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华商文学院 泛文化时代里朋友圈的心灵美文能触动你吗?

华商报 2020-01-07 01:52 大字

本期主持人

庞洁:作家、2019柳青文学奖获得者

本期嘉宾

方英文:著名作家

樊志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导

陈晓辉:西北大学教授、散文创作研究者

什么是“泛文化”?有一种定义认为“泛文化”是创新文化内容的表达方式,让曾经高高在上的文化更接地气,更适合百姓尤其是年轻人的胃口,从而获得文化营销市场红利的创新思维。也有一种定义觉得“泛文化”是对文化内容生产及解码过程的创新性探索,多元文化的多样表达是核心内涵,从而填补期待视野与个性化消费需求之间的缺口,完成从内容生产、分发渠道到受众消费的全产业链对口服务。

泛滥了的泛文化现象,简言之,即什么都以文化为标杆,什么都冠以“某某文化”“某某学派”“某某定理”称谓,伪文化而行,曲解和伪学说夺取大众信任,在电子网络手机阅读里尤为盛行。手机阅读里的伪文化与伪鸡汤,考验着这个时代的文学品味,考验着这一代散文作家、艺术家们的散文理念。

有人说“泛文化”已成为百宝箱,各种贩卖,甚至有由庸俗走向恶俗的趋向,使整个民众的文化鉴赏与阅读走向误区;也有人说,泛文化拉高了全民的文化素养。在泛文化时代里,散文家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写作?究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泛文化,来提升文化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这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重点。

朋友圈的心灵美文能触动你吗?

“现代社会,每一个人都想让别人看我”

方英文:泛文化,按字面的意思,指泛滥的文化。说到朋友圈,我也有发朋友圈的习惯,每天发两三条。在我看来,朋友圈也是一种传播的形式,有的人读的低俗,有的人读的高雅,就像一个商场,各有选择。总体上我认为,科技的发展对人类有好处。如果没有朋友圈,很多内容我们不知道,尽管碎片化一些,但很多知识很快还是学习到了。

朋友圈里发的内容,你是记者,编辑,还是领衔主演,并审稿,最终通过自媒体全部完成。一般人发朋友圈也不是完全为了让陌生人看,其实就是给朋友、亲戚看,而这种方式很快能够传达信息。现代社会,都关心自己,每一个人都想让别人看我,所以泛文化,对整体的明智程度,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降低了。

文化,我认为是文雅、文明的人际关系。文学,是研究作品的学问,我上大学写作品,老师说我们不务正业,没文化。文化文学文明,有重叠的地方,但也有各自独自的程式。乡村老人,对乡村的二十四节气,民俗,他都清楚,你能说他没文化吗,他是口头传承的文化。而文艺创作是很复杂的,创意写作肯定是有模式的。我们其实可以讨论文学的技术层面,文学难道没有一点技术含量吗?人物怎么设置?语言如何组织?都是需要学习的。

樊志民:方英文作为著名作家,他的朋友圈在我看来,都有种类似世说新语,看似诙谐,其实深刻。他将形成的一些认识点,通过朋友圈展现出来。

泛,除了用来形容水的汹涌、漂浮与冒出以外,其实也是生物工程的概念。发酵技术应用于面食加工、酿酒,其实就是一个“泛(发酵)”的过程。通过发酵死面变发面,于是便有了美味的馒头与面包。《周礼·天官》中讲:“酒政举酒之改令……辨五齐之名:一曰泛齐,二曰醴齐,三曰盎齐,四曰醍齐,五曰沉齐”,也就是说把整个发酵过程分为五个阶段。“泛齐”,先是发酵开始,产生大量气体,谷物膨胀;“醴齐”,接着糖化作用旺盛起来,醪味变甜,并有薄薄酒味;“盎齐”,再接着发酵旺盛,气浪很多,伴有嘶嘶的响声;“醍齐”,再往后则酒精成分增多,颜色逐渐转红;“沉齐”发酵完成,酒糟下沉。有了泛的过程才把糟粕与酒液相区分,有了清盎之饮。

