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光伏行业洗牌加速,两大新变化值得注意|A股2020投资策略⑨

界面新闻 2020-01-05 08:01 大字

文|特约记者 曹因心

编辑:陈菲遐

2018年的“531光伏政策”开启了中国光伏产业深度调整之门,2019年整个光伏产业恢复缓慢。受到2019年度光伏指导性政策延迟公布的影响,行业惨淡经营。与此同时,政策更是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定下了市场化竞争配置项目的基调,依靠固定补贴的时代将终结。

2020年,光伏业会变好吗?

新增装机量高速增长时代一去不复返

由政策驱动向技术主导,是中国光伏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导致光伏产业目前对政策保持较强的敏感性。

2019年度的光伏指导性政策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国家能源局直到5月底才正式下发《关于2019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该《通知》传递的信号是,通过限制补贴总额、不限制装机规模的方式,将光伏产业未来发展朝市场化竞争方向推进。彼时业内曾测算,国内符合市场化竞争配置的光伏项目超过50GW,前景可观。但实际上,7月份公布的2019年光伏发电项目国家补贴竞价结果远低于市场预期,符合补贴条件的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约22.78GW。这背后,是竞价补贴项目落实时间,影响到了新增装机量。

政策的延迟公布和机制的巨大变化,导致大量光伏项目(业内预计约20GW)结转至2020年,最终使得2019年度的光伏新增实际装机量大幅下滑。继2018年度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下滑至44GW后,去年前三季度,光伏行业新增装机量仅有15.99GW,同比下滑约54%。业内普遍预计,全年度的数据可能不足30GW。

于是,从业者们将希望放到2020年,希望能够迎来光伏产业真正的复苏之年。

行业洗牌加速 头部效应持续显现

纵观光伏企业的2019年,头部公司竞争优势越来越大这一特征逐渐显著。

2019年有关光伏企业的最后一个坏消息来自江西明星光伏企业旭阳雷迪。12月31日,旭阳雷迪子公司九江市旭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一项全体裁员的公告,拟于2020年1月31日与全体员工终止劳动合同关系。在此之前,旭阳雷迪已在2019年4月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作为曾经的光伏巨头、硅片“大户”,旭阳雷迪在纵横光伏产业十余年后黯然离场。类似旭阳雷迪这样的老牌企业在2019年遭遇失败并不是个案,海润光伏退市、向日葵(300111.SZ)转型……部分老牌光伏企业逐渐退场背后,国内光伏产业新的竞争格局正在呈现。

另一方面,2020年的第一个交易日里(1月2日),A股光伏板块最耀眼的明星或属于隆基股份(601012.SH)——总市值重新回到1000亿。

尽管2019年光伏行业需求较为惨淡,但头部光伏企业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优势,获得了业界和资本的认可——多只A股光伏公司2019年度股价大涨,部分甚至创下历史最高市值。

实际上,虽然新增装机量下滑严重,但A股光伏板块在2019年的表现却十分显眼。以Wind光伏指数(884045.WI)和申万光伏设备指数(857333.SI)为参考,2019年,两只指数年度涨幅分别为26.58%、40.05%,均扭转了2018年大幅下滑的局面。

从个股表现上看,12只光伏概念股2019年度股价涨幅超过50%。不考虑2019年新上市的福莱特(601865.SH),涨幅居前二的股票分别为东方日升(300118.SZ)、晶瑞股份(300655.SZ)。年度涨幅分别为144.79%、140.12%。值得一提的是,隆基股份、通威股份(600438.SH)均在2019年创下历史最高市值。

数据来源:WIND、界面新闻研究部

纵观涨幅居前的A股光伏公司不难发现,备受二级市场青睐的光伏企业几乎是制造环节的龙头公司。那么,为何出现这一现象呢?

受政策影响,我国光伏市场在2019年并未表现出积极需求,新增光伏装机量出现下滑。实际上,在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多数光伏企业选择观望。而当政策明确后,由于竞价补贴项目执行周期短,促使产业链各公司持续观望的意愿增强。因此相当部分的存量项目将结转至2020年,导致新增装机量出现萎缩。

但这对于制造端而言,需求并未停止,产量高歌猛进。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统计,2019年1-10月,国内多晶硅、硅片和电池片总产量分别达27.6万吨、113.7GW、93.3GW,同比分别增长34.6%、46.1%、54.2%,并且上述三类光伏产品的产量已经超过2018年全年的产量。

对下游电站项目而言,中上游的光伏制造产品相对是必需品。因而,即便2019年度实际新增装机量下滑,但并未影响下游对中上游制造品造成较大冲击。于是,光伏制造端头部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愈发将市场份额集中。

此外,在国内市场预冷的情况下,头部光伏公司大举进军海外市场,从而弥补国内市场萎缩出现的需求缺口。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19年1-10月,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达177.4亿美元,超2018年全年总额,同比增长32.3%。其中,组件出口额大幅增长39.6%,出口量达到58GW,同比大增超过75%。

另一方面,头部光伏企业技术优势尽显,这一情况也将延续至2020年。

2019年是中国光伏产业走向平价上网的关口之年。面对度电成本不断降低的需求,持续提升光伏技术成为行业共同的选择——硅片方面,大尺寸硅片竞争愈发显著,如单晶领域形成了以隆基股份的166大硅片和中环股份(002129.SZ)的210大硅片两大阵营;在电池端,量产的多晶硅PERC、单晶PERC电池的效率持续提升,钙钛矿电池、异质结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的研发也逐渐扩大。

“国家队”主导光伏电站投资

2019年12月20日晚间,保利协鑫(03800.HK)及协鑫新能源(00451.HK)发布公告称,协鑫新能源与中国华能订立一份合作框架协议,以出售协鑫新能源位于中国的若干光伏电站,或协鑫新能源集团之若干负责经营该等电站的项目公司。

2019年类似案例不在少数。2019年3月、4月,江山控股(00295.HK)分别与中广核太阳能、国投电力(600886.SH)签订协议,出售总计约130MW电站;11月,顺风清洁能源(01165.HK)发布公告,向中国核电出售490MW光伏电站,交易金额超过18亿元。

作为中国光伏电站领域的头部企业,江山控股、协鑫新能源、顺风清洁能源向国企抛售电站资产的行为,反映了国有企业的实力。这种情况将在2020年继续延续。

纵观整个光伏产业链,在上游制造业,由于技术迭代速度快、竞争激烈,国有企业几乎退出,民营企业优势显著。但在下游,国有企业尤其是在2019年加速取代民营企业,开启主导电站投资时代:一方面,国有企业不断接受民营企业所持有的光伏电站,大力竞争竞价补贴项目;另一方面,凭借资金优势,国有建设企业牵头总承包EPC项目,再交付民营企业分包施工。

以2019年平价上网和竞价项目结果为例,根据智汇光伏的统计,项目规模居前五名的企业中,国企占据三席:国电投2.77GW位居第一,中广核1.52GW位居第三,华能集团1.14GW位居第五。

实际上,自2018年“531光伏政策”实施开始,受到资金压力,大型民营企逐步退场,中小民营企业更是基本离场。一进一退之下,未来光伏电站投资环节将由“国家队”主导。

新闻推荐

丁祖昱:长租公寓估值回到了两年前的起点

“上半年拿钱,下半年没钱,对于大多数的房企来说,2019年的资金压力非常大。”2019年的最后一日,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在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