

玉名 (私募基金经理):

市场情绪日渐稳定

美股近期出现多次大涨大跌的走势,作为全球性配置的外资面临流动性的影响,导致前期沪深股通持续大幅流出,间接上也强化了A股场内资金的结构性多杀多减仓行为。存量多杀多的量级大于新基金建仓量级,是行情调整的主要原因。

近期资金情绪在逐步恢复中,北向资金也开始回流市场,从当前A股的表现韧性强于欧美股市的情况来看,体现出的更多是中长线资金的持股信心。其实能看到我国的不同,先是全力解决疫情,然后定向精准浇灌,随后是各地方新基建计划,通过基础建设去刺激未来的消费,随后货币政策的宽松,这样更加有序。近期国内疫情已经开始零增长,数字增加的只是境外病例了,所以我们也看到一些不受疫情影响的行业活跃,第一产业最为典型,基本面逆势增长,所以农业板块频频活跃。

梳理一下近期盘面因素:农业、猪肉、科技、基建、水泥等很多板块,都是波段的走势,比如说3月18日最强的畜牧板块,实际上是连续6天调整后,第一次反弹,但并不平稳,3月20日继续调整,这两天又反弹回来;实际上,市场中更多的热点是类似于水泥板块,3月3日后,3月10日才有了反弹,但随后又是调整,3月18日有反弹,3月25日又调整。这就是为何很多股民只要涨起来追进去,就很容易被套,包括操作角度,前一日低点不买入的,次日买入的几乎都有被套的。包括我们看到近期涨得好的一些品种,几乎是从连续涨停或大涨,直接调整了,资金兑现欲望的情绪比较浓厚,快速锁定利润。

在股市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尤其是一些陷阱来自于思维误区,将相关因素背后的规律揭开,就能够从根源上解决很多问题,也能避免一些陷阱,有助于操作;同时,按照相关规律,才能够找到机会点,供我们参考。市盈率是动态的,资金对于个股看好的是未来,而非过去,市盈率高低不代表低估或机会,包括这一次2020年春季行情,我们可以看到高市盈率表现远远跑赢低市盈率指数。因为春季躁动和基本面无关,是春季窗口资金面充裕,各路资金盈亏归零后做行情因素起作用的。

余岳桐 (资深投资人):

反弹还未到结束的时候

近期,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肯定是反弹是否已经结束,从目前的情况看,反弹还远未到结束的时候。目前,几大指数60分钟分时均已形成了通子金叉的态势,这就是阶段性反弹最强的保证。而周四市场则完全是受到A50指数遇阻于通线压力后集体出现的回调走势。

接下来的关注点,一方面,要注意A50指数的12300-12400点区域支撑,这是多头最重要的防守位 ; 另 一 方 面 , 要 注 意 沪 指2750-2760点区域的支撑,这是60分钟分时子线和通线位置。也就是说,只要这个区域支撑不破,目前的回调都属于正常且合理的技术性回踩。从操作的角度讲,可以低吸调整到位的科技股,例如芯片、半导体、集成电路、国产软件等前期跌幅较大的品种。

但是要注意,新基建中的充电桩、智能电网、特高压等品种近期仍有补跌的风险。此时,可以对农业板块多加重视。1月份CPI同比涨5.4%,受疫情导致的生产不畅包括肉价同比涨幅较大,整个上半年CPI恐怕都将处于较高水平,从投资情绪上CPI高企利于农业板块投资。这其中,生猪养殖板块因为高景气,高盈利,高成长和低估值尤其值得关注。

全球市场周四都出现了高位震荡的走势,无论欧美股市还是亚太市场,都走出了冲高回落的形态。但仔细看看,也没什么奇怪,基本上各个指数都反弹到了日线中的大道通线附近,所以,简单研判全球市场已经无力再向上反弹恐怕也不准确,一个最容易的研判方法就是盯着各个指数的运行情况,60分钟分时基本上都是在回踩通线和子线的动作,只要这个区域支撑不破,反弹都会持续。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市场和全球市场在最近一段时间的联动还是比较明显的。

黄智华 (资深投资人):

A 股处于大箱体运行格局

本周以来,大盘再度探低后有所反弹,但成交量未能有效放大,市场反弹上行动量收敛。

上周指出,2013年以来,沪指最重要的低点均在20年均线上构成支撑,目前该均线位于2540点上下,估计调整在其之上形成支撑点。

沪指3月19日跌至2646点,跌近20年均线形成抵抗支撑,同时跌至去年8月6日2733点与今年2月4日2685点两低点连线处,至此3个低点连成支撑带,本周以来有所反弹,呈现阶段支撑效应。

从走势看,沪指2019年5月以来形成大箱体区间波动格局,箱体下边支撑带为上述3个低点连线,箱体上边压力带为2019年4月8日3288点、2020年1月14日3127点、2020年3月5日3074点这三个阶段高点连线。

该上边压力带同时为沪指2015年7月调整以来的长期下降压力线,即2015年7月24日4184点、2018年1月29日3587点、2019年4月8日3288点、2020年1月14日3127点等近5年来最重要高点连线(目前位于3070点上下)。

之前指出,该长期下降压力线可以说牛熊分界线,未有效突破前,市场结构性波动风险仍存在,未来如果有效上破或意味着长期下降趋势得到扭转,多头能量呈持续增强。

另外,2014年3月12日1974点、2019年1月4日2440点两重要底部连线,与上述长期下降压力线构成收敛形态,估计未来1年内将会呈重要方向突破抉择。

从形态上看,沪指今年2月中旬至3月中旬构筑阶段双顶形态,分别是2月21日3058点、3月5日3074点,颈线为2月28日2878点低点,3月13日跌破颈线后持续走低,至3月19日见低点2646点,完成阶段双顶形态量度跌幅。

阶段上,沪指2020年2月28日 2878 点低点颈线及目前位于2960点附近的年线或构成上方需要消化的压力区,如果该压力区不能有效收复和站稳,则本周三上涨缺口或有被回补的可能,近日市场反弹成交量未能放大,显示市场追涨仍较为谨慎,未来成交量能否持续放大是能否有效冲击上方压力区的关键。

新闻推荐

首批6家券商试点并表监管:或助释放资本 头部券商发展提速

证券公司并表监管试点正式落地!3月27日晚间,证监会宣布,将中金公司、招商证券、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中信建投、国泰君安6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