泛的概念用于社会、经济与文化,也可以理解为活泛与动态,成为社会进步发展,信息多元化时代的重要标志。基于这样的理解,我认为“泛文化”概念的出现是一个进步。实际上有泛的过程,才有一个鉴别的过程。从社会进步方面,反倒有一些正面意义。

陈晓辉:“泛文化”的核心在于打破文化壁垒,实现多元融合,契合社会需求,其本质在于对创造性的强调。

作为推动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强调创造性绝对无可厚非。不过,创造性长期被曲解,主要表现在:一是把创造性当成神或者伟人的专利,把大量普通人驱离于创造,使创造性失去最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严重扼杀了创造性艺术品产生的可能性;二是把“无中生有”的原创性当成创造的根本,把创造变成一种无法企及并缺乏判断标准的幻想,使大多数参与创造的艺术家失去信心。

根据伯格森的论断,创造性是人的一种生命本能。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性,创造性并非原创性,其本质是人的一种“有中生有”的智慧和能力。我们本该让创造性回归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让它成为普通人通过努力就可以实现的理想。也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各种事物的升级更新。文学创作也不例外,比如,《美文》杂志之所以提出“大散文”概念,也是基于跨文体融陈出新的目的,是一种“泛文化”行为。从这个角度来讲,“泛文化”概念的提出不仅没有不当,反而是一种顺应时代,积极寻求创新的举措,值得肯定和推广。

泛文化使民众的文化鉴赏与阅读走向误区还是拉高文化素养?

“泛一点没关系,但不能滥”

樊志民:如果用了文学文化这个概念,我认为它还是有一些层次的。每一个人都可能会表达想法,宣泄情绪,但我们认为简单的、随意的、粗鄙的宣泄就是文化吗?就是文学吗?我看不是。

中国文化传承几千年,语言和文字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可能因为方言无法口谈,但我们可以笔谈,实际上,就是这样雅的东西,让我们的文化没有离散。如果我们的口语完全进入我们的文学,这是可以的吗?

文学文化可以俗一点,但必须牢记它毕竟是文学文化,泛一点没关系,但不能滥。我不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文学家,文学文化起码有一个准入的门槛。

庞洁:首先,“泛文化”表面繁荣的背后是精神的贫瘠和审美品质的缺失。新媒体在潜移默化改变着我们这个时代的写作习惯,我们大部分作者还没有意识到新的阅读方式已经到来,文艺创作担当着当下“明德引领风尚”的职责。而散文写作最能体现这一特征。整个社会出现热点的时候,新媒体散文马上有反应,但是我们的纯文学散文作品是慢的。新媒体散文因其便捷、快捷,缺乏必要的沉淀,整体松散,精神品格不高。我们每天打开微信,每天都面对那种“鸡汤”,其实“鸡汤”就是散文的一种。

作为文学编辑,每天接触到最多的却是来稿中的琐碎化、同质化的表达,平时读到的很多面貌雷同的文章,大多是优美文辞的堆积,内容空洞。还有一些写自然的所谓文化散文,呈现出对大自然失敬的无畏无知的傲慢,要么就是写成了轻浮的到此一游攻略,这样的写作有没有意义呢?对你个人可能是有的,但是否能唤起他人的共鸣可能就是个问题。每个作家要凝聚审美品质,要写出具有审美独一性的散文,强调人文精神的在场,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

陈晓辉:人们担忧“泛文化”造成的伪文化、鸡汤文泛滥现象虽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必将其当成洪水猛兽,避之不及。原因在于,一方面,“泛文化”标志着一种文化的平等主义,它以狂欢化的方式为广大作者提供了一个发出个体声音,实现自我诗化的渠道,确保了个体书写和表达的权利;它为众多读者提供品类繁多的文艺创作,满足了他们多元异质的阅读诉求。另一方面,从创意写作的视角来看,本来就存在作为艺术的文学和作为商品的文学。这就意味着总是有一些作者在坚守严肃文学的创作,保持并引领着时代的艺术品质,同时也有一些作者尝试更加商业化的创作,以赚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泛文化时代里写作姿态应该如何?

