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为什么你对别人难以产生信任?

大众日报 2018-12-28 11:14 大字

■速读

不信任因素一旦产生,可以通过DNA传递后代100年!你对别人难产生信任,可能是遗传自你的祖先!透过基因,解读数十万年的人类历史。这本书将彻底颠覆人类认知,这本书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立明整理

被家人或朋友出卖

奴隶贸易在非洲存在了好几百年,事实上有四个不同的奴隶贸易市场。在有奴隶买卖的社会里生活,生命毫无保障。在那漫长的岁月里,被人绑架的危险随时会出现。然而,危险并不总是来自外面。有些村民发现自己不是被近邻欺骗出卖的,而是被自己的家人给出卖的,目的竟是为了还账。也许正是从那个时代开始,信任危机就这么一代一代传承了下来。

19世纪的德国传教士,西格斯蒙德·凯勒询问了140多个曾经是奴隶的人,想了解他们是如何被卖为奴隶的,几乎20%的人说是家人或朋友把他们出卖的。有一位曾经在20世纪90年代和多哥格布赖族的人接触过的人类学家说,这些人对那个时代有着“异常清晰的记忆”,而且说起这事来语气很平静,毫无悲愤之意。出卖亲戚的人通常是男人,按照传统,男人对于他们姐妹的孩子拥有所有权。即便是现在,格布赖族里当舅舅的人还经常对外甥开玩笑说要把他们卖给奴隶贩子。

非洲的奴隶买卖已经结束了一个多世纪,这种制度对于非洲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有着什么影响呢?学者纳恩发现这段历史的遗迹不但在物质生活和公共机构中流传了下来,而且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有影响。

纳恩多年来,一直在档案堆里搜寻收集十万多奴隶的档案记录。当纳恩还在读研究生时,就对有那么多被朋友和家人出卖为奴的亲身经历的报告深感惊愕。大约有20%的奴隶被关系很近的人出卖。纳恩想知道这种背叛有什么样的长期影响。有一天,他认识了一个询问同一个问题但目的不同的人。这个人叫伦纳德·万奇肯,是在纳恩作有关奴隶数据的演讲后认识的。万奇肯是在贝宁长大的,而贝宁是遭受奴隶买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纳恩关于奴隶买卖是如何影响现代国家经济的观点与万奇肯的看法不谋而合,万奇肯认为“信任”观念是问题的关键。

他们凭直觉认为,从“信任”这个概念入手,能找到奴隶制度可能依然影响着现代经济体的方式,但他们的目的是寻找证据。当然了,信任对于任何经济体都是至关重要的,社会要想发展贸易,就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信任,这是最起码的条件。如果人们相互不信任,他们就不愿意做任何生意了,小到简单的物品交换,大到复杂的签约生意。然而,在经济学领域里,以前还没有人试图调查历史、信任和经济的关系。

总而言之,信任是一个文化因素,而“文化”又是一个模糊的、不明确的概念。纳恩和万奇肯尽可能给出一个简单的定义:文化是人们作决定时所采取的、以自己的实际经验为基础的最基本的标准。人们总是问自己:“我到底信不信任这个人?”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在作出决断时有不同的标准。

研究人员发现,一般来讲,关系越近,得到的信任也就越深,人们给予朋友的信任多于政府官员,这是普遍规律。这个规律也适用于奴隶贸易问题,一百年前卷入奴隶贸易越深的群体也是现在信任理念越缺乏的群体。在现代非洲人中,那些自己的前辈曾在奴隶贸易中遭受创伤较重的人,比那些前辈受创伤相对较轻的人,缺乏信任观念,他们不但不相信地方政府和同民族的人,也不相信亲戚和邻居。

不信任文化

是奴隶贸易引发了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互不信任吗?这种不信任文化一直传承至今,对原地区的居民依旧有影响吗?有很多迹象表明,二者之间或许真有必然联系。通常来说,如果亲眼看见了无辜的人突然被人抱走,或者被当作奴隶卖掉的情景,你从此就不会再相信别人了。不轻信别人可能会使人活得好一些,起码自己不会被人当奴隶卖掉。大人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都会教他们要小心谨慎。奴隶贸易与对人失去信任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还可以从另一个侧面来解释:奴隶贸易不但使人不再信任别人,也使人失去了别人的信任。或许人们不相信像贝宁这样的国家的人,是因为他们不值得信任。在这样的国家里,首领对自己人下手,家人出卖自家人。这种“背叛”文化与“不信任”文化是否是一同遗传下来的?答案是“是”,但不完全是。纳恩的分析揭示出:当年受奴隶贸易灾害最深的地区的民族群体和地方政府如今也最不受人信任。

有前辈曾在奴隶买卖中沦为奴隶的人更有可能不认可当地的议会议员,纳恩解释说,这很可能是对这些地区议会的准确评价。然而,即便是不考虑对方值不值得信任,受奴隶贸易灾害最深的国家都有大量的不信任的现象存在。

天地出版社有人断言,不信任和对历史缄默的习俗会延续一个多世纪,但纳恩和万奇肯对此感到费解。一般来讲,我们不认为人的观念或心态会持续这么长时间,难道人的观念和情感有可能继续遗传下去吗?

种姓制度

21世纪的遗传学最有趣的发现之一,就是遗传并不像我们害怕的那样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文化历史给予我们的影响比我们知道的要更加深远。文化的作用会延续多久呢?世界银行的高级经济学家卡拉·霍夫,通过对印度的种姓制度和决策进行调研,提出了自己深刻的见解。

种姓制度是一种社会等级制度,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虽然从历史上看,种姓制度具备一些灵活度,使得个人可以改变自己的种姓,但自从英国统治印度以来,种姓制度的划分是很严格的。高贵种姓总是拥有更多的自由、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权利,而低贱种姓总是干些卑微的工作,比如处理死尸、打扫厕所等。高级阶层把最低的阶层叫作“贱民阶层”。划分贱民阶层的做法在50年前就被废止了,今天,各种姓在法律上的区别已被根除,很多社会差异也被抹平。一个属于高级种姓的人不见得一定就富有、受过高等教育,或者与当地的政界有联系。然而,各个群体仍旧严格监督着种姓之间的社会界限。高贵种姓与低贱种姓的人结成夫妇,被私刑绞死、强奸或殴打的事件屡见不鲜。2014年4月,一个17岁的达利特(属于贱民阶层)男孩被一群高贵阶层的人殴打、勒死,就是因为他们看见男孩和他们的妹妹坐在一起。据报道,种姓歧视和种姓暴力在印度80%的村庄都发生过。

霍夫调查了现如今群体内部的团结程度是如何受到种姓制度影响的。她安排了很多次试验,让来自高贵和低贱种姓的三个人玩一个欺骗和惩罚的游戏。她发现,来自低贱种姓的人不愿意惩罚任何人,无论骗子属于哪个种姓。然而,当骗子来自其他种姓时,来自高贵种姓的人却非常乐意惩罚那些伤害到自己同一种姓成员的骗子。即便把财产、受教育水平和政治参与度考虑在内,种姓的影响依然是相同的:已经获得特权的人是相互支持的。

霍夫认为,愤怒的惩罚和强烈的群体认同在高贵种姓家族里传承了下来,因为这有助于维持他们的权利。考虑到高贵种姓在印度享有特权的历史相当长,因此,这些处事态度看来也已经在许多家族里传承了几百年。

《基因中的人类简史》

[澳]克里斯廷·肯奈利著

译者:李孚声杨欣然

天地出版社

新闻推荐

前11个月全国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11.8%

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数据,1至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1.8%,增速比1至10月份放缓1.8个百分点。1至11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