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名社长总编辑走进黔东南 改革开放看西江千户苗寨乡村旅游扶贫范本
十一月的贵州雷山西江千户苗寨,游客来往穿梭,风景如画。旅游兴村、旅游致富已被社会关注成为“西江模式”,乡村让城市更向往,在西江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但1978年的西江,并不是现在的经济旺、百姓富、产业兴、民族文化得到较好保护与彰显的民族村寨,而是一个经济滞后、贫困面较广、文化保护乏力的传统村落。
2008年全省第三届旅发大会在西江千户苗寨召开后,西江才正式作为景区对外开放。经过近十年的旅游开发,西江苗寨游客量从2008年的78万人次增加到2017年的60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从1亿元增加到49.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倍和49倍。2007年,西江苗寨村民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到2017年人均收入猛增到15000元。西江苗寨成为贵州省乃至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旅游产业发展迅速
改革开放以前,农业在西江苗寨占据主导地位。改革开放后,西江苗寨开始零星出现各种经营商户,到1995年,整个村寨仅有10户人家从事商业经营,20来户人家从事刺绣品加工,整个苗寨生计单一、经济薄弱,没有任何现代产业作为发展基础。
2008年,随着“省旅发大会”的举办,西江苗寨传统的单一农业生产结构逐渐被打破。2009年,西江旅游公司建立后,积极发挥国有龙头企业的市场活化、带动作用,紧紧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几大要素搞建设、抓市场,有力带动了相关市场主体的“包容性增长”。截止到2018年6月,累计在西江苗寨景区注册的旅游生产经营主体达1600多户,总量比1995年增长了40多倍,形成了较完整的旅游服务产业链;在西江全寨1300多户农户中,99%以上的家庭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旅游的开发,在参与旅游的同时,虽然有部分农户依然从事农业生产,但总体上整个苗寨已逐渐实现“生产农业”到“休闲农业”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农业生产已经不是西江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目前,旅游业已成为西江苗寨的支柱产业,成为人人能够参与、个个可以获利的主导产业。
十年来,旅游的开发基本实现了西江苗寨的生计方式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此外,通过旅游的“溢出效益”,西江的旅游开发还带动了周边附近20多个村寨养殖业、种植业和银饰加工业的迅猛发展,也对雷山的县域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目前,西江苗寨已成为贵州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标杆和旗帜。
脱贫创富成效显著
从根本上说,西江苗寨开发旅游的初心,是为了解决地方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2005年,西江苗寨人均年收入仅为1431元,村民辛苦劳作一年,收入仅够家庭维持基本的生活。因此,2008年以前,西江约有1500名青壮年劳动力主要前往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沿海发达一带进行劳务输出,赚钱以贴补家用。2008年旅游开发后,西江苗寨外出务工人员开始回流到本寨就业创业,截止到2017年年底,西江整个村寨社区青壮年劳动力在外打工人数可以忽略不计。
2008年以前,西江苗寨社区大部分居民的收入仅仅只有农业收入和劳务力输出收入两个项目,收入来源单一且不稳定,随着2008年旅游开发的兴起,西江苗寨社区居民的收入来源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根据2018年对全寨1154户村民经济抽样调查分析显示,西江苗寨景区2017年人均年收入达到了 2 2 1 0 0 元。户均约为86190元。
目前,西江每户村民获得的旅游收益主要体现在“奖励性收益”、“就业性收益”、“经营性收益”和“资产性收益”等四个方面。“奖励性收益”西江旅游公司每年拿出18%的门票总收入,以民族文化保护奖励的形式分配给西江寨子里的每家每户。因此项收益的制度化,民族文化保护奖励经费已成为西江苗寨村民的刚性收入,受益覆盖率达到100%。从2009年至2017年,累计发放1亿多元,户均累计达7万元以上。“就业性收益”,据2017年不完全统计,西江苗寨参与各种旅游就业的村民在1000到1600人左右,在旅游旺季,这些就业岗位能带来的收益每月有2000元至3000元之间。“经营性收益”,到2017年年底,西江苗寨从事各种旅游经营的农户总数有近500户,受益面覆盖到整个社区家庭总数的30%左右,每户经营性收益少则几万元,多达几十万元。“资产性收益”,到2017年底,西江苗寨景区约有500多户将自己房屋进行租赁,每栋房屋年租金都在万元以上,尤其最近几年,由于西江旅游的井喷和客流的增长,房屋租金普遍在5万元到50万元之间。目前,整个西江苗寨景区有房屋和门面出租的家庭占到整个村寨家庭总户数的30 %左右。
此外,通过景区带村、辐射周边、龙头企业带动等作用,周边村寨以及雷山县内各村寨约有2000余人常年不间断在西江景区打工。
旅游品牌日益响亮
