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市场迎来喘息机会 操作仍需理性

金融投资报 2018-07-28 01:50 大字

■郭施亮

对于这一次的政策

转向,虽然带给金融市场一定的喘息机会,但考虑到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很难再度出现,料货币财政的宽松预期还是会相对有限。因此,对于市场的表现,还是需要多一份理性。

中国股市历来有着政策市场的称号,而几乎任何政策举措,都会对资本市场构成深刻的影响。确实,从近年来金融市场的政策动作来看,往往颇具一定的未知因素,其中近年来金融市场轰轰烈烈的去杠杆,无论是对股票市场,还是对P2P领域等,都构成了比较深刻的冲击。

股权质押频繁平仓风险、P2P领域频现爆雷压力,在这些问题的影响下,金融市场“防风险、守底线”的政策底线,也逐渐受到冲击。或许,若继续延续以往偏紧的宏观政策,继续扩展金融市场的去杠杆领域,那么,无疑将会进一步触碰金融市场的风险底线。在此期间,如果缺乏了足够的风险防御能力,产生局部性的系统问题可能就成为了现实。

现阶段内,A股市场几乎陷入无股不押的状态,而对于深陷股权质押风险的上市公司来说,质押率越高,其可能承受的风险也将会越大。当市场延续持续非理性下跌走势时,那么质押率偏高的上市公司,一旦缺乏了有效的质押物、保证金补充,就可能会发生平仓风险乃至强行平仓风险。

至于P2P行业,近年来获得了爆发式增长,而对于万亿级别的P2P行业,早已牵涉到大量资本的参与。然而,在一轮轰轰烈烈的大洗牌过程中,P2P行业的合规性问题却备受关注,但鉴于整个行业真正达标的平台为数不多,而一旦严格按照标准执行,难免会造成大量平台跑路、倒闭的风险。但对于这一行业而言,无论合规性达标与否,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政策监管态度以及资金的流向情况。退一步来说,假如平台满足各项合规达标需求,却因整个行业呈现出资金大量流出的迹象,这难免会冲击到平台的正常运营;而一旦平台发生资金挤兑风险,恐怕合规的平台也难以抵御庞大的资金挤兑压力。

从上市公司平仓风险加大,到P2P行业爆雷风险频发,再到汇率持续大幅波动等现象来看,实际上也倒逼着货币财政政策的加快转向。确实,与以往的政策定调有所不同,最近一段时间内,国内政策环境转向迹象比较明显,而与今年上半年偏紧的宏观政策相比,还是存在着显著的变化,此举也起到对冲风险,降低金融市场发生系统风险的作用。

财政更积极、货币政策松紧适度,最近一段时期内,国内政策环境确实在频吹暖风。近期的政策转向,的确颇显深意,但考虑到近期整个金融市场的大环境状况,实际上还是强化了“防风险、守底线”的政策底线原则,同时也在尽可能降低金融市场发生系统风险的概率。

但考虑到以往货币财政宽松预期的负面影响,后续不利因素仍然不少,而对于此次的政策原则,则强调了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实际上,从这一政策定调来看,虽然适度刺激还是显得很有必要,但却担忧如2008年超宽松政策后的后遗症影响,故此次政策转向,还是有所谨慎,政策宽松预期还是有所约束。

在金融市场中,资本往往具有逐利性,而对于部分先知先觉的资金来说,其早已嗅到政策转向的预期。实际上,从最近一段时期的市场表现来看,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力度也显著增加,这恰恰说明了先知先觉资金的聪明选择,也是对政策转向预期的一种准确预判。

从估值底部确立,到政策底部形成,再到市场底部的逐渐展现,加上最近一段时期内政策面上的频吹暖风,实际上也预示着2600点一带区域,基本上属于国内金融市场的政策底线区域,也可能称得上是金融市场“防风险、守底线”的极限容忍位置。

不过,对于这一次的政策转向,虽然带给金融市场一定的喘息机会,但考虑到“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很难再度出现,料货币财政的宽松预期还是会相对有限。因此,对于国内金融市场的表现,还是需要多一份理性,而熊市筑底过程往往也颇具复杂性。对于未来股市的走向,或许更需要关注到政策宽松预期的可持续性以及新股发行节奏与募资规模力度可否充分考虑到市场自身的真实承受能力等因素,这同样影响到未来股市运行的方向。

新闻推荐

财政部:有效服务实体经济 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

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更有效发力?服务实体经济,减税降费政策如何落到实处?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

 
相关新闻