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全国法院3年执行到位4.4万亿元 351万名失信被执行人履行义务

安徽工人日报 2019-01-26 07:18 大字

本报讯(记者卢越)记者近日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2016年至2018年三年,全国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2042万件,执结1939万件,执行到位金额4.4万亿元,351万名失信被执行人迫于信用惩戒压力自动履行了义务。

据了解,三年来,生效裁判文书的自动履行率逐年提高,2015年为44.76%,2016年为50.52%,2017年为56.97%,强化执行力度的效果逐步显现。

“执行难”,曾经难在找人查物。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建立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即“总对总”查控体系,通过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手段查控被执行人及其财产,法官足不出户便可冻结甚至扣划老赖存款。

当前,“总对总”查控体系与16家单位和39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联网,可以查询被执行人全国范围内包含不动产、存款、金融理财产品、船舶、车辆、证券、网络资金等在内的16类25项信息。数据显示,现在一名法官一年通过网络查控系统执行到位的财产,相当于过去10年的总和。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国法院通过最高人民法院“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为6038万余件案件提供查询冻结服务,共冻结资金4136亿元,查询不动产信息984万条,查询到车辆5142万辆、证券1421亿股、渔船和船舶194万艘、互联网银行存款257亿元。

义乌的被执行人宗某带着儿子去一家贵族小学报名,被拒之门外。原因是他因欠陈某货款尚未支付,被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法院列为限制高消费人员,子女不得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宗某急了,连忙去找申请执行人陈某还款。

自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建立以来,越来越多宗某这样的被执行人主动联系法院,履行早该履行的义务。

从2013年10月至2018年12月31日,全国法院累计限制1746万人次购买机票,限制547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仅中国工商银行一家就拒绝失信被执行人申请贷款、办理信用卡247万余次,涉及资金达到114亿元。全国351万名失信被执行人迫于信用惩戒压力自动履行了义务。

此外,各地法院还因地制宜,积极创新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戒措施,通过抖音、手机彩铃、广告电子屏等各种贴合当代生活传播方式的惩戒方法,增加被执行人的失信成本,形成对失信者人人喊打的氛围,使其“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据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刘贵祥介绍,从2018年开始,虽然执行案件量还在增加,但是纳入失信名单的人次在下降,出现了拐点,说明综合治理初见成效。

新闻推荐

双五星基金收益翻五倍 长盛成长价值诠释长跑风采

在不断变化的市场行情中,对于基金产品而言,中长期投资业绩及稳定性或可体现基金核心投资价值。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