早在20世纪80年代,西江苗寨因民族文化的原生性、丰富性以及规模宏大的苗族吊脚楼群,而逐渐被人所知晓。1982年,西江苗寨被贵州省列为农村旅游对外开放乙区;1986年,时逢西江苗寨过十三年一次的“鼓藏节”,引来了众多宾客参加;2000年,雷山开始举办“苗年活动”;2007年,“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露天博物馆”得以建立,在众多民俗学者、民族研究者、文艺采风人员和媒体记者的笔下,西江开始有了“天然民族风情博物馆”、“黔东南最大的苗寨”、“贵州最大的苗寨”、“中国最大的苗寨”等美誉。不过,从20世纪80年代到2008年期间,由于缺乏旅游开发的强力介入,西江苗寨作为旅游市场上的目标品牌,依然还鲜为人知。
2008年,随着当年“省旅发大会”在西江举行,雷山县委县政府以全县之力,投入巨额资金对西江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改造,以适应旅游开发的需要。当年,西江苗寨游客接待量超过78万人次,较2007年大幅度增长。2009年,文化学者余秋雨到西江苗寨,并发表赞誉西江的文章。他发出的“看西江而知天下苗寨”、“以美丽回答一切”等富有感染力的感悟与赞叹,增加了西江苗寨作为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同年,国有旅游企业西江旅游公司成立。这个龙头企业成立后,紧紧以文化引领,市场驱动,开展多种营销手段,不断在文化产品上推陈出新。在政府、公司、村民和学界等多主体的推动下,西江苗寨旅游品牌产生了质的飞跃,十年来,西江苗寨景区先后获得了“全国4A级景区”、“中国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十大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等殊荣。在这期间,西江苗寨旅游品牌国际化速度不断加快。2017年,西江苗寨景区获得“全球十佳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荣誉称号;同年年底,西江苗寨的巨幅广告宣传片首次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巨型屏幕上播放,标志着西江旅游品牌开始走出国门,逐渐为世界各地的旅游者认知。
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利用双赢
2005年以前,西江苗寨没有一家民族博物馆,也没有任何一个文化展示点。2007年前后,随着西江苗寨本土籍学者张晓教授在西江苗寨举行“民族文化传承与妇女发展项目”和雷山籍学者韦荣慧牵线搭桥的“中国民俗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露天分馆”的建立,西江苗寨民族文化传承开始走向良好轨道。
2008年以后,西江苗族博物馆得以建立,西江苗寨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展示的场所。随后几年,西江苗寨先后有20多户家庭博物馆挂牌。其中,2017年西江也东苗寨村民李文芬“阿幼苗族博物馆”的正式开馆达到了西江旅游开发十年来民间家庭博物馆建立的巅峰。
为有效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和西江苗寨规模宏大的吊脚楼建筑群,旅游开发不久,西江景区制定了村寨吊脚楼的奖励保护条例,有效地保护了苗族传统建筑吊脚楼这一珍贵文化遗产。
十年来,西江苗寨景区各重要节点,先后建成了“银饰坊”、“刺绣坊”、“蜡染坊”、“古歌堂”、“鼓藏堂”等20多个民族文化展示点,极大地保护与彰显了西江苗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西江村“两委”在“吃新节”、“苗年节”、“鼓藏节”等各种传统节庆举办的“苗歌大赛”、“千人齐唱苗族古歌”等活动,极大地唤醒了西江社区居民的文化记忆与本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热情。2016年11月,民间智库西江千户苗寨文化研究院在西江苗寨正式建立,在西江苗寨开展了“学苗文唱苗歌”、开设了讲解西江苗寨文化的“西江讲堂”,拉开了本地民间机构参与苗族文化传承与挖掘的序幕。2016年底,随着不断觉醒的“文化自觉”,西江村民开始自己编写基于本土视角的《西江千户苗寨志》。
近十年来,在合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方面,西江苗寨通过苗族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坚持以“现实”为尺度,连续挖掘出了“高山流水”、“五壶四海”、“十二道拦门酒”等苗族酒礼酒仪;通过场景置换、文化再造等手段,推出了“鼓藏肉”、“苗王鱼”等苗族传统美食;通过艺术上的升华与提炼,将民族叙事、历史叙事和文化叙事与舞台化的结合,打造出了“美丽西江”晚会;扎根于西江苗寨经营的商户,也积极将苗族文化符号运用于店名、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服务中,让丰富厚重的苗族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活力十足的现代魅力。
自2008年起,在传承、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西江苗寨通过创新、发展、融入等手段进行合理开发利用,进一步提升民族文化的经济价值,先后打造出20多个静态、动态、互动的文化体验点,让游客参与其中,不仅强化了旅游体验,延长了游客逗留时间,在提升村民的旅游收入的同时,也有效地助推了县域内旅游产业发展。根据初步测算,今年1月至10月全县接待游客987.7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3.94亿元。其中西江景区接待游客595.9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65亿元。
新闻推荐
‘临近年终岁末,全国土地市场供应火热。11月26日,北京出让13宗土地,成交总额逾316亿元,其中12宗宅地。在这之前的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