“自我挖掘,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期待”

樊志民:我可能对传统农业社会的文学文化带有一种偏爱,工业和城市文明没有给文学留下太多的空间,信息流让我们的笔慢慢拿不动了,字都不会写了。有人告诉我,在这样一个时代讲效率,你写的东西没人看,发到抖音上就有人看,所以看起来和生活很接近,但实际上和我们的成长不近。

作家只要把自己在最精华的年代,感受到的文化写出来就可以,过分追求泛也可能什么都写不好,也写不出来了。

陈晓辉:从“泛文化”的诞生可见,它是作为“话题”被制造出来的,也是文化商业的产物,今天我们以它作为讨论话题,也是出于同样的意图。在愈加专业化的时代,文艺分类意味着作者、读者群体也应该分类。传统作家关注严肃文学创作,注重思想性、艺术性,他们有自己的读者群体,而商业作家关注大众文学生产,注重经济性、可读性,只要不低俗恶俗媚俗,也有存在的价值,有它的读者群体是极其自然的事情,大可不必惊慌失措。我们应该相信读者有自己的鉴别能力,过于粗俗的作品将一定失去自己的读者。一个文体的消失,一定是它的读者消失了。一个文体的诞生,一定是它用真诚的表达与读者达成共情。真诚地表达一定是属于自我的,也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尘归尘、土归土”,每一个散文作者都应该自我挖掘,发现自己的真心和真情,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期待。这是作家最重要的写作姿态。

庞洁:泛文化时代,很多人误把各种琐碎的个人意见当成公共常识。当代中国散文弥漫的个人化写作和部分追求闲适意味的倾向,不仅使散文在思想维度上显得轻飘,也使得很多文本疏离“底层”,少了心怀天下的情怀。当然小说、诗歌等其他文体的写作同样存在这个弊病。

如果作家整天关注的是吃喝拉撒等琐碎东西,那么关于星空、关于人类自身、关于精神、关于未来、关于公正的、正义的东西都会缺席。特别在自媒体时代,谁都可以随便写东西,没有编辑把关,这种“自由”被过度消费,散文写作中呈现出更严重的犬儒化、乡愿化。

今天我们所处的世界有复杂的信息量,不仅仅对散文家,对每个人都是巨大挑战。优秀的散文家应该有一个本领,要成为“生命感受器”,要吞进庞大的信息,经过消化和反刍,最终分泌出独属于他的时代经验和认知,作为读者,我通过读这位作家的散文,将更直接、更犀利、更清晰的认识这个世界,从这个角度上看,对散文这种最轻松的文体的要求一点都不低于小说和诗歌以及其他文体。

文化总以一种形式和载体表现出来并加以传承,这些形式和载体反映着文化的厚度和层级,记录着时代的特征。任何时候,失去了精神依托和人文情怀的所谓“文化”都是不会长久生存的,被时代贴上什么标签并不重要。在今天市场经济大潮,以及全球化、信息化浪潮汹涌澎湃的时代,我们面对空前繁冗巨大的信息与诱惑,回到文学本身,优秀的作品更需要经过千锤百炼与去粗取精。文化与文学的尊严永远不在互联网经济巨浪中,不在朋友圈的碎片轶事里,不在阅读量动辄“10万+”的速朽鸡汤文中。

(嘉宾发言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栏目立场无关)华商报记者 刘慧 王宝红 文/图

新闻推荐

从“野蛮生长”到“补缺自省” 千亿市场直播行业火热的背后

从农货直播助推扶贫,到公益直播带动爱心,再到法院直播法拍创新纪录,直播业态全面爆发,成为新的流量入口。然而火热的背后,电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