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宽松并不意味全面放松
■黄湘源
政策宽松并不意味
着全面放松,而只是去杠杆、挤泡沫大方向不变下的适度宽松。一些人心目中的政策利好,充其量不过是原来已基本确定的政策基本不变前提下的加减,谈不上政策的根本性转向。
一行两会联袂发布的一系列新规,给市场带来了喘息之机。不过,新规虽然带有利好市场的明显动机,但是,如果以为这就意味着全面宽松时代的再次来临,则未免大错而特错。
相比于此前的过于紧张的去杠杆、挤泡沫,此次一行两会的三项新规,显然在一定程度上不无政策转向的某种意味。正如国务院7月23日常务会议所指出的那样,要应对好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对金融政策进行微调,显然是必要的。原来关于“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的表述,现在少了 “中性”二字。原来提出的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避免投资减少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财政金融政策的协同发力,不是 “大水漫灌”,而是为了激发社会活力,推动有效投资稳定增长,更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更有力服务宏观大局。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社会融资增量累计为9.1万亿元,同比减少2.03万亿元;其中5、6月份社会融资增量分别为7608亿元、1.1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减少3023亿元、5900亿元。表外非标融资更是持续大规模萎缩,债券市场不断爆出违约事件,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明显受阻。这显然是不符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大方向的。
资本市场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今年上半年IPO过会率仅为53.7%。随着IPO过会率越来越低,IPO上市数量和融资总额同比双双下降。其中,完成上市数量仅为63家,相比去年同期的247家,下降74.5%;IPO融资额合计922.8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253.96亿元,下滑了26%。如果扣除这一时期三大独角兽IPO的巨额融资,则降低幅度大致上应与IPO数量的骤降相当。与此相对应的是,上证综指、沪深300今年上半年累计跌幅分别为16%和15%,大盘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就跌没了10万亿市值,股民人均亏损过万,这到底是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还是在拖实体经济的后腿,难道还需要多说吗?
一行两会新规允许发行新产品投新资产、公募产品可以适当投非标,并在估值方法上体现了对市场实际情况的柔性妥协;同时,对外资的更加开放和养老目标基金的加快进入市场,也有利于促进更多的资金投入股市、债市,给市场带来比此前更充沛的流动性。就此而言,从原来过严的资管新规,到现在适度宽松的理财新规, “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提振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否定的。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也不失为一个重大的长期利好。
不过,一方面,在中美贸易摩擦局势未明的条件下,外部环境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目前依然还没有改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以人们的良好愿望为转移的;另一方面,政策作用于实体经济毕竟有一个过程,指望政策一宽松就马上带来实体经济的大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大反弹也是不现实的。
中国股市素有政策市之称,特别是近两年来,沪深两市的走势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IPO严审批和市场严监管的制约。这也是大盘连续两年多一直徘徊在3000点上下,最近甚至一度出现仿佛有可能向2600点低位看去之趋势的重要原因。这一次证监会虽然也发布了一些资金面方面的利好政策,但在重监管的基本政策倾向依然故我的情况下,某些方面的些微宽松,固然有可能给被压得透不过气来的市场带来喘息的机会,但对于市场的利好意义也是相对有限的。对此,市场保持一定的谨慎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整体上,目前的政策宽松并不意味着全面放松,而只是去杠杆挤泡沫大方向不变下的适度宽松。一些人心目中所谓的政策利好,或充其量不过是原来已经基本确定的政策基本不变前提下的加加减减,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大的政策转变,更谈不上政策的根本性转向。更重要的是,在来自外部的压力还将继续存在,而内部经济出现失速下滑的可能性也还无法一下子就完全排除的条件下,A股接下来怎么走,归根结底不仅要看政策面的如何调整应对策略,还要看市场对经济的继续保持持续向好有没有信心,以及场内外各方面的资金,如何参与这轮政策面所驱动的反弹。在某种意义上,这才是更为重要的。
也就是说,如果政策的 “加减法”不但可以让市场有信心,而且还带来黄金般宝贵的资金,则反弹的延续或不无可能将成为大概率事件。否则,反弹的夭折还是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
新闻推荐
■郭施亮对于这一次的政策转向,虽然带给金融市场一定的喘息机会,但考虑到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很难再度出现,料货币财政的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