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产业链“焊花飞扬” 探访“中国动力谷”
新华社记者 阳建
走进“中国动力谷”湖南株洲,除了早春的暖意,还能深刻感受到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千亿产业链复工复产的火热。
早在2015年,这里就已成为我国首个产值突破千亿元的轨道交通制造基地,生产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70%的“大脑”“心脏”“神经系统”,超过70%的零部件可本地配套。
记者探访发现,这个担当中国制造“金名片”的产业链,面对疫情来袭,出现了可喜的“协同”复工复产势头———从“龙头”国企到中小民企,从主机厂到配套厂,整个产业链都已“动”了起来。
身为产业链“领头羊”,中车株机公司从11日启动复工复产,株洲本部及国内外分公司均开足马力,全面进入生产阶段。目前,所有海内外项目已悉数步入正轨,员工复工率超过90%。
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复工第一天,7000余名员工返岗,日均安排20余名试验人员实施各类重点试验;在中车株洲电机公司,全速推进南非22E机车、澳大利亚SCT机车、印尼雅万高铁等7个主要项目的牵引电机、变压器生产。
大企业提供防疫物资支持,配套企业解决用工问题,加强疫情期间信息交流,周边企业共享订单……轨道交通产业链上复工复产的“默契”达成。
连日来,为主机厂提供配套的九方装备集团,在接到动车、工程车、齿轮箱等重点项目订单后,内部联动排出生产计划,外部协调可复工相关方并签订责任状,加班加点保障生产稳定开展。
“根据主机厂的项目执行需求,结合当前疫情期间物料、人力等各方面实际,我们优化了部分生产流程,科学合理排班,有效保证了重大项目生产进度。”九方装备集团董事长周后葵说。
位于株洲高新区的湖南意华交通装备公司总经理魏宽喜告诉记者,复工复产要“全链联动”,零部件企业也不能拖后腿。目前,已有190人到岗,总体产能恢复80%。“疫情防护要做好,订单也不能耽误,我们正在加快节奏生产,因为新订单源源不断。”
“湖南省巨安人防工程有限公司缺两支测温仪,后续原材料储备不够,请求解决。”在株洲高新区驻企联络群里,来自市场监管局的驻企联络员刘自强汇报了自己摸排的情况。第二天,除了测温仪,3000个口罩一并送到了企业,原材料短缺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
为提供“点对点”帮扶,株洲市县两级组织部门抽调1.5万余名机关干部到基层一线,其中选派了2202名优秀干部担任驻企联络员。每天,驻企联络员用手机App汇报掌握的信息,市指挥部进行大数据分析,再会商拿出解决措施。
“发展一线也是‘战疫’前线。”株洲市决策层正在围绕员工到岗、原料供应、物流畅通等关键环节,整合资源针对性解决复工复产困难,不断增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各大产业链的韧性和弹性。
据株洲市经信局统计,截至25日,株洲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已复工复产1472家,复工复产率达91.2%。
焊花飞扬的车间里,一列列动车、磁浮、地铁,正在组装、测试、出厂……从“中国动力谷”出发,这些流动的“国家名片”会继续驶向世界各地。
(新华社长沙2月26日电)
新闻推荐
记者|陈祺欣2月26日晚,文化长城(300089.SZ)公告称,就公司收购北京翡翠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被诈骗一案向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