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曾?烧钱“攒”1.3亿用户如今留下16亿元巨债 电商拼购平台淘集集将破产清算或破产重整

江淮晨报 2019-12-11 07:13 大字

淘集集宣传页面。

12月9日,电商拼购平台——淘集集通过官方微博宣告,公司本轮并购重组失败,将寻求破产清算或破产重整。这距离淘集集宣布并购重组只有短短两个月。

目前公司状况如何?商户又面临哪些后续的问题呢?记者10日前往淘集集上海总部进行了探访。

并购重组失败总部人去楼空

记者来到淘集集所在的27楼后发现,公司门口贴着破产清算的声明,整个楼层已经没有任何办公的迹象。

“我周六周日也在这边,但是他们(员工)昨天把东西都搬了,所有的私人东西基本上都拿走了。也没有一个高管,没有一个领导给我们说,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办,他们欠我们的钱该怎么办。”一位淘集集商户表示。

讨要欠款的除了商户,还有负责推广活动的广告商。淘集集在4月和广告商签订了700余万元的合同,合同规定,淘集集会在每月结清广告公司的费用。“实际执行过程当中,他们都是按照比例先付一部分。然后就一直垫,越垫越多,到9月份已经达到了700多万元。”

曾提两种解决方案均未实现

记者曾在10月份采访淘集集首席执行官张正平,当时公司还试图推出两种协议方案,解决近16亿欠款问题。“第一种方案就是先收取一定的货款,然后其它的债务等我们有偿付能力的时候继续还清。第二种的话就是债转股的形式。”

但显然两种方案最终都没能实现。公司员工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无法联系到张正平。

专业人士表示,如果法院已经受理淘集集的破产申请,商户应当及时联系法院,或者法院指定的破产管理人,做债务申报。

上海市新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蒋振伟表示,对商户款项的话,看它的资产是不是足以支付。如果不足以支付的,可能是按比例来进行一个分摊,或者按比例来偿付。

昔日黑马无力回天烧钱圈地套路难赢

社交电商平台淘集集2018年8月正式上线,打着“买的多,赚的多”的口号,主打低价拼购,上线2个月就获得A轮融资4200万美元,估值达到2.42亿美元。不过,正是激进的烧钱获客方式让淘集集背负了巨大的资金压力。

今年以来,淘集集已经亏损近12亿元,9月淘集集被曝疑似资金链断裂,12月3日,淘集集宣布与国内大型集团签署股权投资协议,正处于等待打款阶段。6天后,也就是12月9日,淘集集宣布破产。从“爆雷”到两个月挣扎求生,淘集集最终无力回天,昔日“黑马”从创立到破产仅用了一年时间。

■新闻链接淘集集为什么走向失败?

激进“烧钱”

烧钱堆砌的往往只是空中楼阁,很容易坍塌。

天眼查显示,经营淘集集的公司名为上海欢兽实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2017年5月,注册资本100万元,张正平出资99万元,占比99%。

淘集集的口号是“买的多,赚的多”,用户邀请亲友参与拼团,满足人数要求后可享受低价购买的权利。淘集集还设计了一整套“现金补贴+分销返利”体系,用户可以通过购买分享行为获得金币提现。同时,淘集集还鼓励参加VIP会员,无需拼团即可享受低价。

淘集集曾宣称,只用接近一年时间就获得1.36亿用户。

根据公开资料,2018年8月,淘集集正式上线,一度发展迅速吸引超过1亿用户。2018年10月,淘集集曾进行4200万美元A轮融资,险峰旗云、老虎基金等为投资方,估值达到2.42亿美元。

不过,激进的烧钱获客方式让淘集集背负了巨大的资金压力。

今年6月,张正平在致伙伴们的道歉信中说:“从2019年6月起,人生走了趟过山车。6月初启动B轮融资,很快拿到了多个口头OFFER,当时自信满满要把淘集集做成百亿美金以上企业。进入7月,由于内外部一些因素,业绩增长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销售额出现停滞,这里我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想通过融资款来解决当前增长的问题,延误了最黄金的自救期,策略上选择了继续亏损获取用户。进入9月,由于融资迟迟得不到确认,现金流开始下降,危机已经来临,9月25日有人煽动供应商集中上门挤兑货款。”

正如张正平自己所述,由于融资不顺,数千家平台商家的货款和保证金,被淘集集挪用于市场增长费用,拉新增用户。按照淘集集的计划,如果用户数量增速上去了,投资方的资金到账,正好可以弥补所挪用的商家货款。但这种做法引起平台供应商的极度不满,最终引发9月底到10月的商家上门讨要欠款的爆雷风波。

并购重组失败

面对危机,张正平及淘集集在努力寻求并购重组来“自救”,将并购款用于归还欠款,以避免公司直接清算。

10月31日,淘集集通报说:并购重组进展顺利。

12月3日,淘集集公告显示,其已经与国内大型集团顺利签署股权投资协议,目前处于等待打款阶段。

不过,张正平在“已尽力未尽责”的公开信中表示,自救已经失败。

综合央视财经、《中国证券报》

新闻推荐

银保监会:两全保险产品应当以5年期及以上为主

中国银保监会10日发布通知规范两全保险产品发展,明确两全保险产品应当以5年期及以上业务为主,同时对5年期以下两全保险产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